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如果膝蓋或其他關節出現了以下症狀都需要格外注意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喔! 1. 關節活動時發出「喀喀」聲響. 2. 關節疼痛、腫脹、無力. 3. 關節僵硬、動作有困難. 4. 上下樓梯時膝關節疼痛. 中醫把退化性關節炎稱為「痺證」,病因主要為素體虧虛或年老體衰,在治療上會先驅風邪、再補氣血。 以下也跟大家介紹主要的治療方式。 中醫治療退化性關節炎. 【針灸、針刀治療】 穴位包含外膝眼、內犢鼻、血海、髖骨、陽陵泉,需治療4-6 個療程。 【藥浴熱敷】 桂枝、紅花、羌活、獨活各5 錢,以1000~1500cc 煮成藥汁後泡腳,或以毛巾沾取熱敷。 【藥方調理身體】 常用的藥方有六味地黃丸,根據病患體質、病症情況,可再添加獨活寄生湯或龜鹿二仙膠。

  2. [2017-01-31] 明醫網 > 醫事百科. 膝蓋是人體最大的關節也承擔著相當大的責任在跑步跳躍時施加在膝關節上的壓力更是成倍增長。 如此日積月累,膝關節難免會有「勞損」。 不少人都問過丁當自己或者父母的膝關節痛該怎麼辦事實上人到中年膝關節疼痛的確是一個常見問題而其中大多數人患有的都是骨關節炎。 60 歲以上男性,有60 - 70% 的人都患有骨關節炎,女性患病比例更高。 膝蓋會被磨損. 膝關節表面有一層軟骨,它能讓膝關節更順暢地運動,對骨質是一層保護。 年齡增長、肥胖、運動勞損、創傷等,都可以導致軟骨磨損。 軟管磨損後,關節表面凹凸不平、摩擦增加,這會進一步加重關節損傷,引起骨關節炎、膝蓋疼痛。 膝蓋的壓力不小.

  3. 2024年5月12日 · 首先從落地至負重下肢必須保持平衡讓膝蓋逐漸彎曲從而卸力減少負荷此外擺動過程包括一條腿及另一側手臂向前移動若做到全身協調可以產生省力效果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團隊研究顯示前腿肌肉繃緊與力量不足是導致膝關節早期退化的原因而隨年長肌肉減少力量及柔軟度下降膝關節卸力變得更差導致膝關節負荷過大。 另外,相當多長者走路時手臂僵硬,上半身像鐘擺般左右搖擺,不但導致走路費力,也增加膝關節負荷。 因此臀部、大腿、小腿和腰背肌肉都需要有良好強度、靈活、柔軟和協調度,以減少膝關節負荷。 滿40歲 每10年肌肉流失8% 肌肉會隨 年長而減少,年過40歲肌肉量的流失速度是每10年減少8%,70歲以後流失速度更為每10年減少15%。

  4. 2024年5月21日 · 膝髕骨軟化症患者在伸屈膝關節時會發出響聲當用力將膝蓋髕骨按壓向大腿骨時更會感到膝蓋髕骨酸痛當拉伸四頭肌至極限時亦會感到受限制或膝蓋髕骨痛楚部分較嚴重患者會無法完全屈伸膝關節治癒膝髕骨軟化症的關鍵在於要令患者的膝關節恢復功能

  5. 最能保護膝蓋的肌肉當屬股四頭肌股四頭肌是人類大腿最重要的肌肉群它不但負責我們走路上下樓蹲起等動作時的主要力量還負責我們膝關節的穩定性尤其是髕骨和膝關節前後向的穩定性

  6. 如果膝蓋(或其他關節)出現了以下症狀都需要格外注意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喔1. 關節活動時發出「喀喀」聲響

  7. 2015年4月16日 · 膝蓋是人體最大的軟骨如果本身因大腿內外側肌肉力量不平衡或其他原因令膝蓋底的軟骨磨蝕以致膝蓋髕骨不對稱運動時磨擦增大便更痛。 使用護膝用品或運動貼布,有助固定膝蓋於中間位置,可減輕痛楚。 「有些足球員膝蓋內側韌帶受傷,佩戴附有鐵片或纖維硬膠的護膝套,有助加強固定膝蓋兩邊,避免左右搖擺。 」若曾經做手術或受傷者,膝蓋周邊韌帶及本體感覺可能變差,戴護具可減少扭傷機會。 3. 加強本體感覺防受傷. 若果腳踝曾經受傷,平衡力有機會變差,剛傷癒可能感微痛,可佩戴合適的腳踝護具 (ankle base)來承托,加強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