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6 天前 · 1. 高血壓大多沒有明顯病徵,因此很多人忽視血壓問題。 然而高血壓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例如中風、心臟冠狀動脈硬化、動脈瘤、心臟衰竭、視網膜病變和腎硬化等。 若高血壓患者同時患有心臟、腎臟毛病,對健康的影響更大。 2. 高血糖. 血糖偏高及糖尿病在發病初期大多數沒有明顯症狀,除非定期檢測血糖,否則不易被發現。 到了發病中期,才出現口渴、尿頻、疲勞、視力模糊、陰部搔癢或傷口不易癒合等症狀。 至患病晚期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 (失明)、腎病變,足部循環及神經系統病變 (包括感染、潰瘍及壞疽)而導致截足等。 國際大型研究亦發現,糖尿病患者較其他健康人士短命六年,出現併發症心臟病或中風而死亡的風險,更高出一倍以上。 3.

  2. 2019年5月24日 · #長者檢查須知. #健康專題. 分享. 很多人認為脂肪肝是肥胖及飲酒過量引致,但事實上並非只有喝酒的人才會有脂肪肝。 中大醫學院發現,每五個瘦人便有一個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當中有44%的肝臟發炎,26%則患有嚴重肝纖維化,因此脂肪肝風險不容忽視。 快捷目錄 Quick Links. 脂肪肝是甚麼? 脂肪肝的主要成因. 常見的脂肪肝病徵. 檢查脂肪肝方法. 抽血檢驗 / 肝臟超聲波 / 肝纖維化掃瞄. 如何治療脂肪肝. 脂肪肝是甚麼? 正常的肝臟是會有少量脂肪,佔少於肝臟容積的5%。 當肝臟細胞積累多於5%的脂肪時,則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可再細分為兩類,一是由飲酒過量所引致的酒精性脂肪肝,二是非酒精性脂肪肝,通常由糖尿病或過胖等原因做成。 返回目錄. 不良飲食習慣是脂肪肝的主要成因.

  3. 2019年5月20日 · 衛生署於早前公佈人口健康調查結果,在2014-15年,高血壓病者佔21.1%,達164.9萬人。 一般略為偏高的血壓並沒有明顯的病徵,但跟所有病一樣,高血壓也有它的高危因素。

  4. 2024年1月2日 · 脂肪肝症狀並不明顯,只是間中有腹脹、無胃口、嘔吐和右上腹感到壓迫等,少數情況下出現右下胸痛及黃疸徵狀。 患上脂肪肝初期,對肝臟運作沒有太大影響,患者也沒有藥物可以服用,也不需要治療。

  5. 2021年10月25日 · 5種食物推介. 嘉諾撤醫院營養師程詠詩指出,原型食物未經加工、不含額外添加物,不但鹽份較低,而且營養豐富,有助穩定血糖和保持心臟健康。 以下5類食物,是值得推介的原型食物: 燕麥及黃豆類製品 (如豆腐和豆漿) – 有助保持心血管健康. 深海魚類 (如吞拿魚和三文魚) – 含豐富Omega3脂肪酸. 綠茶及碧螺春 – 含抗氧化物兒茶素,降低血栓風險. 蕃茄 – 含豐富茄紅素. 果仁 – 含豐富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膽固醇水平. 資料來源: 香港亞洲心臟中心. 分享. 健康食品資訊團隊帶來至「營」飲食貼士,仲有多款健康食品及保健品發售,讓你大飽口福,又能食得健康。

  6. 2021年6月7日 · 6大常見心血管疾病症狀. 心血管疾病的範圍很廣泛,按衛生防護中心定義,主要分為6種:高血壓、心臟病 (包括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及先天性心臟病)、中風、外周血管疾病、深靜脈血栓及肺栓塞。 每種心血管病的成因和症狀皆不同,以下為大家逐一簡介: 資料來源: 聯合早報. 返回目錄. 心血管疾病檢查及心血管檢查費用一覽. 一般來說,男性到了45歲、女性到了55歲,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日漸加增,便要開始接受 心血管病檢查 。 如果有家族病史,更要由25歲起,至少接受一次全面的心臟檢查。 心血管疾病檢查有好多種,有的針對個問題 (例如檢查血管),有些旨在恆常監測,也有全面的心臟檢查,因此心血管檢查費用也有高有低。 以下為大家介紹幾類心血管疾病檢查,讓你按個人需要及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體檢計劃:

  7. 有些時候,某些項目因為各種原因出現偏差,例如女性經期前後,在癌症指標測試中令卵巢癌的癌抗原CA125上升。 當服用血壓、血糖藥物,可能令讀數出現偏差,如因此自行解讀驗身報告,加減藥用劑量,可能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