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851年學校正式命名為聖保羅書院(St.Paul's College) 。己連拿利校舍最初期建築物全部竣工因此聖保羅書院正式成為香港第一所中學。 1851年佐麻須返回英國,後曾任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中文教授。

  2. 2012年最後一屆預科生畢業第一屆香港中學文憑試 隨著高級程度會考完成歷史任務聖保羅書院停止收錄女生成為全男子學校

  3. 其他人也問了

  4. 香港有 60 間直資中學,佔整體約 13%;香港有 29 間男子中學,佔整體約 6%;香港有 153 間基督教中學,佔整體約 33%;了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全港中學分佈詳述。有關學費詳情,請參看教育局提供的 收費證明書。

  5. 2014年12月6日 · 聖保羅書院的創校史可追溯至1843年由聖公會建立原是一間位於中環己連拿利原名鐵崗的神學院及後於1851年發展為一所男校1945年香港重光後學校經歷艱難的重建時期遂與聖保羅女書院合併成聖保羅男女子中學」。 直至1950年聖保羅書院正式復校並獲當年供香港大學畢業生寄宿的聖約翰宿舍作為新址從此一直營運至今。 The history of St. Paul’s College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year 1843. It was originally a theological seminary built by Sheng Kung Hui at Glenealy in Central.

  6. 1841. 英國佔據香港島,見諸於 1842 年中英簽署之《南京條約》 1842. 西方宗敎團體先後來港辦學. 來港辦學的宗敎團體包括馬禮遜敎育協會美國浸信會倫敦傳道會美國公理會英國聖公會羅馬天主會等。 敎會藉著辦學傳敎及培育本地牧師與神職人員。 在港府政策支援下,敎會學校得以迅速發展。 1847. 港府成立「敎育委員會」,負責監管受資助的學塾. 「敎育委員會」鼓勵英文普及敎育,有利英人管治。 1852年,聖公會會督兼聖保羅書院監院施美夫會督獲委主席。

  7. Home. History Tunnel 歷史廊. 1842 - 1861 1862 - 1904 1905 - 1942 1945 - 1980 1981 – 現今. En. 回應訴求: 開設夜中學增建校舍收錄更多中小學生書院繼續培育人才遍及政界學術界工商界醫學界社福界演藝界等爲港服務。 強調篩選: 戰後學童人口大增,敎育取向偏重公開考試成績. 聖保羅書院發展. 1945. 聖保羅書院與聖保羅女書院暫時合併復課. 二戰重光後,聖保羅書院與麥當勞道聖保羅女書院臨時合併復課,稱為「聖保羅書院」,實行男女敎育,設中、小學部與幼稚園班,以應付戰後敎育需求急增。 1950. 聖保羅書院獨立復校. 聖保羅書院9月獨立復校,恢復男校模式,遷至般咸道原香港大學聖約翰舍堂。 1951.

  8. www.wikiwand.com › zh-hant › 聖保羅書院聖保羅書院 - Wikiwand

    據正式記載該校於1851年正式成立另有文獻顯示早於1841年創辦人 史丹頓 牧師 已開始在 英國 籌集款項創立聖保羅書院。 起初,該校只有一位導師及九位 學生 。 聖保羅書院創校規模雖小但該校秉持辦學理念不怕與殖民政府意見相左堅持其治學風格 ,故該校得以於1840至1880年間成為現代中國思想的搖籃,眾多著名中外知識分子曾任教、就讀及寓居於書院,包括 王韜 、 佐麻須 、 傅蘭雅 、 伍廷芳 、 楊衢雲 、等等。 現時,這間全日制學校合計中學部和小學部大約共有1,800名學生就讀。 現任校長為 源迪恩 先生。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403. 聖保羅書院(英語:)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創辦的學校,屬香港補助學校議會的成員學校,為香港傳統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