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高血壓被封為無形殺手」,大部分高血壓的人除非是血壓太高太低或升降太快否則是不會感覺到什麼不舒服但是無疑高血壓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原因。 如今許多高血壓的研究,都是要靠檢視「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關係來進行。 當人年紀越大,高血壓的可能性越大,前芝加哥榮民醫院心臟加護病房主任謝安民提到:「35-64 歲的北美居民 30 %都有高血壓,到 70 歲以上,可能性増加到 70%,不論收縮壓和舒張壓都會隨著年齡而升高。 「舒張壓在 60 歳左右就不再升高,有些反而還開始下降,但是收縮壓可以繼續增高到 70、80 歳,但反觀年輕人高血壓則以舒張壓高為主,或是兩個都高。 」謝安民提到。 血壓數值怎麼看? 代表什麼意義?

  3. 自由電子報. 更新於 2023年02月13日13:36 • 發布於 2023年02月12日23:34. 最新的研究指出脈壓比心縮壓心舒壓都更能預測病人心血管病的發病和死亡率脈壓高代表病人的血管硬化嚴重圖為情境照。 (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高血壓被封為無形殺手」,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原因。 到底心縮壓和心舒壓哪一個更重要呢? 心臓科醫師表示,標準答案是,都重要。 如果一定要選邊站,心縮壓可能重要些,尤其是50歳以上的人。 最新的研究更指出,脈壓比心縮壓、心舒壓都更能預測病人心血管病的發病和死亡率。 脈壓高代表病人的血管硬化嚴重。 什麼是心縮壓、心舒壓和脈壓?

  4. 上壓正常下壓偏高上下壓讀數相若一般是工作勞累壓力大運動量少血管阻力增加是早期高血壓隨著情況持續而不及時治療年紀大時情況會更為惡化此外肺功能不正常二氧化碳與氧氣交換不充分也會令下壓升高。 ~下壓均高上壓高代表血管阻塞下壓高代表血管硬化。 收縮性高血壓常發生於老年人,若能控制好上壓,下壓即會正常。 ~上壓高,下壓低:若兩個數值相差大, 多數屬於血管硬化。 ~上、下壓均低:若測量多次,上壓維持在90-100mmHg以下,下壓在50-60mmHg以下,可能是貧血、心臟機能缺損、心肌梗塞、肺栓塞等,應進一步檢查身體查找病因。 血壓左右手之差.

  5. 血壓是指心臟將血液打出時撞擊到血管壁所形成的壓力1天當中血壓會有高低起伏波動通常晚上入睡後血壓會下降至少10%。 研究也發現夜間血壓高跟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有很大關聯因此醫生會建議高血壓患者可做1次24小時動態血壓檢測測定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平均血壓值及變動的情形協助用藥更精準。 (圖片來源:pixabay) 方法是患者配戴可攜式血壓紀錄器,約每半小時會紀錄當下血壓,連續監測24小時,可以得知早、晚、尤其是睡著後的夜間血壓變化,提供醫師用藥建議和病情診斷。

  6. 高血壓是指動脈血壓持續升高。. 血壓可分為收縮壓高壓和舒張壓低壓)。. 近年美國及華人高血壓治療的研究發現血壓嚴格控制在130mmHg以下對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有明顯幫助因此台灣高血壓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在2022年將高血壓標準 ...

  7. 血壓形成取決於5個因素大血管彈性心臟收縮心衰竭)、血液本身貧血)、血液的粘稠度血脂偏高)、外部阻力動脈狹窄。 當血壓變的不穩或偏高或低時,將提醒我們要好好的從這幾點去仔細追蹤與探討。 二、血壓高低傳達的訊息. 收縮壓偏高,舒張壓正常: 表示大動脈的彈性降低,主要是因為人體老化的綠故,常見於長年者及更年期婦女。 收縮壓正常,舒張壓偏高: 倘若收縮壓正常,舒張壓偏高,甚至脈壓差很近,例如130/110mmHg,多半是工作勞累壓力大,活動偏少,交感神經活性增高,周圍血管阻力增高所致,是高血壓病的早期表現。 對單純舒張期高血壓仍不容忽視,因為隨著病程延長,單純舒張期高血壓可以轉變為經典性高血壓。 甚至向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發展。 如果不及時治療,隨著年齡老化,預後就較差。

  8. 台灣高血壓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決定在今年將高血壓標準下修至130/80mmHg希望提高民眾意識降低高血壓風險據最新調查台灣人45至64歲血壓異常高血壓前期及高血壓比例高達6成且超過半數並沒有明顯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