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10日 · 腎虛症狀一般而言可以分為腎陰虛、腎陽虛、腎氣虛、腎精不固,常見為前兩者,腎陰虛症狀有發熱、口乾舌躁、月經失調、潮熱盜汗;腎陽虛則會怕冷、腰膝痠冷,即是腰和膝頭會感覺到乏力和寒冷的情況、容易覺得疲累、小便會比較多,容易尿頻 ...

  2. 2020年10月29日 · 腎虧是不是腎功能不好? 根據泌尿科醫師門診觀察發現,常遇到被中醫把脈說「腎氣不足」、「腎虛」,患者就自己跑來泌尿科要求檢查腎功能。 「腎虧」、「腎虛」到底是不是腎功

  3. 2024年4月17日 · 慢性腎衰竭的病徵大致可分為初期以及中至末期,而初期的症狀並不明顯,以至到後期當腎功能跌至低於二成左右,更可因中尿毒而引致昏迷。 初期慢性腎衰竭的症狀: .尿液有泡沫(蛋白尿的表現) .小便困難. .尿液帶血. .眼皮或足踝位置突然浮腫. .尿量突然改變(例如變多或減少) .腰腹位置感疼痛. .小便時感疼痛. .小便次數突然增加. .尿液混濁. .血壓升高. 中至末期慢性腎衰竭的症狀(可能出現中尿毒): .臉色慘白.

  4. 腎臟病前兆是什麼? 7大徵兆腎臟病自我檢測,快速檢查腎功能.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廣告. 根據2020台灣腎病年報統計,台灣末期腎臟病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523人,洗腎盛行率更高達每百萬人口3,587人,皆位居全球第一或第二。 隨著台灣高齡化社會來臨,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口不斷增加,因而使罹患腎臟病的風險跟著升高。 為能及早做好準備.

  5. 2018年4月4日 · 這10個徵兆分別是: 一、尿蛋白導致的泡泡尿: 泡泡尿是性腎臟病的主要徵兆之一,腎臟的過濾膜正常會阻擋血液中的蛋白質流失到尿中,一旦尿中出現蛋白質,就會導致尿液產生泡沫的情形,代表腎臟本身可能出了問題。 二、排尿不正常: 健康的人每天排尿次數大約 4至6 次,尿量約 800至2000 毫升,假如排尿次數和尿量過多或過少,出現頻尿或乏尿的狀況,就代表腎功能出狀況了。 三、尿潛血: 尿潛血代表尿裡有血紅蛋白,在檢驗時出現陽性,或者說幾個「+」號,說明尿里可能有紅細胞,被稱為「顯微血尿」。 可能是包括腎臟、尿道、膀胱等整個泌尿系統有肉眼不易查覺的出血現象。 四、身體 水腫 :

  6. 2021年2月20日 · 腎陰、腎陽互相配合,腎才能發揮最大功效,讓物質轉化成能量,再使能量在體內貯存,才能擁有源源不絕的動力活力,二者是相依相存,才能讓生命健康,就是《黃帝內經》所說,「陰平陽祕,精神乃治」。 腎虛,就是腎陰、腎陽失衡後所造成的生理現象,舉例來說,就像煮一鍋水,看得見的水,就是腎陰與腎精,而煮水加熱的功能,就是腎陽與腎氣。 而腎虛就是煮水功能失衡,但要去了解,究竟是水少了,還是加熱功能有問題,才能對症下樂。 ※ 內容授權自《吳明珠教你養好腎,不畏更年期》,作者為吳明珠,時報出版。 文/江宏倫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影音】超簡單! 醫師教你每天 5 分鐘躺著就能矯正駝背. 【影片】高效燃脂助瘦身! 每天 30 秒「登山者式」鍛鍊全身肌群. 【影片】腰酸背痛?

  7. 2022年5月12日 · 腎虧和腎虛. 「腎虧」是指腎氣(腎系統的總體機)虛弱,是坊間一個較廣泛和通俗的說法, 與「腎虛」同一概念。 腎虛和腎虧的症狀和成因相同,但較腎虛再嚴重一些,如腎虛只有1至2項腎虛症狀,腎虧人士則可能會出現3至4項症狀,且症狀較為嚴重。 「腎虛」的概念十分廣泛,可分為腎陽虛、腎陰虛和腎精不足證型 ,臨床上有不同表現。 不同證型的腎虛和腎虧成因大致相同,演變成哪一種證型主要根據自身體質,吃太多寒涼只會引起腎陽不足(腎陽虛)。 常見腎虛成因包括: (按圖) + 2. 3個腎虛的證型: 一. 【腎陽虛】 症狀:面色淡白、眩暈耳鳴、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夜尿多、陽痿等. 補腎陽食療:杜仲巴戟湯(4人分量)

  8. 2019年5月1日 · 腎臟病跟不少疾病一樣是「沉默殺手」,初期症狀不明顯,而且如果病情控制得不理想,可能會併發心血管、高血壓、糖尿、痛風等病症。 該怎樣辨別腎病的徵狀? 大眾對腎病又有哪些常見的誤解? 以下哪些是腎病的病徵? 1. 腰部痠痛 / 悶痛。 2. 小便有泡。 3. 夜尿頻密 / 小便失禁。 4. 男士性功能障礙(不舉)。 讀者心裏應該有大概的答案了,請閱讀以下的講解,看看大家是否都答對了。 可能症狀一:腰部痠痛? 很多人有腰痛的問題,腰痛時有些人會擔心是否跟腎有關。 其實腎臟位於後側腰的位置,大部分的腰痛都跟腎臟無關,研究指八成半以上的腰痛並無明顯成因,意思是不能從掃描等檢查出一個確實成因,較常見是因為肌肉勞損及脊骨的病變等。

  9. 腎虧的常見症狀包括容易怕冷、常常流汗疲倦無力食慾不振頭暈和尿量減少等。 這些症狀可能是腎虧的警示信號,需要引起重視。 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檢查,確定是否存在腎虧的問題。 如何應對腎虧:預防腎虧與緩解方法. 要應對腎虧,首先要預防腎虧的發生。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適量飲水、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和避免長時間坐著等,可以減少腎虧的風險。 此外,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的腎虧問題也很重要。 如果已經出現腎虧的症狀,可以通過調整飲食、適當運動和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腎虧的症狀。 腎虧腰痛:原因與治療. 腎虧腰痛是腎虧常見的症狀之一。 腎虧導致腎臟功能減退,可能引起腰部不適和疼痛。 腎虧腰痛的原因很多,包括腎結石、腎囊腫和腎炎等。

  10. 腎功能衰竭 (英語: renal failure 、 kidney failure ,或 renal insufficiency ),又簡稱 腎衰竭 ,是指因 腎病變 ,造成 腎臟 出現問題導致未能有效帶走 血液 中的雜質 [1] ,繼而影響身體的 代謝 ,嚴重者可致命。 腎衰竭的兩個主因是 急性腎損傷 和 慢性腎臟病 。 急性腎損傷在一般的狀況下只要經過適當的治療就可痊癒,而慢性腎臟病則通常為不可逆損傷。 腎衰竭的定義通常是依照 腎小球濾過率 (GFR)決定,亦即 腎臟 中 腎小球 的濾過效率。 可藉由尿量 增 減 ,血液中廢物(如 肌酸酐 和 尿素 ,正常狀況下會隨尿液排出)的含量來偵測。 血尿 和 蛋白尿 也可能是腎衰竭的現象之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