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21日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一直在本港抗疫戰擔當重要角色,據了解,學系三個傳染病專家辭職,料於下學年離任。 三人分別是現任系主任劉嘉珮、前系主任胡釗逸和助理教授黃世賢。

  2. 2020年8月8日 ·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多月,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一直感言,早前他有三名下屬離職,更有親建制派人士質疑他眾叛親離,他回應指門生眾多,有更好發展感到是榮譽,對質疑感到奇怪,又指文革式謾罵對社會無好處。

  3. 2020年12月14日 · 袁國勇一直在港大深圳醫院擔任臨牀微生物及感染控制科主管,近日被發現已經辭職。 他承認在9月時已辭去該職位,坦言「我年紀大喇,出年65歲,做唔到咁多嘢,今年喺香港都做到筋疲力盡,無辦法兼顧深圳嗰份工。

    • 疲於身兼數職 目前專注抗疫
    • 懶理無謂爭議 只與科學「較勁」
    • 政府反應遲緩 需要被推着走

    「不如你發郵件向我提問吧。我在電腦前工作,可以先回覆一些。」在婉拒採訪邀請的幾分鐘後,袁國勇教授還是決定以這種方式接受《香港01》的訪問。 這次特別的訪問持續了兩天,因為他只能在工作的空檔,「見縫插針」,用電郵回覆記者的提問,有時會在凌晨12時後發來,有時會顯示使用手機回覆—或許是在前往某處的車程當中,又或是臨睡前才有空查看郵件。 袁國勇每天6時起床,然後展開新一天的工作。常常出現於電視屏幕、傳媒報道中的他,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我真的是沒有時間,我現在要去病房看病人了,還要去實驗室……作為傳染病執業醫生和臨床科學家,現在真的有太多事要做。」儘管如此忙碌,他仍表示自己會盡量於24小時內回覆記者。 日前,袁國勇向傳媒承認,因需時留在香港,已於9月辭去了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臨牀微生物及感染控制科主管...

    在一些內地網絡平台中,他常被視作「黃絲專家」—因醫護主張封關而醞釀罷工之時,他曾出面解釋醫護並非怕死,而是恐怕醫療不堪重負;其後於《明報》發表並撤回的《大流行緣起武漢,十七年教訓盡忘》一文中,又因「中國人陋習劣根才是病毒之源」等語句而引發爭議。他事後公開表明,自己只是科學家,不了解、也無意捲入政治。這樣「被政治化」的事件卻不斷發生,如為支持可重用口罩、強制檢測、全民檢測,他被指摘為替政府背書,又曾因早前的一句「不會即時接種疫苗」被翻舊賬揶揄……對此,袁國勇在郵件中表示:「我沒時間去關心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我很快就退休了,這場與COVID-19(新冠病毒)的戰鬥,很可能是我繼1997年H5N1(H5N1禽流感)、2003年SARS(沙士),2009年H1N1(豬流感),2013年H7N9(H7N...

    電郵中,袁國勇數次提及,自己有時會使用一些「錯誤」或「情緒化」的用語,但在發現以後會立即向公眾道歉。然而,「不見棺材不落淚」、「疫情有如森林大火,唔係講玩」這樣的話,或許「情緒化」,但都是科學家在預見危機時的逆耳忠言,又冒犯了誰呢?答案不言而喻,是自以為是、反應遲鈍的香港政府。政府無能,卻要真正心繫香港的科學家來一次次道歉,不是很荒謬嗎? 袁國勇指出,他自2月起就向政府提出,須增加診所的病毒檢測量,然而,政府卻不為所動。而4月初,他已預見第三波疫情的到來將招致更多人死亡,故此才會在情急之下講出「不見棺材不落淚」,以提醒官員們汲取2003年SARS的教訓,不要以為香港比外國做得好。袁國勇早前還指出,政府在疫症出現之初是有前瞻性的,但之後就跟不上了。 袁國勇在2019年12月31日的非正式學術交...

  4. 2020年3月19日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同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師徒昨日(18日)在報章撰文,稱台灣為「中華民國」,又斥中國人的野味文化,不過二人先修訂後撤稿。. 袁國勇昨日接受內地傳媒專訪回應事件 ...

  5. 2023年12月7日 ·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7日)撰文,認為香港須保持「平時如戰時,戰時如平時」心態,未來應及早偵察,於新發傳染病萌芽之際、成疫之前,撲滅於源頭之處。. 文章指,無人能知大疫何時再臨,即使處於於非疫情,亦應外防輸入;而私營 ...

  6. 2018年12月9日 · 當年「香港醫學界之父」達安輝任港大血液科教授,但他教袁國勇的卻是傳染病,「嗰時美國係講緊癌症、心臟病、腦血管病,達教授話一定要教傳染病!」達安輝提醒袁國勇傳染病的重要性,20年後袁國勇成為沙士抗疫英雄,發現導致沙士的冠狀病毒。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