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胡適提出一系列具有深遠影響的文學主張和改革建議,例如主張文學應該「言之有物」,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 他的文章《文學改良芻議》及《試論文學改良之路》等,是新文化運動中的重要文獻,對推動中國文學的現代化,起了關鍵作用。
      www.stheadline.com/edu-news/3326124/星聲講故事2024新文化運動的推手-胡適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新文化運動是以陳獨秀所辦《新青年》雜誌為中心,鼓動起來的一場思想啟蒙運動,但其真正成為蔓延全國的文化運動,實以1917年1月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開始的。. 胡適於當年夏天歸國,隨後即就任北京大學教授,並參與《新青年》的編輯工作。. 因 ...

  3. 新文化運動 ,是1915年進行的一場宣揚民主與科學的文化運動 [1] ,包括白話運動(即 文學革命 ) [2] [3] 、反孔非儒思潮 [4] 、整理國故 [5] [6] 、引進各種西方思想,比如 德先生(民主) 、 賽先生(科學) [1] 、 馬克思主義 [7] 、 實用主義 [8] ,等等 ...

  4. 胡適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之後,即引起國內知識分子的極大注意。. 是年夏歸國,入北大當教授,不久又加入《新青年》編輯部,形成了以陳獨秀為首,包括胡適、李大釗、魯迅、錢玄同、劉半農、周作人、高一涵、陶孟和、張慰慈、王 ...

  5. 2020年12月17日 · 來自哈佛大學的漢學家 J. B. Grieder 曾寫下《胡適與中國的文藝復興》(Hu Shih and the Chinese Renaissance),分析了上世紀影響中國文化界極深的胡適先生,並以五四新文化活動、自由主義與實用主義等角度深入分析、批判胡適的思想。

  6. 胡適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領袖,在思想啟蒙運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他學貫中西,擅於借鑑西方的新理論、新方法來研究中國的學問,在文學、史學、哲學等諸多領域都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7. 新文化運動 ,是1915年进行的一場宣揚民主與科學的文化運動 [1] ,包括白話運動(即 文學革命 ) [2] [3] 、反孔非儒思潮 [4] 、整理國故 [5] [6] 、引進各種西方思想,比如 德先生(民主) 、 赛先生(科學) [1] 、 馬克思主義 [7] 、 實用主義 [8] ,等等 ...

  8. 胡適是中國近代新文學運動的倡議者和領導者,他的貢獻主要有三方面:一,從理論上提出「文學革命」的主張;二,從歷史上指出白話文運動的淵源流變;三,從實踐上從事白話文學的創作。. 由於上面三點貢獻,一般人多推尊胡適為中國近代新文學的祖師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