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27日 · 近年來,至少有兩件事引發各國對全球供應鏈這個至關重要的世界經濟網絡的擔憂:一是美國推行對中國的科技“脫鉤”和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打壓,特別是對華為5G設備的抵制和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阻擾;二是最近新冠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暫時脫節,使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資本市場劇烈動蕩,股市債市雙雙下跌。 一戰結束後,西方大規模工業生產和全球貿易的到來啟動了第一輪資本主義全球化。 全球化驅動資本、資源、人員、信息等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在此基礎上各經濟體藉助相對比較優勢,逐步形成了提供各種產品和服務的全球供應鏈,並在其中佔據不同位置,於是就有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賴愈深的全球供應和消費市場。 在全球化和全球供應鏈中,由於歷史原因、自然稟賦、經濟體量、人口規模不同,各經濟體情況大相徑庭。

  2. 2024年6月4日 · 隨著全球經濟進入持續動盪的新時代,我們需要釐清各種問題,重新配置供應鏈,通過增強韌性來保護社會。 在持續動盪的世界,我們如何應對「供應鏈大混亂」 - 紐約時報中文網

  3. 保護主義和去全球化下的供應鏈移轉. 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影響,2024年的商業挑戰將變得更加複雜。 這些緊張局勢將影響能源轉型所需的關鍵礦物供應和政府對電動車市場的支持。 此外,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也將對科技領域的投資產生影響,特別是數據資料、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等領域。 在貿易方面,不確定性將持續增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使國際貿易更加聚焦於政治和國家安全目標。 例如,中美貿易戰使得雙方相互制肘增加貿易限制,包括關稅和非關稅壁壘。 此外,全球供應鏈的中斷也導致企業對供應鏈重組產生興趣,包括回流、近岸和友岸等選擇,特別是在2024年。 墨西哥和越南等國可能會利用這些機遇填補貿易關係變化所留下的空間。 近期的證據確實顯示企業正在努力重組生產供應鏈,以降低風險。

  4. 2023年2月10日 ·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就直言,「全球化幾乎已死。. 」這不只涉及高科技的半導體供應鏈,現在甚至連傳產都在悄然催化中。. 但,一時半刻喊出來的去全球化、短鏈,真的能成嗎?. 背後存在什麼樣的博弈和決策?. 如果供應鏈步上遷徙潮,下個重鎮又該 ...

  5.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於今(2013)年7月8日至10日在瑞士日內瓦總部舉行之「第四屆全球貿易援助檢視會議」(Fourth Global Review of Aid for Trade)中,以「連結價值鏈」(Connecting to Value Chains)為主題,關注全球生產鏈的擴張對於各國發展所產生的 ...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0年12月24日 · 跨境供應鏈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環節,其將各階段的生產節點分布於不同國家、地區的模式,在「精實生產」理念的實行下,進一步推使跨境供應鏈發展為高度專業化的生產過程,特別是對製程分工複雜的製造業而言。

  8. 2023年6月14日 · 全球產業供應鏈新趨勢. 在過去30至40年裡,世界經歷一場全球化浪潮。 已開發國家透過推動離岸策略,將生產製造外包到低成本國家,進而提升其成本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力。 中國為因應前述離岸策略,積極對外開放、提升產業效率和豐富供應鏈生態體系,成為世界工廠。 我們曾觀察到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與貿易隨著科技的發展日漸緊密與無邊界。 然而近年來,新冠病毒疫情反覆、地緣政治緊張與貿易爭端頻繁發生,對全球化體系下的產業鏈與供應鏈造成不同程度的衝擊,原物料價格上漲、缺工與物流中斷考驗絕大多數企業的供應鏈韌性。 根據安永在2022年的一項調查,高達95%的企業曾在過去24個月中遇到不同程度的供應鏈中斷: 在此背景下,我們觀察到兩個主要趨勢正在全球產業供應鏈中形成。 從追求成本效率到同時考量可靠性、韌性與成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