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11日 · 疫情後港人對外遊的熱情有增無減即使大家已經可以出香港一段時間預計外遊瘋潮將會一直持續至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 最新數據顯示,高達96%受訪者計劃未來一年外遊最少1次或以上,不但較去年同一調查的77%高,更是進一步創下疫後新高! 即看下文最新調查詳情。 日本仍是最熱門旅行地 5大高峰出遊月份. Klook最新調查顯示,近7成(69%)受訪者計劃外遊2至4次,較去年調查錄得33%上升逾2倍。 當中,計劃外遊多於3次或以上的受訪者更達4成,顯示港人外遊比率再度攀升,且次數更趨頻繁。 有關港人未來一年的旅遊熱門目的地,日本「無懸念」下繼續成為第一名,首四名均屬於短程旅遊,僅歐洲一躍成為第5大港人旅遊目的地之ー。

    • 重新擁抱期待已久的購物體驗。隨著全球在應對疫情帶來的持續影響,消費者正尋求改善身心健康的方法。其中香港人越來越傾向以「零售療法」來關愛自己。因為不少消費者在疫情期間被迫改為網上購物,因此無論是購買新衣服還是獲得珠寶首飾,其消費模式均表明消費者正準備在網店及門市消費,以時尚的一面踏出家門。
    • 消費者渴望在防疫措施放寬後展現最佳狀態。自防疫措施放寬以來,化妝品和美容服務的消費同樣顯著增加,反映出香港人為迎接社交活動而熱衷打扮。從2022年5月至年底,美容相關消費每月平均水平比2019年同期高出近兩倍。
    • 飲食習慣轉變。香港人的飲食習慣在後疫情時代持續轉變,雖然外出用餐仍然是香港社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在疫情期間收緊防疫措施的環境下培養了香港消費者自己下廚。
    • 寵物獲得更多關愛。在疫情期間,旅遊限制以及混合和遠程辦公模式使香港人能花更多時間陪伴寵物,寵物相關產業的支出因此增加,而這一趨勢亦同樣反映在其他地區。
  2. 2020年3月21日 · 1. 接受正常的情緒反應. 首先要接受在突變的環境中,有焦慮是正常的情緒反應,可以嘗試慢慢辨識它,並習慣與它共存。 2. 追看疫情消息適可而止. 適當跟進媒體新聞,並有智慧地去辨識資訊的真偽,如盡量通過可靠權威的途徑去追蹤相關新聞,且不要長時間追看,每天瀏覽相關新聞1至2次、每次30分鐘已足夠。 3. 良好溝通助紓壓. 青少年面對學校停課、家長Home Office,可趁此加強家人之間的溝通。 將自己的感受和擔心,嘗試與家人分享溝通有助釋放心中壓力,不妨多支持、多鼓勵、少批判、少埋怨,其實每天好好溝通15至30分鐘,已經可以為整個家庭帶來正能量。 4. 面對困擾 增強抗逆力. 對困擾若採取逃避態度,不但未能將問題化解,反而會累積壓力及加深苦惱。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2年2月28日 ·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疫情 冠狀病毒 疫情 經濟 公立醫院 肺炎 社會福利 香港 社會福利署. 請選擇文章. 本港疫情仍然未見頂,每日公布確診者的數目由過百宗增加至過千宗,不少確診者都因「中招」而影響生計。 早在2020年底政府已經向本地新冠肺炎確診者發放5,000元津貼,到底要符合甚麼條件才可申請呢? 馬上了解.

  5. 2019冠狀病毒病 - 香港特區政府資訊

  6. 2021年2月19日 · 1.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必須預約) 開放時間:每日早上8時至晚上8時. 需帶備文件:身分證明文件、優先接種組別證明. 2. 醫管局轄下的指定普通科門診診所(必須預約) 3. 指定私家醫院和診所. 4. 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及護養院由外展疫苗接種隊負責接種) 可以選擇接種哪種疫苗嗎? 可以。 不過,每間接種中心只提供一款疫苗,設於九龍灣體育館、天水圍天暉路體育館、香港中央圖書館、佐敦官涌體育館、沙田源禾路體育館的接種中心提供科興疫苗,其餘24間則接種復必泰疫苗( 按此 )。 由於復必泰疫苗處理程序較繁複,政府會安排參與接種計劃的私家醫生於1,500間私家診所為市民接種科興疫苗。 責任編輯:曹佩鈞. ==========.

  7. 2022年3月2日 · 第五波新冠疫情下每日確診宗數破新高,萬一不幸染疫,或者只是普通傷風感冒不適,想外出看醫生又怕增加感染風險,可以點做? 有機構及平台就推出網上診症服務,讓患者足不出戶都可以在家看病,部分更是診症費、藥費全部費用全免,兼且免費速遞送藥到家,方便又安全。 【確診者符合3大條件 可申領5000元津貼(申請資格及方法一覽): 按此 】 1. Dr. Go. Dr. Go是香港電訊旗下的遙距診症平台,以視像方式診症。 應用程式夥拍醫思健康、港怡醫院、明德診所、禮護醫療服務有限公司、寶血醫院(明愛)、卓健醫療、富亨醫務中心及卓康醫務所為用戶提供諮詢服務。 Dr. Go另設新冠病毒測試,包括與醫生進行視像諮詢、1次檢測容器配送及1次深喉唾液樣本收集、測試及檢測報告。

  8. 2020年8月22日 · 疫情過後 仍選擇網購. 調查發現,在經歷社交隔離及在家工作的生活後,消費者對特定產品、服務的偏好,將出現戲劇性的轉變。 有8成6的網購消費者表示,盡管各國解除隔離政策,但由於已經養成新的電子商務及衞生習慣,因此即使在回歸正常生活後,仍會選擇持續網上消費的模式。 作者:施雯雯. 責任編輯:蕭寶玲. (節錄) 【原文: 疫下新常態 消費習慣或永久改變 (收費文章)】 ========== 【hket 網上書展訂閱優惠最後召集】禮品總值高達$4,726! 把握機會, 立即訂閱. 8月4日起一連8個星期二晚上7:30, 八大財金名家包括:陶冬、陳坤耀、胡孟青、施永青、曾淵滄、林少陽、陸東、巴曙松,會於《香港經濟日報》坐陣! 立即免費下載, 詳情. 欄名 : 消費錦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