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iqv.cn

      圖片: iqv.cn

      • 呢個節開始於佛教蘭節佈施餓鬼,後來中國 三教合流 ,同道教中元祭亡人、儒教祭祖合成今日嘅拜祭儀式。 喺習俗上,北方普遍集中喺七月十五拜祭,亦有各地輪流普渡,而華南從七月頭到七月十四每日都有人燒衣,並唔集中,就係唔可以超過十四先燒衣。 而對湖南、江西來講,呢個節仲緊要過 清明 、 重陽 ,佢哋係呢日 行山 。
      zh-yue.wikipedia.org/wiki/盂蘭節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盂蘭節為中國漢傳佛教的重要節日僧侶於這天集會無分彼此可互相提出意見和看法從而作自我改善。 因此,佛家又稱為「僧自恣日」或「佛歡喜日」。 「盂蘭」的梵文是「avalambana」,意思為「救倒懸」,指解救正在受苦的餓鬼 [2] 。 燒街衣. 香港 和 澳門 常見的活動是燒街衣,最好在農曆七月初一至十四日,日間也可以燒街衣的。 [3] 盂蘭節典故. 佛欢喜日. 依照舊時 佛教 的制度,僧侣每逢雨季时,会集合在一起修行,稱為 結夏安居 , 南傳佛教 此節日開始於 佛曆 中的第11次滿月後,大約相當於陽曆的十月,稱為 供僧衣節 。 由於中國的氣候與印度不同, 漢傳佛教 的結夏安居就改為 農曆 四月十六 至七月十五。

  3. 2011年8月13日 · 盂蘭節亦稱中元節是一個融合了佛道二教的民俗節日設壇祭禱誦經陰陽普度及闡揚孝道。 大士臺:藍面獠牙神威武將是謂「大士爺」, 俗稱「鬼王」,據說是觀音的化身 (帽頂上有一觀音大士神像),能夠分衣施食,維持陰間秩序,讓孤魂好好接受陽間普度,不得亂來驚動凡間。 正對經師棚,因為要「相應」。 孤魂臺及附薦臺. 孤魂臺:緊挨大士臺,一般以藍色和白色佈置,用以接引孤魂脫離地獄之苦,正對經師棚。 神袍棚:棚內有三件大神袍,分別是「天地父母」袍、「南辰北斗」袍和「諸位福神」袍。 長沙灣潮籍盂蘭勝會理事長鄭碧木則說,該會只有兩件大神炮,稱之為天地神袍,分別敬奉給天父、地母,神袍分男女款。 棚內另有其他較小配套的神衣及「金山」、「銀山」,還有金銀元寶。 神棚前設有一神壇,以供拜「天地父母」和諸神。

  4. 2023年1月27日 · A. 潮州人舉辦的盂蘭勝會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中元節潮州人盂蘭勝會在2011年獲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6月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公布全港85個盂蘭勝會獲收錄其中其中有33個為潮州人所舉辦潮州人的盂蘭勝會有何特別之處當中蘊藏着甚麼意義? 四族群盂蘭勝會. 盂蘭勝會在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的內容為:「香港不同的地方社區於每年農曆七月,舉辦盂蘭勝會,向幽魂分衣施食,也同時酬謝神明庇佑。 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組織方式。 基本上,盂蘭勝會可分為『本地傳統』、『潮州人傳統』、『海陸豐/鶴佬傳統』和『水上人傳統』四類。

  5. 香港盂蘭勝會的規模裝飾祭品宗教儀式等會因人力財力社群籍貫社區環境而有所不同潮州人採用佛教儀式而廣府人和海陸豐人採用道教儀式醮會大體有三個組成部分請神神功戲 派米盂蘭勝會的會場會搭起數座竹棚以長竹掛起燈籠的 幡 ,作為引路燈讓孤魂野鬼前來享受貢品宴席。 頌經是要幫助鬼魂超渡,第一座是主壇,佛教的稱為「正壇」,而道教的則稱為「三清壇」,是僧尼誦經之所,在壇中三日三夜不停頌經,以超渡亡魂;第二座是「天地父母棚」,用以供拜天地父母之所,棚內有各種奉神的燈飾和禮品;兩側一般設有辦事處及會客處;第三座為「大士台」,設有一座紙紮 觀音 化身的青面獠牙「 大士王 」,用以鎮攝鬼魂之用;其傍設有一棚放置其坐騎「馬神」。

  6. 大士台雙腳立地的鬼王紮作是潮式造像. 香港盂蘭勝會的規模裝飾祭品宗教儀式等會因人力財力社群籍貫社區環境而有所不同潮州人採用佛教儀式而广府人和海陸豐人採用道教儀式醮會大體有三個組成部分請神神功戲 派米盂蘭勝會的會場會搭起數座竹棚以長竹掛起燈籠的 幡 ,作為引路燈,讓孤魂野鬼前來享受貢品宴席。 頌經是要幫助鬼魂超渡,第一座是主壇,佛教的稱為「正壇」,而道教的則稱為「三清壇」,是僧尼誦經之所,在壇中三日三夜不停頌經,以超渡亡魂;第二座是「天地父母棚」,用以供拜天地父母之所,棚內有各種奉神的燈飾和禮品;兩側一般設有辦事處及會客處;第三座為「大士台」,設有一座紙紮 觀音 化身的青面獠牙「 大士王 」,用以鎮攝鬼魂之用;其傍設有一棚放置其坐騎「馬神」。

  7. 2023年8月28日 · 發佈於 2023.08.28. 節慶盂蘭文化節. 很多中國人多認為農曆七月十四是盂蘭節」,當天節日俗稱為中國鬼節」。 憶起兒童時住在中環卑利街時於此天往昔日中環警察宿舍前的地方依從母親祭祀亡靈又看潮州籍人士表演傳統劇目此時有些人士說晚上不用坐在戲棚的第一排此留給亡靈的坐。 「盂蘭是梵文ullambana的轉訛語漢語全讀為盂蘭盆」,直譯是烏藍婆拏」,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懸。 然而由於音譯的關係,前賢把此字分拆成「盂蘭」和「盆」。 「盆」是中文裡的「鉢」,在進行法事儀式期間會裝滿供品如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拯救在地獄被倒懸的眾生,是為「救器」,目的是「解倒懸」。

  8. 2021年9月14日 · 清代儀潤法師提倡兩全盂蘭節的意義供僧濟鬼統一起來所謂日獻蘭盆恭敬三寶夜施斛食普濟餓鬼」。他將詳盡的儀軌記載在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卷八蘭盆儀軌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