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17日 · 91歲胡楓 獲終身成就獎 科幻動作電影《明日戰記》奪得多項技術獎項,包括「最佳動作設計」、「最佳音響效果」及「最佳視覺效果」。 今屆獲得最多16項提名的《正義迴廊》拿下「最佳剪接」獎,導演何爵天亦憑電影獲得「新晉導演」。

  2. 中國 香港 台灣

  3. 2021年1月9日 · 香港影視圈,有兩位修哥:胡楓和石修,皆正人君子,同在五十年代入行。 胡楓入行時20來歲,做跳舞小生;石修入行只有幾歲,做可愛童星。 當年的童星,仍活躍在前線的,女的是薛家燕、男的是石修,花樣年華,不做「隔夜油條」。

    • 六大音樂劇
    • 「歌星自演音樂劇」
    • 「西劇中演」
    • 「小劇場原創」
    • 「專業班底音樂劇」
    • 缺乏資金
    • 缺乏long Run場地
    • 缺乏「聲色藝」人才
    • 缺乏好劇本
    • 缺乏市場推廣專才

    粗疏來說,音樂劇有六大品類: 1. 點唱機音樂劇(jukebox musical) ——歌曲不是原創,只是把現成的歌曲放在一起,從市場學來看,因為歌曲已有賣點,容易找觀眾。高志森常用這個方法,包裝梅艷芳、張國榮等的名曲。 2. 文本音樂劇(book musical) ——先有話劇劇本,再加音樂及填詞配合,出現一個以戲劇為主的音樂劇,這方式在香港較為流行,如《一屋寶貝》。 3. 原創音樂劇(original musical) ——所有決定由音樂總監omakase(「廚師發辦」),有些劇作家不悅,覺得主動權被音樂奪去。 4. 樂與怒音樂劇(rock musical) ——音樂以流行原創音樂為主,特別是rock and roll或電子音樂,創作者未必是一個人,可能是一隊樂隊或一群作曲家。最著名的是...

    在七十至八十年代初期,娛樂界的歌星,在外國看了音樂劇,心懷抱負,用私房錢以自己為主角,搞唱和演於一身的創作。當時年紀小,沒有看過1972年潘迪華的《白孃孃》(很有氣質的男主角鮑立最近病逝)、1982年羅文的《白蛇傳》亦未看過,他1984年的《柳毅傳書》,有幸欣賞,它以廣東小曲為主,坦白說,沒有驚喜,雖然認真,但是像電視台的歌舞製作。

    簡單的製作方法,便是搬外國的musical,將價就貨,由本地演員用英語或廣東話重演,觀眾可望餅充飢,演員戴金色假髮,看似「習作」,最常見的是The Sound of Music(《仙樂飄飄處處聞》),因小朋友愛看。

    年輕人,充滿野心,走在一起,用有限的資源在小劇場,以音樂劇發揮自我。最成功是一舖清唱樂團的《大殉情》,講歷史風流人物,哪個的殉情最動人?進念曾有《瞽師杜煥》,講南音老師的感懷身世,科技加上音樂,很有深度,可否看作concept musical?我極支持「小劇場」的東西,具無限可能性。

    1994年,第一齣製作認真,台前幕後都是演藝專業,正式在劇院公演的音樂劇誕生了,它是演戲家族的《遇上1941的女孩》,講日軍逼近香港的故事。多年來,這類大製作不斷,有《頂頭鎚》、《四川好人》、《大狀王》、《一水南天》等等。 對於香港的「大製作」,最頭痛是製作費還是不夠大,於是,只變成「似巨作」,而台前幕後的其他元素,仍未達到真正頂級,看的時候,感受到專業們的用心,但是,成績並非事從人願,離開劇院,總是有點壯志未酬、尷尷尬尬的難受。 文初,我說和音樂劇不斷的「擦身而過」,回想起來,都是本人的遺憾。我是理性的,沒有把握的事情,不敢隨便「脫衣服,跳進去」。 在這裏,分享我的故事,也說明了香港musicals所面對的困難,及要改善的組件,希望同行不要放棄宏願,終有一天把香港音樂劇出口。

    香港音樂劇的一位功臣潘光沛,才氣橫溢,是我的大學同學,一年多前,他離我們而去,留下大堆未發表的好歌。在1994年,光沛找毛俊輝執導他的音樂劇作品《風中細路》,當時資金不夠,他找我投資一小筆,我答應了,完show後,他拿那筆錢還給我,說:「幸好沒虧沒賺!」後來,才發覺原來《風中細路》虧了錢。 香港的大多數商人,以回報為先,他們不會支援藝術。找不到「金主」是目前面對的最大困難。有看頭的,可以出口的musical,沒有數百到一千萬的製作費,很難精緻,因為觀眾期待世界級水平,會說:「台、燈、聲、演員、服裝、樂團、音樂、劇本,通通給我一流的!」 沒有羊,那有羊毛?

    大概2002年吧,高志森和我聊天,說油麻地逸東酒店商場內的戲院快關門,可否一起找有心人,然後說服地產商,把它改裝成劇院,因為香港不像紐約和倫敦,沒有私人音樂劇院,可以讓劇目演出一年半載,而政府的場地,只容許短期租用。大型的音樂劇,投資高昂,如未能「長演」(long run),便沒法回本。 結果呢?高志森上個月給我電話:「我收拾東西時,發現了陳年的建議書,藏有你的相片,都沒用了,我寄回給你嗎?」

    日本巨人級的「四季劇場」,專演音樂劇,成立於1953年,每年演出超過2000場,在2005年,創辦人淺利慶太(Keita Asari)想在香港成立劇院(淺利老師在2018年病逝,享年85歲),他找我做顧問,當年的負責局長何志平熱愛藝術,他想支持淺利這構思,於是,我陪同局長去東京參觀四季劇場。在新橋的辦公室,淺利喝了一口綠茶:「音樂劇來說,西方演員最powerful,無論唱、演、跳俱佳,我們日本的也相對薄弱,所以,如果香港要提高演員的水平,要從你們內地引進新人,未來亞洲最powerful的演員,應該來自中國。演員,要有競爭才有進步。」已故國家藝術大師紅線女在香港和我們交流:「頂級演員要聲、色、藝全,在台上才有魅力。」Musical演員要「聲色藝全」的,想來想去,也找不到幾個,目前,鄭君熾和羅敏...

    導演鄧樹榮和我談合作音樂劇,嘴巴都動了十多年,還是找不到理想的題材和劇本:太epic(大時代)的,有點老套;太heroism(英雄主義),叫人發奮向上的,又覺八股;純粹輕輕鬆鬆的,意義不大;賣弄「本土情懷」,覺得矯情。一直、一直等待好劇本,最近有甚麼「李小龍傳」、「大澳人家」、「張愛玲之戀」等建議,我的信心都不大。

    音樂名家梅廣釗說:「音樂劇沒有動聽歌曲引起關注,很難叫座!」我的老師吳雨說:「不是歌曲好,劇便會走紅,背後都是精心策劃的marketing!」在外國,沒有一個大型音樂劇,會打算只演數十場(在香港,音樂劇要演超過兩周,也有難度),外國的市場策劃,目標把musical「長演」起碼一兩年,這樣,市場推廣費用,將會是大數目! 假設一個「超級」音樂劇,打算在香港先演一個月,然後跑大灣區,加起來,共100場,你以為那麼容易賣票嗎?沒有好的市場推廣,要賣十場也不容易,可惜在香港做大型表演藝術的推廣人才,寥寥可數。我面見過一些推廣公司,其實只懂公關,叫你花錢賣廣告、搞活動,這是很「低手」的市場策劃,連什麼「4P理論」、「Push & Pull」、「Micro-segmentation」也不懂,要靠他們去創造...

  4. 2014年12月6日 · 1956年(15歲). 2月25日,粤語片《詐癲納福》公映(新馬仔、胡楓主演、李小龍參演;蔣偉光導演);12月22日,粤語片《早知當初我唔嫁》公映(芳艷芬、任劍輝、胡楓主演、李小龍參演;蔣偉光導演),此片中有李小龍與任劍輝跳舞片段(但不似是 ...

  5. 2019年1月10日 · 胡楓先生和羅蘭女士在活動中獲贈長者保健銀卡,並與在場的「老友記」分享自己對中醫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中心的印象,又讚揚中醫服務現代化,以及鼓勵各位老友記好好調理身體。 賽馬會「擁抱健康」中醫計劃──長者保健資助現正接受申請,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詳情請瀏覽計劃網站 https://embracehealth.org.hk/ 或致電 3793 3410查詢。 +1. View all posts. 中醫 林正財 浸會大學 羅蘭 胡楓 長者 長者保健資助 馬會. 賽馬會「擁抱健康」中醫計劃──長者保健資助於今日(1月10日)正式啟動,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中醫健康諮詢、評估和調理資助。

  6. 2021年1月30日 · 2002年因為肝癌死於香港瑪麗醫院,終年57歲。 「難得一身好本領,情關始終闖不過」的《小李飛刀》是他唱的。 「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的《獅子山下》是他唱的。 「斜陽裏,氣魄更壯,斜陽落下,心中不必驚慌」的《前程錦繡》是他唱的。 「問世間,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處比天高」的《世間始終你好》是他和甄妮合唱的。 還有《明日天涯》、《紅棉》、《好歌獻給你》、《幾許風雨》、《激光中》、《留給這世上我最愛的人》等數百首琅琅上口的名曲。 我深深不忿,為何這般重要的香港巨星,網上文章不多,決意為羅文寫點東西,向他致敬,於是找了Eddie打探。 趙文海受父親薰陶,從小愛音樂,10歲學鋼琴,14歲轉玩電子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