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Yahoo字典
    • 1. Lithuania
    • 2. the Lithuanian republic, former Baltic Soviet republic

    Powered by CEDict

  2. 2022年1月28日 · 據悉台灣駐立陶宛機構的現行英文名稱使用的是台灣人民」(Taiwanese),中文名則是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 2021年11月18日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正式成立並掛牌運作首任駐立陶宛代表將由現任駐拉脱維亞代表黃鈞耀出任

    • 立陶宛面臨層層加碼的窘境
    • 跨國企業受影響不大 殺雞乃為儆猴
    • 面對中國的經濟「武器」 各國缺少「盾牌」
    • 以武止戈

    一方面,自12月1日起,立陶宛商品在中國海關先是遭遇「疑似被除名後又恢復」的風波,隨後又據報因「技術問題」而遲遲未能通關。另一方面,據路透社12月9日援引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長Mantas Adomenas及立陶宛工业家联盟(Lithuania Confederation of Industrialists)報道,中國在施壓跨國企業,令其切斷與立陶宛的往來,否則將無法進入中國市場,且已有包括歐洲企業在內的跨國企業取消了與立陶宛供應商的合同。 對此,立陶宛求助於歐盟,歐盟執委會也在12月8日提交了一份貿易防禦措施,旨在打擊第三方國家對歐盟或歐盟成員國的「經濟脅迫」,只要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同意,那麼歐盟執委會便可以將貿易或投資限制的手段適用於中國——不過,目前也有不少歐盟成員國對此表示憂慮,認為不...

    全世界都注意到了這個情況。 針對「中國施壓跨國企業杯葛立陶宛」,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表示,這些措施在短期內不會對跨國企業造成影響,因為立陶宛本就並未過多融入跨國產業鏈,所以中國的這些做法是對其他歐盟國家的「嚴厲警示」,畢竟「以捷克和斯洛伐克為例,兩國都與德國汽車產業密切捆綁」,倘若這些國家跟隨立陶宛的腳步,那麼就可能會面對同樣的乃至更困難的窘境。 凡事都有代價。立陶宛如今在為其政治決策付出代價,也有人說中國將為「經濟脅迫」的做法付出代價。但在國家統一的大義和國民夙願面前,有哪個中國領導人能夠承擔「縱容祖國分裂」的代價?如今若不對立陶宛「殺雞儆猴」,又如何防止類似的情況發生呢?

    另一方面,《金融時報》駐台北記者Kathrin Hille於12月15日在文章中評論,中國針對立陶宛的懲戒或經濟脅迫「只是中國揮舞武器,而其他國家尚未找到盾牌的最新例子」,「北京不需要爲自己的行爲尋求法律支持,而且人們也很難證明這些懲罰性措施乃政府所為」。 Hille女士講的沒錯。就法理而言,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2月9日被問到「中國是否施壓跨過企業杯葛立陶宛」的時候僅以「我不了解有關情况」予以回覆,人們就無法證明立陶宛所面臨的這些困境是中國政府所為;從立陶宛到歐盟乃至美國,也確實都還未找到有效應對中國「經濟脅迫」的手段——除了鋪天蓋地的輿論批評以外。 不過,Hille女士說的不對的地方在於,中國之所以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辯解,並非因為「作為專制國家不需要尋求法律支持」,北京也並沒有針對「...

    也就在12月16日,美國一方面將大疆、曠視等8家中國高科技企業列為「中國軍工複合體企業」,禁止美國民眾和企業買賣公開交易證券;一方面以「違反美國的外交政策或國家安全利益」為由,將37個企業和機構(34個來自中國)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施加貿易限制;此外美國國會又通過了其《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遞交予拜登待簽署,該法案要求企業在進口新疆地區的產品至美國時,證明其製造過程不涉及「強制勞動」。 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34間中國企業及組織具體名單: 本質上,這就是美國政府以其經濟、金融、資本、軍事、科技和強大的輿論引導能力,為美國保護乃至奪取利益。中國可以不似美國那樣,為了保持領先和優勢地位,以「國安」...

  3. 2024年5月13日 ·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正式英文名稱為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瑙塞達援引專家意見指代表處中文名稱內的台灣」,予人的印象是對應到英文立陶宛文的Taiwan台灣),而非Taiwanese台灣的台灣人或台灣人的)。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於2021年11月揭牌成立為台灣在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台灣在歐洲其他非邦交國的代表處皆以台北為名。 在俄烏戰爭的背景下,立陶宛擔心自己成為俄羅斯下一個侵略的目標。 是次選舉另一個議題是台灣問題。 圖為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12021年11月18日正式成立並掛牌運作時,駐立陶宛台灣代表黃鈞耀在館牌前與同事合照。 立陶宛與北京關係因此一度緊張。

  4. 1 天前 · 立陶宛(Lithuania)總統選舉5月26日舉行第二輪投票。據立陶宛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的初步點票結果顯示,現任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 )得票率達到78%,他已宣布自己勝選。而他的對手、現任總理希莫尼特( Ingrida Simonyte)已承認落敗,並祝賀瑙塞達當選。

  5. 2022年1月5日 · 中國是歐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無數歐洲企業都要依賴中國市場發展盈利因此只要中國對立陶宛進行相應制裁很多歐洲企業都不得不重新思考與立陶宛的經貿聯繫此前德國-波羅的海商會已經書面告知立陶宛政府由於北京的行動德國投資者可能不得不關閉在立陶宛的工廠除非找到建設性的解決方案來恢復立陶宛與中國之間的經濟關係」。 是袖珍小國立陶宛重要還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未來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重要? 這是一道不難做出選擇的選擇題。 企業是最現實的,因為它要生存、發展、盈利。 立陶宛政府不能怪企業做出不利於立陶宛的選擇,因為作出錯誤決定的不是歐洲企業,而是十分不智的立陶宛政府自身。 立陶宛政府應該明白「小事大以智,大事小以仁」的道理,自己做出不智的選擇,就不要想再受到大國的仁義對待。

  6. 2022年1月26日 · 國際. 即時國際. 立陶宛外長沒有計劃改變台灣代表處名稱. 撰文:成依華. 出版: 2022-01-26 21:49 更新:2022-01-26 21:49. 51. 立陶宛允許台灣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後引發與北京的外交風波英媒1月25日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立陶宛官員正在討論是否要求台方更改台灣代表處的中文名稱立陶宛外長1月26日否認消息。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LRT)報道,外長蘭茨貝爾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1月26日向多名記者表示沒有改名計劃,又指代表處的中文名稱不是由立陶宛來決定。 他指沒有討論改變官方名稱,代表處的中文名則不是立陶宛決定,「那純粹是台灣人的決定。 」他被問到有否與台灣方面溝通時,僅回應稱「我不能說。

  7. 2024年3月1日 · 相隔逾一個月 中國再向立陶宛公民發出簽證.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 2024-03-01 13:15 更新:2024-03-01 13:15. 16. 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的官員證實中國已恢復向立陶宛公民發放簽證。. 據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星期四2月29日報道立陶宛外長發言人Paulinas Levickyt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