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47人涉組織及參與民主派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案16人否認控罪案件歷時118天審訊30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院裁決。 法官今頒下判詞,裁定14人罪成,劉偉聰及李予信兩人脫罪。 法官於裁決理由書指,不予區別地否決預算案必然是嚴重干擾、阻撓、破壞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權機關依法履行職權。 法官又指,戴耀廷推想的「攬炒十步」或者非空想。 辯方審訊時爭議,根據《國安法》22條的同類詮釋規則,「其他非法手段」的手段應限於使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 法官今指,根據法例詮釋,癱瘓政府管治和立法會運作等非暴力行為,均可破壞國家安全,若限於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的行為是不合情理和不合邏輯,更有違《國安法》的目的。 法官亦指,其他非法手段不必是刑事罪行。

  2. 3 天前 · 民主派初選47人案昨天裁決16名不認罪被告中14人罪成。 特區政府今日發聲明,反駁美西方國家、反華組織、反華政客、外國媒體等就裁決的評論,形容是失實言論和污衊抹黑,表示強烈譴責和反對。 發言人表示,法庭在長達318頁的判辭中,清楚列出其定罪的理據和考慮,亦確定本案發生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行。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出席活動後接受傳媒訪問時指,法庭的裁決反映國家安全風險在香港是真實存在,「目的是想破壞香港,搞亂香港憲制,從而使然香港政府癱瘓。 」他強調,政府一定會全力打擊反中亂港的行為,不容許這些國家安全風險繼續在香港存在。 陳國基冀年輕人勿被荼毒. 對於有西方國家評論「初選案」進一步令香港的民主自由惡化,陳國基指,美西方國家經常以民主自由作為幌子,其實是毒害年輕一代。

  3. 3 天前 · 47人涉組織及參與民主派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案鄒家成及何桂藍等16人否認控罪14人今30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被裁定罪成法官於判詞指被告知悉初選目標是藉取得立會過半無差別否決預算案迫使特首回應五大訴求又指林卓廷等人過往作為立會議員必然知道不分青紅皂白地否決財政預算案會令政府運作造成嚴重影響甚至癱瘓或引起憲政危機。 法官指,楊雪盈的電腦被搜出的問答草稿筆記顯示,她一定會否決預算案,即使楊在初選落敗後報名參與正選,但法庭不會猜測楊是否以「靈童」身分補選。 彭卓棋的政綱提到否決所有不公義議案和迫使當權回應五大訴求,顯示他決心對抗政府,而彭作供反映他是投機主義者,不接納彭稱他只是使用選舉語言。 此外,柯耀林於宣傳單張指立法會是重要抗爭陣地。

  4. 47人涉組織及參與民主派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案16人否認控罪案件歷時118天審訊劉偉聰及李予信今30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院被裁定罪脫。 法官於判詞指,即使劉的名字出現在「墨落無悔」的聲明上,但不能確定是劉親身簽署,考慮當時政治氣氛,若劉要求刪去名字,無疑是「Political Suicide(政治自殺)」。 法官又指,李則於公民黨簽署「墨落無悔」時,未有被通知參與初選,故李無法得知當中的內容。 法官於判詞指,即使劉偉聰的名字出現在「墨落無悔」的聲明上,但不能確定是劉親身簽署,或是授權他人簽署,而事實上,劉的Facebook專頁上亦未有發布「墨落無悔」聲明,而且「五大訴求」或否決財政預算案亦非劉的競選活動的主張。

  5. 4 天前 · 2020年5月28日/人大通過港區國安法草案. 2020年6月9日/初選眾籌記招. 2020年6月10日/發起「墨落無悔」聲明. 2020年6月13日至20日/初選提名期.

  6. 4 天前 · 陳靜儀攝. 47人涉組織及參與民主派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案16人否認控罪法官今裁定14人罪成被指控為組織者之一並不認罪的吳政亨法官裁定他沒份組織初選但考慮到吳與戴耀廷頻密討論初選事宜反映吳不是獨自行事而是與戴協議實行謀劃。 法官今 (30日)裁定吳沒有組織初選,惟吳在6月受訪時將「墨落無悔」聲明稱為「攬炒書」,唯一合理推論是吳知道聲明內容,包括當中提到的共同綱領。 法官續指,根據吳的受訪文章、「三投三不投」運動的貼文,以及吳曾與戴耀廷在WhatsApp頻繁溝通討論初選,反映吳同意涉案謀劃,吳不是獨自行事,而是與戴協議實行謀劃。

  7. 4 天前 · 47人涉組織及參與民主派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案16人否認控罪案件歷時118天審訊30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院裁決。 法官今頒下判詞,裁定14人罪成,劉偉聰及李予信兩人脫罪。 法官陳慶偉宣布判決後律政司代表隨即指會根據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申請扣押無罪的被告法官將於下午開庭處理2名脫罪被告現准保釋至下午。 劉偉聰脫罪離開法院。 (陳靜儀攝) 李予信、鄭達鴻、劉偉聰等被告於近9時相繼抵達法院。 被問到心情如何時,劉稱「後會有期」。 點擊圖片放大. +6. 本案為高等法院案件,不設陪審團,移師西九龍裁判法院審理,主審法官為《國安法》指定法官陳慶偉、李運騰及陳仲衡。 本案為最大宗《國安法》案件,亦是第2宗不設陪審團的《國安法》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