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17日 · 近日有齣正在上畫的電影白日之下》,說的就是這個被人遺忘的社會問題導演及編劇以2015年明報劍橋護老院虐老報道及2016年香港01殘疾院舍康橋之家前院長涉嫌強姦智障女獲撤控等幾宗新聞為藍本拍成真人真事改編的寫實電影白日之下》。 故事以一位偵查組女記者為主線,描述她如何混進院舍放蛇,搜集證據,揭露黑幕。 電影中,很多院友對被打罵被虐待啞忍,原因是這句令人揪心的話:「我是家人的包袱」。 因為自覺是家庭的包袱、社會的包袱,所以他們甘於吃著燒賣伴白飯的無餸餐,甘於光天化日下剝光豬被人拿著水喉淋浴。 嚴重弱智人士家長協會主席李芝融曾這樣批評院舍:「他們根本不在乎殘疾人士,他們以最低的人手,接最大量的客,他們只視殘疾人士為金礦。

  2. 2022年6月26日 ·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大日子別具意義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包括電影一樣的天空的欣賞會這套電影以90度角的世界》、《乘風破浪》、《梨園荊夢獅子樁下四個故事見證1997年至2022年的香港包括 ...

  3. 2023年11月27日 · 《年少日記》是新晉導演卓亦謙自編自導的作品,觸發點來自他一位輕生的舊同學:「我大學時一位朋友輕生走了,他走之前一晚其實我見過他,但沒有為意,那時我才22歲。 之後問自己很多問題:為何察覺不到? 若我說了甚麼,他會不會仍留下來? 十幾年後,世界沒有改變,情況甚至更糟糕,今年的學童自殺數字已飊升至歷史新高,大家不是把責任推到疫情,就是歸咎年輕人抗壓能力太低,而沒有把焦點放在最重要的根源——畸型的教育生態及有病的社會價值觀。 《年少日記》是一齣給大人、家長、老師、甚至社會管治者看的電影,當大家以為,刑事化杜絕了體罰,但其實,虐兒已轉化成另一種形式存在至今。 舉個例,每日8小時的課業後,大部分孩子還要沒完沒了地上補習班、興趣班,回家更要面對一大堆作業、小測、默書,難道這不算精神虐待?

  4. 2022年6月11日 · 電影講述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七星小學跳繩隊33名世界跳繩冠軍打破十幾項世界紀錄的真實故事一班窮學生在苦練之下越跳越快最終贏得世界冠軍。 大家看完電影後有什麼得著呢? 王同學表示很喜歡這部電影,並形容啟發了自己,並覺得在比賽不要放棄。 另一位王同學則喜歡電影中的兩兄弟,特別是哥哥贏比賽時的樣子,並學到要堅持夢想不要放棄。 麥同學則表示會推介電影給其他同學看,並指看完電影後十分感動,她說:「有哭了一次奧真的很深刻。 負責的黎老師說:「今次劇情主要講,跟真實世界一樣,講述在一個非常少資源底下,要付出很大努力、很多時間,才可以克服困難,走上冠軍這個舞台。 兒歌天后李紫昕亦以嘉賓身份到場觀看,這齣電影又帶給她甚麼啟發?

  5. 2023年11月27日 · 《年少日記》是新晉導演卓亦謙自編自導的作品,觸發點來自他一位輕生的舊同學:「我大學時一位朋友輕生走了,他走之前一晚其實我見過他,但沒有為意,那時我才22歲。 之後問自己很多問題:為何察覺不到? 若我說了甚麼,他會不會仍留下來? 十幾年後,世界沒有改變,情況甚至更糟糕,今年的學童自殺數字已飊升至歷史新高,大家不是把責任推到疫情,就是歸咎年輕人抗壓能力太低,而沒有把焦點放在最重要的根源——畸型的教育生態及有病的社會價值觀。 《年少日記》是一齣給大人、家長、老師、甚至社會管治者看的電影,當大家以為,刑事化杜絕了體罰,但其實,虐兒已轉化成另一種形式存在至今。 舉個例,每日8小時的課業後,大部分孩子還要沒完沒了地上補習班、興趣班,回家更要面對一大堆作業、小測、默書,難道這不算精神虐待?

  6. 2020年3月31日 · 分享. 讚好 3,091. 日前跟高志森導演、「點新聞」製作團隊合作,拍了個警隊一哥鄧炳強訪問,三個人碰頭爆出的驚人火花,竟不在訪問裏,而是在閒聊中。 一哥劈頭就對高導演說:「其實三十幾年前我見過你,還拍過你的戲。 」哇哇哇,大家都目瞪口呆,沒想到眼前這位統領三萬軍的強勢將領,三十六年前竟是高導演處女作裏的一名特約演員。 「你演甚麼角色? 有沒有對白? 」我們興奮地問。 「我是主角……旁邊的一個朋友。 」一哥真夠風趣。 一哥演的戲叫《開心鬼》,是高志森第一次執導的電影,當年此片平地一聲雷,用二百萬製作費,卻收得一千七百萬票房,贏了同期大片《省港旗兵》。 高導找回封塵舊片,果然發現有段十秒鏡頭,一副清澀臉孔似曾相識,片尾字幕赫然就是「鄧炳強」三個字。

  7. 2023年11月17日 · 近日有齣正在上畫的電影白日之下》,說的就是這個被人遺忘的社會問題導演及編劇以2015年明報劍橋護老院虐老報道及2016年香港01殘疾院舍康橋之家前院長涉嫌強姦智障女獲撤控等幾宗新聞為藍本拍成真人真事改編的寫實電影白日之下》。 故事以一位偵查組女記者為主線,描述她如何混進院舍放蛇,搜集證據,揭露黑幕。 電影中,很多院友對被打罵被虐待啞忍,原因是這句令人揪心的話:「我是家人的包袱」。 因為自覺是家庭的包袱、社會的包袱,所以他們甘於吃著燒賣伴白飯的無餸餐,甘於光天化日下剝光豬被人拿著水喉淋浴。 嚴重弱智人士家長協會主席李芝融曾這樣批評院舍:「他們根本不在乎殘疾人士,他們以最低的人手,接最大量的客,他們只視殘疾人士為金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