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7日 · 位于铜锣湾登龙街的老字号“老三阳”,是专售大闸蟹及嘉湖糉的传统上海南货店,香港旅游发展局网页也曾介绍该店。 近日该店张贴了写有“我老三阳退休啦!

  2. 2022年2月10日 · 【大公报讯】记者梁淑贞报道:多间安院爆疫,《大公报》接获护院职员的家人投诉,指本周一(7日)院舍有两名院友确诊,院方检测发现职员疑似阳性,但在院舍等候十多小时,仍未获卫生防护中心人员安排送院,昨晨染疫长者增至7人。

  3. 2022年1月17日 · 由1960至80年代,是手製麻雀的全盛期,从业员数百人,制作坊近百间。 不过,随着“平靓正”的电脑机雕发展和电玩麻雀兴起,手雕麻雀同其他传统手工艺正被淘汰,只剩数名匠仍在坚持。 /大公报记者 黄 山、盛德文(文) 黄 山(图) 师傅:当年隻手磨到出血. 说起手雕麻雀,不得不提“标记麻雀”的老板张顺景,现年69岁的景叔,在佐敦一带开店逾半世纪,“标记麻雀”是本港仅存的数间仍生产手雕麻雀的店。 标记麻雀是景叔的家传祖业,一家代都以手雕麻雀维生。

  4. 两位独居老人家,吐出卑微心愿,令人感叹! 现时本港独居长者家庭超过15万户,孤独终老频现,近年更接连出现长者轻生、失救死惨剧。 每个淒凉孤独故事的背后,都反映出安老服务匮乏。 早于1977年,政府就提倡“居家安老”的愿景,奈何四十多年后的今天,社区服务配套不足,“居家安老”仍是一场梦。 \大公报记者 黄山、盛德文(文、图) 根据统计资料,现时本港65岁以上长者约有145万人,预计至2040年,长者人口将增至252万以上,占总人口的33.3%。 值得一提的是,长者人口超过250万的情况,将会维持最少30年。 人口老化持续,做好安老政策刻不容缓。 “我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早日上楼,申请个仔来香港照顾我,或者入住安老院。 ”69岁的杨晓萍婆婆,独居深水埗㓥房多年,老人家讲到伤心处不禁落泪。

  5. 2024年5月17日 · 她在美国留学成绩全优,还生下他们第一个孩子。毕业后求职顺利,拿到H1B签证后却放弃海归,在国内生了老二。为生老三,全家又移民加拿大。在那里她半工半读三年,获金融硕士。在银行全职工作时,每周六还在家中地下室帮人补课挣钱。

  6. 2018年7月29日 ·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报纸副刊出现“怪论”栏目,《新生晚报》的“怪论连篇”,《新晚报》的“横眉语”,《明报》的“三苏怪论”,老一辈读者今日谈起,尚津津有味。

  7. 创作於一九九三年的小品《老蔫完婚》,从徐老蔫在罗湖口岸下车讲起,通过这对黄昏恋人之间一系列的误会和衝突,让人在捧腹大笑中对日新月异的特区风貌和特区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