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0年5月14日 · 肺癌有哪些標靶藥物可用?. 醫師提醒,癌友在考慮使用這些藥物之前,不需迷信標靶一定最好,應與醫師依照療程與個人狀況討論出最佳方案,並同時考慮經濟能力。. ※編按:此文為 2020 年發表,文中人、事、情境可能已有調整、變動,造成不便還 ...

  3. 根據肺腺癌突變基因,我們能夠選擇適當的標靶藥物,例如在EGFR基因突變中,比較常見的有DEL-19及L858R突變類肺腺癌對於第二代標靶藥物較敏感,治療效果也較好。

  4. 2022年8月23日 · 標靶治療:針對特定基因突變所發展的藥物,EGFR 及 ALK 突變基因的藥品已納入健保給付,其中針對 EGFR 的有 gefitinib(艾瑞莎)、erlotinib(得舒緩)及 afatinib(妥復克)等三項標靶藥物,ALK 則有 crizotinib(截剋瘤)、ceritinib(立克癌)及alectinib(安立適)等。 免疫治療:癌細胞會抑制免疫細胞調控,造成癌細胞過度增長,免疫療法為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重新喚起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 第 1 期(五年存活率 76 - 84.3 %) 第2期(五年存活率 43.8 - 47 %) 第 3 期(五年存活率 20 - 30 %) 第 4 期(五年存活率 6.9 %) 單孔胸腔鏡: 僅需單一傷口,將傷口及疼痛減至最低。

  5. 2020年3月23日 · 肺癌標靶藥主要可分三類,包括EGFR標靶藥物ALK及ROS1抑制劑抗血管增生藥物詳細藥物名稱可以對照文末列表)。 肺癌標靶藥適用於哪些患者? 主要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當中EGFR標靶藥適用於約47%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以亞洲人、非吸煙者、女性居多。 另有少數約1%至6%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適用ALK及ROS1抑制劑。 而另一類標靶治療「抗血管增生藥物」(Anti-angiogenesis)多應用於不適合使用標靶藥物的患者,通常與化療藥一同使用。 肺癌標靶藥的副作用. 普遍副作用包括便秘、肚瀉、疲倦。 個別藥物如EGFR標靶藥物可引起皮疹、噁心和皮膚乾燥;ALK及ROS1抑制劑可引起視力模糊;抗血管增生藥物則可引起高血壓問題。 患者一般可於短時間内復原。 什麼是肺癌免疫治療藥物?

    • 出現t790m基因突變後,第三代標靶藥物接力治療
    • 貼心小提醒
    • 延伸閱讀

    肺腺癌出現抗藥性是在治療過程中一定會面對的問題,不同的基因突變、不同的個體出現抗藥性的時間皆不太一樣,張晟瑜醫師說,「以EGFR基因突變為例,平均一年到一年半左右會出現突變的情況,並慢慢對標靶藥物產生抗藥性,大部分產生的是T790M基因突變。」 為了決定後續的治療,病人可以考慮再度接受基因檢測,張晟瑜醫師解釋,透過組織切片取得肺癌檢體,或者使用液態切片,也就是透過抽血來檢驗血液中所殘留的腫瘤細胞DNA。 「如果切片確定有T790M 基因突變,就可以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有機會延後化學治療。」張晟瑜醫師說,「相較於住院接受化學治療,第三代標靶藥物採用口服,便利性較高、副作用較少,若能接續使用,能幫助癌友延長存活期,且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 在癌症治療過程中,癌友、家屬、醫師間都必須充分溝通,達到...

    隨著精準醫學的進步,次世代基因定序、標靶藥物、免疫治療讓晚期肺腺癌的治療成效大幅改觀。張晟瑜醫師說,儘管肺腺癌晚期有復發的特性,但是若能充分溝通、共享決策,循序漸進使用第二代、第三代標靶藥物接力治療,延長口服標靶治療時間,可以幫助癌友延長存活期、提升生活品質! 1. 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 本文經照護線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6. 什麼是標靶治療? 標靶治療是肺腺癌治療中很常用的治療方式,它是針對特定癌細胞基因病變所發展出的藥物,顧名思義,它也只會攻擊帶有基因突變的癌細胞;而不同基因突變,就需要用到相對應的標靶藥物。

  7.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領導的國際研究證實,一種新標靶治療能將晚期ALK陽性肺腺癌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延長接近兩倍,同時可減低癌細胞轉移至腦部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