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蔣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 [註 1],谱名周泰,学名志清。浙江 奉化人 [8]:1461,中華民國政要、軍事指揮官。

  2. 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 [注 1],谱名周泰,学名志清。 浙江 奉化 人 [8] :1461 , 中华民国 政要、军事指挥官。 其历任 黄埔军校 校长 、 国民革命军 总司令 、 国民政府主席 、 行政院院长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委员长 [9] :456 、 中国 ...

  3. 2015年6月14日 · 據《 蔣介石傳 》作者嚴如平在浙江奉化實地考察並查閱有關史料,蔣家世清楚,曾有傳說蔣父是河南許昌縣衙師爺,蔣母先前嫁給許昌鄭氏, 蔣出生在許昌,原名「鄭三發子」 云云,不確 [8] :1461 。 蔣由母親王采玉撫育成人,事母頗孝 [8] :1461 。 1921年6月14日,王采玉去世,蔣回家奔喪,孫中山派 陳果夫 代表參加葬禮,孫親題「 蔣母之墓 」四字 [9] :460 。 墓碑兩旁刻著蔣自撰對聯:「禍及賢慈當日頑梗悔已晚;愧為逆子終身沉痛恨靡涯」 [9] :460 。 在蔣童年記憶中,孤兒寡母,孤苦伶仃,孤立無援;寡母是唯一可敬可信,其他人都不可信賴;正因為從小缺失對人基本信賴,養成蔣成年以後幽暗多疑之心理和性格 [23] :29 。

  4. 中正家族,又称氏家族,家族以“两”為核心,家族成员遍布世界各地,横跨党、政、军、商、学、演、藝各界,家族后代成员也多為混血。 以两蒋为轴心的“嫡系”,是近现代华人最大的家族政治力量 [1]。 護國戰爭反袁世凯、國民革命軍东征、国民革命军北伐统一中国南北、中国抗日战争 ...

    • 背景
    • 逝世
    • 消息發布
    • 追思
    • 移靈
    • 瞻仰遺容
    • 奉厝慈湖
    • 身後
    • 軼事

    1969年9月16日,一名中華民國陸軍軍官開會後下陽明山急馳,蔣車隊緊急剎車,導致蔣伉儷遭遇車禍均受傷;隔月健檢時發現蔣胸腔遭撞擊致心臟瓣膜受傷,健康狀況從此欠佳。 1972年3月,蔣因前列腺肥大做手術:465。據報章刊載:宋美齡曾提出要蔣到美國做手術,宋認為美國醫生醫術高明:465。蔣也認為美國醫生醫術比臺灣醫生高明,但認為美國有人要把他趕下臺、必要時可能暗殺他,因此不願去美國求醫:465。蔣經國從來服從蔣,也不同意宋之建議,認為寧可延聘美國名醫,也不能前往美國:465-466。最後,蔣在臺北榮民總醫院做手術,後轉為前列腺宿疾:466。從此,蔣健康一蹶不振:466。 1972年7月,蔣感染感冒:466。7月22日午後,引發肺炎,嗣經診治,「日就痊可」:128。8月6日,蔣移入榮民總醫院療養...

    1975年4月5日清明節,清晨蔣經國往臥室請安,蔣已起坐:144。於午後感腹部不適,情緒極度不安,小便量減少:755。晚上8時原已就寢,不意忽發生突發性心臟病,雖經急救,仍回天乏術,於晚上11時50分與世長辭:144,享壽88歲:772。宋美齡及蔣經國和蔣孝武、蔣孝勇等家屬隨侍在側:773。當晚,蔣經國同宋美齡商量治喪事宜。醫生急救無效後,發表公告:「總統 蔣公春間肺炎復發,經加診治,原已有進展,於今日上下午尚一再垂詢蔣院長今日工作情形,不幸於今日下午十時二十分發生突發性心臟病,經急救至午夜十一時五十分無效,遂告崩殂。醫師王師揆、熊丸、陳耀翰。」:145 蔣經國當晚日記載:“憶晨父親請安之時,父親已起身坐於輪椅。見兒至,父親面帶笑容,兒心甚安。因兒已久未見父親笑容矣。父親並問及清明節以及張伯...

    行政院新聞局發布新聞公報後,中廣隨即恢復播音於凌晨3時播出新聞快報率先報導蔣中正逝世。三家無線電視台部分,華視於早上6時晨間新聞中,由主播欒錦華率先報導相關訊息,中午開播的台視及中視則是在午間新聞頭條報導。

    1975年4月6日上午7時,中國國民黨召開臨時中央常務委員會議,研商國是及籌組治喪事宜,會議之初,全體起立為蔣默哀三分鐘,聽取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秦孝儀報告蔣逝世經過、中國國民黨秘書長張寶樹宣讀遺囑:145-146。蔣經國以從政黨員身分向中常會提出辭呈:「經國不孝,侍奉無狀,遂致 總裁心疾猝發,遽爾崩殂,五內摧裂,已不復能治理政事,伏懇中央委員會矜念此孤臣孽子之微衷,准予解除行政院院長一切職務,是所至禱。」:146經臨時常會討論一致決議後,蔣經國發表談話:「經國請辭行政院院長職務,頃經中央常務委員會責以『效死勿去』之義,敢不銜哀受命,墨絰從事,期勿負於全黨同志與全國軍民之督望。」:146-147上午11時,副總統嚴家淦依法繼任總統,在總統府宣誓就職,並發佈命令:「國家不幸,故總統 蔣公憂勤遽逝...

    1975年4月9日,蔣經國親自為其父穿衣服,按照鄉例,給其父穿上七條褲子、七件內衣:481,並著長袍馬褂、佩勳章:3。11時,全家大小跪祭,於政府治喪大員公祭後,即移靈至國父紀念館,路經天母、士林、圓山、中山北路、仁愛路,沿途民眾排列百萬人,處處路祭,人人哀號,哭泣跪拜:3。中午安置遺槨於國父紀念館大會堂:3。靈車於下午1時10分護送至國父紀念館,蔣生前之侍從人員恭舁靈柩進入靈堂;宋美齡、蔣經國、蔣緯國、蔣家親屬、嚴家淦暨中央大員恭護靈柩至靈堂,約10萬民眾集於紀念館四週:26。靈堂四週並竪88根白色臘爉,靈堂中央供奉蔣巨幅遺像與遺囑;靈襯奉安靈堂後,隨即啟蓋,蔣經國扶侍宋美齡登上禮台行三鞠躬禮,隨後嚴家淦率領全體官員致祭,並依序瞻仰遺容:29。 當天儀式全程依序由中視(台北榮民總醫院啟程)...

    4月10日上午7時起,民眾開始進入紀念館瞻仰遺容,第一天即有28萬人之眾:4。全國同胞及海外回國僑胞每日至靈前致敬者數十萬人:134。國父紀念館蔣靈堂於4月10日上午7時至4月14日午夜11時50分止,供民眾前往瞻仰遺容,據統計在此期間前往瞻仰之中外人士,多達250萬人;治喪委員會原定瞻仰時間為每日上午7時起至下午9時止,由於瞻仰人群越來越多,次日改為上午6時起至晚上12時止,4月12日起復改為24小時,每天排隊進入靈堂之行列長達數公里,蔣經國暨家屬晨昏前往靈堂致哀:31。

    蔣奉厝大典於4月16日舉行,中外人士2, 800餘人參加,上午8時正,宋美齡由蔣經國和蔣緯國扶侍,自靈堂東側步上禮台,蔣大殮奉厝大典即隆重開始;由嚴家淦主祭,全體治喪委員陪祭、于獻花、行禮後,由家屬于痛哭中將棺蓋妥,蓋棺後,中華民國國旗和中國國民黨黨旗莊嚴覆於靈柩上:75。4月16日上午,蔣經國陪侍宋美齡至國父紀念館,8時5分,蔣遺體舉行大殮,蔣家人環侍而哭,由蔣經國蓋棺:8。蔣大殮時,佩掛采玉大勳章、青天白日勳章及國光勳章:4。8時30分開始追思禮拜,周聯華牧師以「另一位見證人」為題證道,稱頌蔣是位信心的英雄,也是位見證人;因有堅強的信心,轉移了歷史,創造了時代:75。舉行追思禮拜,各國弔唁特使均參加:8,紛紛派代表團前來致祭:134。9時30分,在二十一響喪砲聲中啟靈,中央大員及外國特使...

    1976年,國府除了保持蔣出生日10月31日為「蔣公誕辰紀念日」外,另立4月5日為「蔣公逝世紀念日」,亦放假一日。1990年代末,台灣實施週休二日後,蔣公誕辰紀念日改為「只紀念不放假」的法定節日。2007年8月,當時執政之陳水扁政府以「去威權」為由正式廢除該等紀念日。2005年,國防部規劃將蔣家父子遺體一同遷葬至國軍示範公墓特勳區,但顧慮各界意見而尚未執行。

    現存於網路上、由行政院新聞局所製作的紀錄片「蔣公國喪實錄」,一開始片段中由華視新聞記者欒錦華播報的新聞片段為彩色,正因為作出電視台以黑白播放的決定,是在4月6日上午七時中國國民黨臨時中央常務會議所作出,而該節新聞正是4月6日上午六時、即作出決議前已經播放,故此並非黑白片段,而播報的欒錦華有肩纏黑紗以作哀悼。[來源請求] 4月15日下午,時任華視新聞部採訪組組長兼主播梁興國與製作人林麗玲前往慈湖場勘,為隔天奉厝大典直播做準備(華視負責慈湖奉安儀式直播,梁興國擔任主播);過程中,梁興國一時興起跳入慈湖水中游泳,半小時後被憲兵發現喝令上岸,華視高層得知後隨撤其採訪組組長及主播職。剛由台視新聞被高薪挖角到華視的梁興國,因此退出主播台。[來源請求]

  5. 中正日記 》 [1] 又稱《 蒋介石日记 》 [2] ,是 蔣中正 自1915年至1972年7月21日手部 肌肉萎縮症 不能執筆為止之私人 日記 ,共57年,是 中國歷史 上現存最完整、資料量最多的領導人日記。 其中1915年、1916年及1917年之日記於1918年底 福建 永泰縣 遭 北軍 襲擊逃難時失落,1915年日記僅存13天;蔣後來自撰《中華民國六年前事略》回憶1917年前個人歷史,亦被學者引用,但非日記。 1924年日記可能遺失於 黃埔軍校 時期。 台海兩岸 都有學者認為,此日記高度真實及有權威性,顛覆 中國國民黨 及 中國共產黨 過去官方論述。 蔣中正日記原本由其本人保管,蔣死後交 蔣經國 保管;蔣經國去世後,交 蔣孝勇 保管;蔣孝勇死後,交 蔣方智怡 保管。

  6.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 領導下的中國國民黨 右派黨員 聯同 上海 青帮 幫眾解除工人糾察隊武裝,後旋即大規模 逮捕 、 处决 中國共產黨 黨員和部分 国民党左派 ,并取締 蘇聯 顧問 [3] [4] [5] 。 經過. 清黨主力淞滬衛戍司令白崇禧. 北伐戰爭後期,國民黨內衝突不斷。 1927年3月6日命駐 贛州 新編第一師國民黨黨代表 倪弼 槍殺了江西省總工會副委員長、贛州總工會委員長 陳贊賢 [6] 。 3月21日, 上海總工會 發動 第三次工人暴動 ,組建 上海特別市臨時政府 。 3月26日到達上海,工人糾察隊在閘北槍決擁派。 [7] 3月28日, 蔡元培 在上海主持召開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會議, 吳稚暉 提出發動「護黨救國」運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