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15日 · 接下來就在 Gmail/ Google Chat 聊天室的整合畫面中,可以於右方開啟 Google 文件協作的畫面。. 一邊進行 Chat 的討論,一邊進行文件的多人同步編輯。. 05. 將小組需要的檔案,在統一清單管理. 所有 Google Chat 訊息中上傳到 Google 雲端硬碟的檔案、文件,都會統一保留 ...

  2. 2018年9月21日 · 我的方法是,利用之前提過的「 一看就能採取行動的檔案命名技巧:我的兩大檔名規則 」,不過我現在只採取第一種命名規則,就是 利用數字幫專案資料夾排序 。 常駐常用的資料夾都加上「1x」的編號,進行中專案的資料夾加上「2x」編號,完成中專案資料夾加上「3x」編號,準備中專案資料夾加上「4x」編號。 這樣根據「名稱」來排序資料夾,我就能快速打開需要的專案資料夾。 (如果資料夾更多後,還可搭配年份分類) 而專案資料夾裡,就有我前面建立的「專案目錄頁」,我就打開目錄頁去索引專案需要的檔案即可。 當然要整理得更複雜也可以,不過相對效益較低,維護成本與時間又高,所以最後我慢慢折衷為上述的方法。 三,自動索引.

  3. 2014年10月1日 · 說到 Google 表單功能,現在愈來愈多人知道可以利用他來製作免費的線上問卷調查,或是利用他來收集學校班級、公司團體裡的各種投票、意見、資料。 利用「 Google 表單」,任何人都可以不花一毛錢、不需要寫程式技巧、不需要自己架站,就可以自己完成例如訂便當網頁、線上報名系統,或是線上讓上百上千人一起回答的問卷統計。 而且最新版的 Google 表單還提供了漂漂亮亮的各種新版面,就算不滿意也能讓自己新增照片、影片、調整外觀,製作出實用又好看的問卷: 設計問卷調查快速免費,新版線上 Google form 表單教學. 不再只有醜醜範本! 如何幫 Google 表單美化背景外觀? Google 表單的基本功能很好上手,但是大家有沒有深入挖掘一下 Google 表單更多的潛力?

    • 范曉萱李泉1
    • 范曉萱李泉2
    • 范曉萱李泉3
    • 范曉萱李泉4
  4. 2016年5月26日 · 1. 讓資料來源「個人化」且「自動化」,開始長期累積. 首先,我會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資訊來源,並且讓這資訊管道自動化,每天把可能需要的資訊送到我的手上,而我可以在一個沒有額外干擾,統一簡潔的介面中處理分配這些資訊。 這裡最好的工具仍然是所謂的「 RSS 閱讀器 」。 我自己利用 Feedly 這個服務,收集研究主題相關的部落格與網站,當這些來源有新文章發表時,我就可以在自己的 Feedly 閱讀器統一瀏覽。 我每天早上會花大概 30 分鐘的時間做資訊的快速篩檢,如果一天內還有其他空檔,也會打開 Feedly 看看,累積各種以後可能會用到的資料。 我一向不喜歡把綜合性大媒體網站當作我的主要資訊來源,因為那等於是讓媒體決定我要看什麼。

  5. 2017年6月21日 · 「 樞紐分析表 」是 Excel 裡一個快速分析資料的實用功能,而且號稱高手都一定要會用,他的名字聽起來很厲害,其實操作起來「 很簡單 」。 因為「樞紐分析表」原本的目的就是要「化繁為簡」,解決大量龐雜的資料表格很難讀出重點的問題,幫你快速建立起「摘要」,簡單重新整理成有彈性的統計報表。 舉實際的例子來說明的話: 像是原本在試算表中建立一個花費帳目表,但是每一筆花費只是根據支出日期排列,就是一個流水帳,而裡面的支出人、消費類別、消費形式等等都是錯綜雜亂的,這樣的流水帳目,就可以利用「樞紐分析表」來快速建立一個「以支出人、支出類型重新分類」的試算表。

  6. 2020年3月29日 · 我用學生如何整理一整個學期的計畫為例。 要整理上課筆記、規劃課表、管理研究資料、準備考試,看看如果應用 Notion 功能,打造一個簡單、聚焦的專案計畫。 很多朋友會覺得, Notion 功能太多,但也有點複雜。 這則影片,我嘗試理出「一個明確的系統與邏輯」,從零開始,示範在 Notion 上如何展開一個專案,建立有條理地整理。 除了影片說明,還會提供你影片中模擬的 Notion 範本下載喔! Notion範本網址. 另外我當然也有製作過 Evernote 的學期計畫範本給大家下載: 用 Evernote 製作新學期課表、課業專案筆記本,教學範本下載. 這次的影片大約有 9 分鐘,其實,要把這麼多內容整理在 9 分鐘內,已經花了我許多時間濃縮! 雖然影片長,但也沒有不相關的廢話!

  7. 2017年3月7日 · 我們面臨著一個資料與資訊量都非常龐大的工作環境,面對爆炸的數位資料,應該如何整理才好呢? 幸運的是,我們也身處一個數位科技持續發展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裡,有更好的數位工具,可以幫助我們用「 不一樣的思維 」完成有效的 數位資料整理 。 這篇文章,我想從自己的經驗出發,提供五個整理思考角度和具體作法。 我自己的工作經驗是需要大量的文件整理、靈感整理、素材整理與經驗整理,所以下面的整理方法,也會和我的工作方式息息相關。 1. 一物沒有定位: 一個素材與想法,對我來說有可能用在 A 設計上,也有可能用到 B 文章中。 一份文件可以被 A 專案使用,也可能被 B 專案使用。 我的經驗是一個資料常常有很多用途,但是資料夾分類強迫資料只能出現在一個位置上,這就不太符合我的實際使用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