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9日 · 习近平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 ...

    • 市政府

      市政府 - 福州市人民政府

    • 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 - 福州市人民政府

    • 解读回应

      主办: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福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 ...

    • 互动交流

      主办: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福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 ...

    • 走进福州

      走进福州 - 福州市人民政府

  2. 福州市(閩東語: 福州市,平話字: Hók-ciŭ-chê,閩拼: huk 21-ziu 55,實際讀音: /huʔ˨˩ tsiu˥˧ tsʰei˨˦˨/ [福州話讀音] ),通称福州,简称福或榕,古稱冶城,別稱闽都 [8]、榕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福建省的省会、国家区域中心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及海峽西岸經 ...

    • 概览
    • 历史沿革
    • 行政区划
    • 地理环境
    • 自然资源
    • 人口
    • 经济
    • 社会事业
    • 交通运输
    • 历史文化

    [fú zhōu shì]

    福建省辖地级市、省会

    福州市,简称“榕”,别称榕城,古称闽都, 福建省辖地级市、省会、Ⅰ型大城市 [105] [113],二线城市 [135],地处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以山地丘陵为主;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常青。截至2023年10月,福州市下辖6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1968.53平方千米 ,市人民政府驻福州市鼓楼区乌山路96号。2023年末,福州市常住人口846.9万人,户籍人口数为733.63万人。

    福州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建城已有2200多年历史。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升福州为都督府,府治设在州城内(今鼓屏路),福州之名始用至今,因为境内一座福山而得名,建城于汉高帝五年(前202年)。从明代起,福州一直是福建的省会;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福州设市。福州市是福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滨江滨海生态园林城市,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福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昙石山、船政、三坊七巷、寿山石等四大文化名片,从这里走出了林则徐、 沈葆桢、严复等一批历史名人。 [144]福州马尾区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福州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晚期昙石山文化至中原商周时期的黄土仑类型表明闽族先民们已在此以渔猎、采集,或从事原始农耕,使用磨制石锛、石斧、石刀等石器;已掌握纺织、制陶等生产技术和相应的装饰艺术。战国秦汉,福州闽族先民与越王勾践后裔融合形成闽越族地方政权。1992年、1998年、1999年,分别在鼓屏路钱塘巷西口基建工地、屏山菜市场基建工地、欧冶池畔省财政厅基建工地,发现汉代文化堆积层,出土有汉代龙凤纹瓦当、万岁纹瓦当、布纹砖、筒瓦、板瓦堆积和建筑基址等;与此同时,在新店古城村发现汉代城址遗迹等,都为《史记》有关闽越国都冶城的记载提供新的实物佐证。

    自汉武帝平定闽越,迁民于江淮之间后,福州这一繁荣的地方王国曾一度凋零衰落。晋太康三年(282年),太守严高筑子城,凿西湖、东湖灌溉农田;东晋衣冠士族与百姓南渡,许多姓氏举族入闽,带来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福州经济、文化的复苏与发展。福州城郊就发现众多的晋代与南朝的墓葬;1982年,福州怀安窑址发掘,出土3000多件器物,发现有南朝款识的窑具。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升福州为都督府,府治设在州城内(今鼓屏路),福州之名始用至今。唐末,王审知主闽,建闽国,在子城外筑罗城和南北夹城,北面横跨越王山(即屏山),并将南面九仙山(即于山)、乌石山围入城中,开凿了绕护罗城南、东、西三面的大壕沟,奠定“三山鼎峙,一水环流”的独特城市格局,福州从而有“三山”别称。

    截至2021年,福州市辖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长乐区6个区,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6个县,代管福清市1个县级市;全市(含平潭县)辖45个街道、97个镇、39个乡(含连江县马祖乡、2个民族乡);540个社区、2196个村。市人民政府驻鼓楼区乌山路96号。

    位置境域

    福州市位于福建省中部东端,介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之间。东临台湾海峡,西靠三明市、南平市,南邻莆田市,北接宁德市; [115]全市总面积11968.53平方千米,市辖区面积1761.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福州市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南部为盆地的大部分;北部为山地,从西南向东倾斜;西部为中低山地;东部丘陵平原相间。山地、丘陵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2.68%,其中山地占32.41%,丘陵占40.27%。鹫峰、戴云两山脉斜切南北,闽江横贯市区东流入海。

    气候

    福州市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长冬短,无霜期达326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20~25℃,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达6~10℃;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33~37℃。极端气温最高42.3℃,最低-2.5℃,2013年福州成为四大火炉之首。年相对湿度约77%。常出现热岛效应,又福州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气温高达36℃以上。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偏南风为主。7~9月天气炎热,是台风活动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风直接登陆市境有2次。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 福州冬季一般无雪。有时在鼓山等海拔较高地区有零星降雪。不过冬季有雨,气候相对较为湿润。

    水资源

    福州市水资源十分丰富。闽江是全省最大的水系,发源于武夷山脉,在水口镇流入福州境内;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闽清县、闽侯县、市区、长乐区,分别从长门水道和梅花港水道注入东海。闽江全长530千米,在福州境内150千米;流域面积60992平方千米,在福州市境内8011.27平方千米。境内主要支流有安仁溪、梅溪、大樟溪、大目溪、新店溪、营前溪等。福州市区水道密布,主要有晋安河、白马河、光明港、安泰河等30多条内河,都与闽江沟通,水质良好。此外,连江县的主要水系是鳌江;福清市的主要水系是龙江。 福州市本地产水资源为101.59亿立方米,入境客水量达546.9亿立方米,总计水资源量为666.4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高达1.25万立方米。

    植物资源

    福州市林地面积7792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65%,现有森林总面积947万亩,林木总蓄积量16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7.8%,绿化程度达88.6%。 福州地区维管束木本植物,共有109科、428属、945种。及亚变种,约占全省木本植物总种数(1900余种)的48%,种类不少,但资源量不大。在树种结构上,针叶林明显多于阔叶林,两者大致为75∶25。针叶树中以马尾松和杉木为主,其中马尾松尤为突出。阔叶树中以壳斗科为主,如米槠、苦槠、甜槠、栲等,其次为樟科,如樟、楠等。桑科榕树分布也较普遍。

    地热资源

    福州市区地热总储量达9800立方米,是中国三大温泉区之一。福州盆地的地热田是福建省最大的地热田,其泉脉广、温度高、水质优、流量大、埋藏浅,且分布在市区中心。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底,福州市常住人口84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14.6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比上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3万人,出生率为8.82‰;死亡人口3.5万人,死亡率为4.88‰;自然增长率为3.94‰。年末户籍人口数为723.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95万人。 截至2022年末,福州市常住人口84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1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27%,比上年末提高0.27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为7.38%,人口死亡率为3.39‰,自然增长率为3.99‰。年末户籍人口数为728.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48万人。 2023年末常住人口84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25.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91%,比上年末提高0.64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数为733.6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9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7.26‰,人口死亡率为4.34‰,自然增长率为2.92‰。

    民族构成

    福州市有54个民族成份,全市少数民族人口161287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95%,其中畲族人口51570人,约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1.97%。万人以上少数民族有畲族、回族、苗族、土家族、彝族等。福州市少数民族属散杂居型,呈大分散、小聚居状态。

    综述

    2023年,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28.47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1.59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675.12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7531.77亿元,增长5.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3%。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2846元,比上年增长4.9%。 2023年,福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2%。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1.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0.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8.3%。全年到位资金比上年下降3.0%。 2023年,福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189.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4.08亿元,增长8.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07.78亿元,增长0.2%。 2023年,福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61元,比上年增长5.3%。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36元,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009元,增长4.3%。全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216元,比上年增长5.9%。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256元,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174元,增长5.4%。

    第一产业

    2023年,福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35.28亿元,比上年增长4.1%。粮食种植面积8.7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06万公顷。粮食产量49.63万吨,比上年增加0.26万吨,增长0.5%。其中,稻谷产量24.04万吨,减少0.06万吨,下降0.2%。 2023年,福州市肉蛋奶总产量37.15万吨,比上年增长5.4%。肉类总产量22.51万吨,增长4.7%。其中,猪肉产量17.53万吨,增长5.2%。禽蛋产量14.08万吨,增长8.3%。牛奶产量5548.1吨,下降22.7%。年末生猪存栏115.58万头,比上年末下降4.9 %;全年生猪出栏218.83万头,比上年增长0.7%。 2023年,福州市水产品总产量307.47万吨,比上年增长2.6%。其中,淡水产品产量28.63万吨,增长2.6%;近海捕捞39.39万吨,下降1.3%;远洋捕捞44.80万吨,下降6.9%;海水养殖194.66万吨,增长5.9%。

    第二产业

    2023年,福州市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其中,轻工业下降9.0%,重工业增长9.9%;采矿业增长13.3%,制造业增长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2%。工业产品销售率95.11%。 2023年,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5个行业大类中有19个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9.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制造业增长14.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9%,汽车制造业增长2.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4.0%。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0.7%。 2023年,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增长20.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7.06元,比上年下降0.91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3%,提高0.9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6%,比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 2023年,福州市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0%。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增长5.3%。

    教育事业

    •历史发展 福州的学校教育始于西晋,初兴于唐,从北宋至南宋,福州教育进入全盛时代,官办的府学、县学普遍建立,私人讲学书院大量涌现,各乡里都有书社。自隋朝至清朝末期,共举行502次进士科考试,产生502个状元,其中50个是福建人,其中福州府十邑十个县之人(宋代初期到明代后期是十一个县,包括明代后期并回候官县的怀安县)占了22个。科举资料记载,福州府十邑十个县“举进士者二千二百四十七人”,全国闻名。南宋学者吕祖谦的一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福州文化教育的昌盛:“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胞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 2023年,福州市研究生教育招生16871人,在校研究生48838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35409人,在校生434843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6221人,在校生105036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46978人,在校生131109人。初中招生91094人,在校生270389人。普通小学招生105602人,在校生625030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127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222880人。市级示范园92所,省级达标中学78所。初中毕业升学率98.8%。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科学技术

    2023年,福州市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创新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3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6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7家。现有高新技术企业4509家。专利授权2354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379件。截至年末,有效发明专利29398件,比上年末增长18.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6.35件。全年共登记各类技术合同9239项,成交金额105.10亿元。

    文化事业

    2023年末,福州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公共图书馆 13个,文化馆13个,剧场、剧院数1个,市属博物馆、纪念馆26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演出826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422.4万册,市属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文物2.71万件,图书流动点10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73个,农家书屋2200个。年末共有影院84个。广播电台8座,广播节目11套,电视节目11套。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国家一级图书馆: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福州市图书馆、福州市仓山区图书馆、福州市台江区图书馆、福州市马尾区图书馆、福州市长乐区图书馆、福清市图书馆、闽侯县图书馆、永泰县图书馆

    航空

    主词条:福州长乐国际机场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位于福州市长乐区滨海, 为福建省主要的国际机场,是中国航空国际口岸之一,于1997年6月23日投入使用,为国内首座完全由地方政府自筹资金兴建的大型现代化航空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级,停机坪面积30多万平方米。截至2017年,福州机场运营的国内外航线103条,通航城市75个,其中地区航线4条,国际航线12条,是国内第9个实现全国省会航线全覆盖的城市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于2015年突破1000万人次。 国际港澳台航线包括吴哥、新加坡、吉隆坡、东京、巴黎、大阪、曼谷、雅加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等,每天进、出港航班总数200个左右,基本形成由福州向全国辐射、向东亚及东南亚延伸的空中交通网络。

    铁路

    截至2015年6月,福州已有至温州温福铁路、至厦门福厦铁路、至江西上饶横峰峰福铁路(外福铁路)、西接鹰厦铁路,福马铁路线、经福州的向莆高速铁路(2013年9月26日开通)、经福州的杭深铁路(2013年12月28日全线贯通)、至合肥的合福高铁(2015年6月28日开通 ),福平铁路(2020年12月26日开通 )。 截至2020年底,福州全市拥有三级及以上道路客运站12个,其中一级站5个。共有客运企业95家,其中班线客运企业34家,旅游包车客运企业61家;等级道路客运站34个,客运车辆2798辆/94333客位;拥有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企业1709家,危货运输企业79家,各类货运车辆3.69万辆/61.17万吨。机动车维修企业998家,其中一类企业116家;驾校81家,2020年全年培训116851人。 截至2021年底,福州市铁路总里程542.33公里(干线476.24公里、支线66.09公里),其中高速铁路总里程409.64公里。

    公路

    截至2020年底,福州市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161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5.3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56公里,普通国省道1289公里,县、乡、村道等农村公路9572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镇镇有干线”,100%建制村通硬化公路,基本形成了“三纵三横”高速公路骨架网,对重要城镇、产业基地、工业园区、旅游景区的辐射力大幅增强,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 截至2021年底,福州市公路里程(不含平潭)11570公里,下降0.4%。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764公里,增长1.1%。 福州至宁夏银川经过江西的G70福银高速、福建至江西等的兴尤高速福州段(湄渝高速公路:兴化湾出福建,经过江西等组成部分)、G3京台高速、G15沈海高速公路、福州至广东的福广高速、至福州机场的福州机场高速公路、福州罗源至宁德的罗宁高速、罗长高速、福州福清至平潭的渔平高速,福州长乐至平潭长平高速公路,福州长乐至福州福清的长福高速。

    通行语言

    福州地区通用福州话,本地人称之为平话(一说:百姓话(意为民间话,在福州方言中百姓读快点和平字的差别细微))。福州方言(闽东方言)是汉语的八大方言之一,在唐末五代期间就已定型,在福建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福州方言是闽江下游的旧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语,整个闽东地区的代表性方言。福州话主要通行于福建地区的闽江流域中下游(含其支流大樟溪和古田溪流域)至入海口一带,涵盖11个县市,分别是古田县、屏南县、闽侯县、永泰县、闽清县、长乐区、福清市、平潭县、罗源县、连江县和福州,使用的人口超过一千万。宁德市(旧福宁府)所辖的7县(福安市、宁德、周宁县、寿宁县、柘荣县、霞浦县、福鼎市)能听懂。至于闽北地区如尤溪县、建瓯市、沙县区、顺昌县、将乐县等,则以福州话为第二方言,从闽东方言区出去的华侨更是把福州话传播到世界各地。 福州方言是多来源的。其底层应当是古闽越族的语言。魏、晋之前的早期移民带来古吴语和古楚语,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也明显地留存于福州话中。

    民间习俗

    福州民间习俗可分为节俗、婚丧寿事俗、乡俗、食俗、穿戴俗五大类,有闹花灯、踩高跷、舞龙灯、舞狮、赛龙舟、登高等民俗活动。 •节俗 福州市的生活习尚中也受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影响。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反映福州人又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习尚的传统。所有的民俗,“都是前人做后人传”(福州俗语),因鸭蛋与福州话发音“压浪”谐音,渔民出海祈求没有风浪,也有“压乱”的意思,故福州人称它为“太平蛋”。遇喜宴、生日、饯行、过九(虚龄遇九者)等,都要吃太平面。 老福州人“做年”,福州民俗专家邱登辉介绍说,主要有四种说法:其一,初一、初二、初三;其二,农历十二月初一“筅堂”开始,到“二月二”龙抬头,这两个多月都在“年”的概念里,即“年暝兜”;其三,农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开始,一直到正月二十九(拗九节)都算过年,历时45天;其四,农历十二月廿四祭灶到正月廿九拗九节。 汉代时,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立春”这一天。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改成春节。“春节风俗首先与立春有关。春节时,农民往往有看征兆占卜年岁丰歉的习俗,一些地方至今还流传有‘立春天气晴,百物好收成’等谚语。”福州文化学者赵麟斌在其著的《福州民俗文化述略》一书中这样写道。 游神、迎神是福州乡村正月里举行的一种习俗活动。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是游神的时间,是乡村“做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游神常以村为单位,有时数村联合,用敞篷大轿抬着当地供奉的神祗塑像,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百姓夹道观看、迎接,场面热烈。十五元宵夜,游神迎神活动达到高潮。 福州传统有“拗九节”,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在正月廿九煮“拗九粥”,趁早送回娘家孝敬父母。迄今福州郊县仍保持此俗,但城区的“拗九节”却渐渐被“母亲节”所代替,一到这个节,花店生意就格外的好。在酒楼里也可看到为父母亲而设的宴席。 •食俗

    地方文化

    昙石山文化:昙石山文化因昙石山古人类遗址而名。遗址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甘蔗街道昙石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实物最多的史前古人类文化遗址。已有5000多年的昙石山文化,堪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比,并具有海洋文明独特而鲜明的特征。1954年发现昙石山文化遗址以来,已进行了8次考古挖掘,出土了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陶灯等一批重要文物。 船政文化:指晚清福建船政兴办时期所形成的思想文化成果。同治四年(1866年)创办于福州马尾的福建船政,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中国近代工业、科技、高等教育的发源地。 “三坊七巷”文化:“三坊七巷”文化源于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坐落于福州市中心城区(鼓楼区),是从南后街两旁从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总称。 “三坊”即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即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格局形成于唐代后叶,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中叶发展到了鼎盛,总占地约45公顷,现存古建筑200多座,坊坊相连、巷巷相通,粉墙黛瓦、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福州许多名人都出自“三坊七巷”或与之密切相关。 寿山石文化:寿山石文化以寿山石雕为载体。出产于福州晋安区寿山乡的寿山石是上等雕刻彩石。

  3. 福州本土的永輝超市是2000年前後順應「農改超」的浪潮而興起,在福州擁有近100家分店,近年發展成為國內生鮮超市的典型案例,網點遍布多個省區市。福州的外資超市主要有沃爾瑪、山姆會員商店、宜家家居以及以大宗批發為主的麥德龍超市。

  4. 中國福州最佳旅遊景點. 福州旅遊景點. 探索熱門體驗. 根據評等和預訂次數,看看其他旅客喜歡從事哪些活動。 查看全部. 私人觀光遊覽 (3) 機場和飯店轉運 (8) 購物中心 (25) 古代遺址 (3) 景點和地標 (30) 山脈 (5) 公園 (13) 宗教聖地 (12) 特色博物館 (19) 觀景台和觀景塔 (3) 史跡徒步區 (4) 古蹟 (8) 登山步道 (3) 建築物 (5) 水域 (3) 科學博物館 (3) 福州及周邊地區遊覽. 預訂這些體驗以深入了解此地區。 查看全部. 私人福州亮點一日遊. 0 則評論. 全天遊覽. 每名成人. NT$5,642. 起 (價格可能依團體人數而有所不同) 預約. 最好的福州徒步之旅. 0 則評論. 歷史遊覽. 每團.

    • 福州市1
    • 福州市2
    • 福州市3
    • 福州市4
    • 福州市5
  5. 其他人也問了

  6. 三坊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为杨桥巷、郎官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建于五代十国闽王王审知筑罗城时,现存明清建筑约三百座。. 户院深三至五进,多至十一进,为风火墙建筑,俗称马鞍墙。. 前有门罩,进门后有石铺 ...

  7. 福州是 福州都市圈 核心城市, 國務院 批覆確定的 海峽西岸經濟區 中心城市之一、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 [1] 是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陸軍 機關駐地, [149] 是中國 東南 沿海 重要都市、首批對外開放的 沿海開放城市 、 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 [6] 海上絲綢之路 門户以及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 組成部分;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 通商口岸 之一。 福州是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7] 最早在 秦漢時期 名為“冶”,而後因為境內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 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