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土耳其、敘利亞、格魯吉亞、塞浦路斯、約旦、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阿連酋、巴林、阿富汗、阿曼、也門、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卡塔爾、阿塞拜疆、亞美尼亞

      • 西亞屬於哪個國家 西亞就是亞洲最西部的國家。 西亞地區有19個國家:土耳其、敘利亞、格魯吉亞、塞浦路斯、約旦、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阿連酋、巴林、阿富汗、阿曼、也門、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卡塔爾、阿塞拜疆、亞美尼亞
      www.yamab2b.com/why/7922633.html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4月20日 · 切換 經濟發展 子章節. 傳統農牧業. 西亞地區紛爭. 切換 西亞地區紛爭 子章節. 第四次中東戰爭 (1973年) 第二次阿富汗戰爭 (2001—2014年) 美伊戰爭 (2003年) 迦薩戰爭(2008—2009年) 國家列表. 切換 國家列表 子章節. 聯合國會員國. 聯合國觀察員國. 有限承認國家. 地區或海外領地. 聯合國緩衝區. 西亞各國各地區的國旗(旗幟) 宗教. 切換 宗教 子章節.

  3. 6 天前 · 西亞地區有19個國家:土耳其敘利亞格魯吉亞塞浦路斯約旦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阿連酋巴林阿富汗阿曼也門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卡塔爾阿塞拜疆亞美尼亞。 中西亞地區包括哪些地方. 中亞包括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等幾個國家。 西亞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敘利亞、約旦、以色列、巴勒斯坦、阿聯酋、卡塔爾、巴林、也門、阿曼等國家和地區。 主要分佈在阿拉伯半島一帶。 亞洲的東亞,南亞,東南亞,西亞各有哪些國家?

    • 地形
    • 氣候
    • 文化
    • 經濟發展
    • 西亞地區紛爭
    • 宗教
    • 難民問題

    高原

    主要是由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三大高原所構成。阿拉伯高原為古老陸塊,以元古代結晶岩為基礎,被古、中生代的沉積岩層所覆蓋,除少數例外,大部分地區的構造運動十分穩定,沉積地層基本上保持著近於水平的單斜構造,而未經歷較大的褶皺變動。

    河川

    底格里斯河在5000年前與幼發拉底河是兩條分開的河。直到約三、四千年前,由於從兩河流域帶來的泥沙不斷在河口的波斯灣沉積,填出土地來,最後使兩河下游在伊拉克南部匯合在一起。底格里斯稱阿拉伯河,長近200公里,河口寬約800米,上半段在伊拉克境內,下半段為伊拉克和伊朗界河。兩河中下遊河水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灌溉水源。

    西亞因「副熱帶高壓」籠罩,使周圍水氣不易進入,且高空下沉氣流造成增溫,故全年乾燥少雨,以熱帶沙漠氣候和草原氣候為主。而地中海沿岸則為夏乾冬雨的溫帶地中海氣候。阿拉伯半島地處热带地區,太陽辐射強烈,常年受熱带大陸氣團控制,高原半島周围又多是高大山地高原和炎热地區,很少受到海洋濕潤氣團的影響,所以這里的熱帶乾旱氣候具有極強烈的大陸性,酷熱乾燥少雨,是世界上最熱的地區之一。而伊朗高原基本上處在副熱带高氣壓带及東北信風带,地势较高,氣流多來自乾燥內陸,高原内部又呈盆地状,導致本區氣候具有突出特點:大陸性顯著,冬凉夏熱,年溫差大。

    服裝

    1. 傳統的伊斯蘭婦女: 蓋頭(Hijab):用一塊長方形或是對折過的方形布巾,以纏繞圍巾的模式,把頭包裹起來,或是用一種挖了洞類似套頭的單品,在傳統的伊斯蘭婦女身上都很常見,而顏色的選擇上應該樸素,穿戴蓋頭不等於保守,在古代時伊斯蘭教婦女被規定需要穿戴蓋頭,除了是穆斯林女性的一種精神象徵外,也藉由此制度規範著穆斯林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伊斯蘭教崇尚乾淨,所以為了保持身體乾淨,主張男纏頭女帶蓋頭。 長袍(Abaya):像長袍一樣的長袖寬鬆式的束腰連衣裙,從肩膀開始自然垂下蓋住除了臉、手和腳大部分身體的衣物,依各個地區的不同,顏色也略有差異,一般常見的是黑色、綠色和藍色。 面紗(Niqab):在比較保守的伊斯蘭國家,或是較為嚴謹的穆斯林,認為在人潮擁擠的公共場合裡,光是只穿戴無遮臉的蓋頭仍顯得暴露,所以用布遮住臉,感覺比較安全也比為了避免吸引異性注意。 1. 現代的伊斯蘭婦女: 社會風氣越來越開放,也出現不少時裝設計師,試圖在教條規範與時尚美學中找出平衡 現在的伊斯蘭婦女雖然不再強制穿戴蓋頭,但是蓋頭與她們還是有強烈的關係。穿戴蓋頭除了是一種身分認同外,更是一種文化認同。蓋頭在殖民後...

    社會

    1. 阿拉伯是個父權至上的社會,一種名為「監護權」的制度顯示阿拉伯女性不僅在社會上的地位低落,許多不平等的制度也瀰漫在家中,任何一位女性從出生到死亡做的重大決定,例如就醫、出國,都要取得家中男性監護權的同意。婚前的監護權在爸爸手上,婚後則在丈夫,如果丈夫死了,甚至要落在兒子手上;在繼承方面,女性繼承人所得之財產只有男性繼承者的一半;在司法方面,女人的作證效力只有男人作證效力的二分之一;在行動自由方面,女人受到許多不合理的限制,例如不可開車,不可獨自一人前往餐廳用餐,另外,單身婦女投宿旅館須事先知會當地警察局,旅館在接獲警局通知後才可同意其入住;在婚姻制度方面,沙國婦女根本沒有婚姻自主權,無法對自由戀愛有任何浪漫的憧憬與期待,婚姻只聽命於父母的安排,在當地很多家長都把女兒當作財產並把女兒出嫁視為商品交易或買賣。阿拉伯的男人可以同時擁有四位老婆,可以結婚的次數無限,需對所有妻子的待遇相同,只是名下不可以同時擁有超過四個以上的女人,否則即屬違法;休妻制度只要在兩位男性證人之前唸三次「我休了妳!」離婚即告生效。但穆罕默德要求信徒們要仁慈與公正地對待女性,可見沙國婦女地位低落的原因應與回教...

    飲食

    1. 伊斯蘭教:沙烏地阿拉伯人每日習慣兩餐,男女要分開吃飯,且不使用餐具,阿拉伯人用手抓飯的技術十分熟練,一是不怕燙,二是能用手指迅速地撕下一小塊肉條,手指不允許碰到嘴巴。他們因為信奉伊斯蘭教,禁止喝酒也禁吃豬肉,還有不吃外形醜陋不潔之物,也不吃已死的動物。早餐主要是“弗瓦勒”(一種高梁糊糊),晚餐為正餐,通常吃烙餅,食用時抹上奶油、蜂蜜等,這是沙特人最愛吃的主食。 另外,“泡漠”也是他們常吃的主食,將高梁面餅用手掰碎,澆上鮮牛奶或再加上奶油、糖,一起食用。高粱面是他們常用的糧食,肉一般都在節日、假日或宴請賓客時才會使用。而“羊眼”在沙烏地阿拉伯被視為非常珍貴的食品,為難得的一種珍品。 2. 猶太教:可以吃的動物,比如鳥類及哺乳動物,必須依猶太律法宰殺(禮定屠宰法)。 可以食用所有動物的血,但必須被排出體外才可吃。 即使是潔淨的動物,但某些部位能是不能吃的。例如:環繞維持生命的器官和肝臟的 脂肪(因為它在生化上的組成,和一般的脂肪是不一樣的)。肉類(鳥及哺乳動物的)不能和奶類一起食用。魚、蛋、水果、蔬菜和穀粒,可以和肉類(或奶類)一起吃(但有些比較嚴格的觀點認為魚不能和肉同時食用...

    傳統農牧業 西亞居民受氣候乾燥的限制,大多以游牧的生活為主。只有少數有水源灌溉的地區發展農業,主要農產品有穀類、棉花、椰棗等,灌溉方式可分為三種類型: (1)坎井灌溉:利用地下水道將地下水或山上融化的雪水引道綠洲灌溉,如伊朗高原。 (2)渠道灌溉:在大河流經的乾燥地區,利用渠道灌溉發展農業,如兩河流域。在地中海沿岸一帶,利用冬雨蓄水,以渠道灌溉,從事地中海型農業。 (3)地下水井灌溉:利用鑽井技術,開發深層地下水,在沙漠地區開墾新農地,形成「人工綠洲」,如阿拉伯高原。 石油 20世紀後,西亞發現大量石油,成為世界重要的石油輸出地。西亞石油蘊藏量占全球三分之二,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重要的產油國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西亞的產油國與世界其他產油國,共同組成石油...

    第一次中東戰爭

    1948 年 5 月 14 日午夜,最後一批英軍撒出巴勒斯坦地區後,流亡近一千八百年的猶太人回到巴勒斯坦立國。在以色列宣布建國隔天,受激怒的阿拉伯國家的領導人誓言發動「聖戰」。埃及、約旦、敘利亞、伊拉克及黎巴嫩聯合揮軍巴勒斯坦,凌晨出兵,揭開中東第一次戰爭的序幕。最後以色列在美國的援助下,擊退阿拉伯聯軍,簽訂停戰協定。

    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 年)

    1956 年 10 月 29 日,以、英、法三國為奪取蘇伊士運河進軍埃及,以色列首先向埃及發動攻擊,點燃第二次中東戰爭。 後英、法、以聯軍擊敗埃及,佔領蘇伊士運河,以佔領西奈半島,三國受各國強烈譴責,安理會要求立即停戰。美國也要求英法以三國停火;蘇聯更揚言,如果三國不停火,將強行介入。11 月 6 日,三國停火,第二次中東戰爭打了七日便落幕。

    第三次中東戰爭(1967 年)

    1964 年 5 月阿拉伯世界的國家決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導對抗以色列。戈蘭高地的敘軍首先發動攻擊,爆發衝突。開戰四天內,以色列便奪取了 81600 平方公里土地,比本身國土大四倍,耶路撒冷落入以色列手中,而且埃及、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蘇丹、摩洛哥、沙地阿拉伯、約旦、葉門、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及科威特聯軍接連潰敗。

    伊斯蘭教派

    1. 蘇非主義(白山派) 2. 什葉派伊斯瑪儀派 3. 什葉派宰德派 4. 什葉派十二伊瑪目派 5. 艾巴德派 6. 哈瓦利吉派 7. 遜尼派 8. 莫爾吉埃派 9. 遜尼派瓦哈比派

    基督宗教教派

    1. 東正教 2. 天主教 3. 新教 4. 亞美尼亞使徒教會

    其他

    1. 德鲁兹教 2. 巴比教 3. 拜星教

    敘利亞

    自從2011年3月敘利亞內戰的爆發,整個國家已經陷入9年多的戰火,現在因為伊斯蘭國分子的侵略,這場內戰情勢更形嚴峻。流離失所的民眾遍布周遭各國,已達23萬5000名,比去年總和21萬9000,還多目前世界兩大戰爭難民問題的地點分別是巴勒斯坦與敘利亞周遭的國家邊境,這些因為戰爭失去家園的人,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資料,敘利亞有超過 400萬人逃出家園,流離失所的人多半是婦女和孩童,目前鄰國都因這場戰事受到衝擊,主要前往的國家有以下列舉的這些,一百多萬人逃往黎巴嫩,84萬人翻越邊界進入土耳其,約旦也湧入60多萬難民,也有20多萬人逃往伊拉克,14萬人前往埃及,因為黎巴嫩地理位置最為靠近,所以成為敘利亞難民的第一考量。但由於敘利亞的內戰的持續,難民數字也不斷升高。不能逃往國外的,也只能在境內不斷遷徙,估計敘利亞約有 760萬人正四處逃命流浪尋找生機,因為這場內戰而被迫逃竄的人口超過 1,100萬人,這等於占了內戰爆發前的一半人口。目前根據聯合國估計有1,220萬人極需人道救援,但據多家機構透露,大量敘難民並沒有納入聯合國統計數字,實際難民人數可能超過。當中有 560萬名都是孩童。這一數字包...

    阿富汗

    自從2010年底爆發阿拉伯之春後,難民或是經濟移民的人口持續加,從中東、非洲和亞洲等地經地中海及巴爾幹半島進入歐盟國家尋求居留而產生的移民潮,其中大部分來自敘利亞、阿富汗和厄利垂亞。歐洲的難民危機已在歐洲引發嚴重社會及經濟的危機,不少國家及政治人物批評德國總理梅克爾的難民政策,認為這樣的政策實現了右派民粹主義的預言,而導致右派民粹主義的崛起。此外,南歐部分國家目前雖然已開放接收難民,但是只允許敘利亞籍的難民入境,許多阿富汗的難民早在馬其頓與希臘邊界被擋下,甚至被強制遣送回阿富汗;雖然有部分國家都已經開放難民入境,但是仍有許多的難民是無法入境的(例:因為國籍限制等等),有關阿富汗的難民問題,至今仍無出現能夠完全解決的方法。

    伊拉克

    在過去的30年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難民逃離伊拉克到世界各地定居,其原因包含兩伊戰爭(1980年至1988)及其期間的庫德族起義、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年)和波斯灣戰爭(1991年)、各國戰後對伊拉克的制裁、美國最終領導的武裝入侵、之後的佔領與近期的伊斯蘭國問題等西亞地區一連串的衝突,數百萬的伊拉克人民生活在不安的陰影之下,最終被迫逃離他們的家園。在2007年4月,估計世界各地的400多萬伊拉克難民,其中190萬在伊拉克,200萬在鄰近的中東國家,以及大約20萬在中東以外的國家。不同於其他難民,除了難民營之外,伊拉克難民會定居在其他國家的都市地區,例如美國洛杉磯或聖地牙哥。澳洲工黨移民事務發言人馬勒斯(Richard Marles)歡迎敘利亞和伊拉克難民逃離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另外伊拉克境內越來越多的省份和伊拉克的鄰國都開始拒絕接收逃離暴力的伊拉克難民,致使這些伊拉克人處於無處藏身的境地。國際移民組織表示,伊拉克目前正經歷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流離失所危機。阿富汗境內及境外估計共有四百多萬難民。國際移民組織表示,伊拉克境內有225萬多人無家可歸,在其它國...

  4. www.all-countries-of-the-world.com › tw › west-asia-countries西亞國家 – 世界所有國家

    從東地中海延伸到波斯灣西亞是許多國家的所在地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身份歷史和挑戰在這裡我們將列出每個西亞國家探討它們的主要事實歷史背景政治格局和文化貢獻。 1.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是阿拉伯半島最大的國家,以其廣闊的沙漠、豐富的石油儲量和伊斯蘭遺產而聞名。 作為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和兩個聖城麥加和麥地那的所在地,沙烏地阿拉伯對全世界穆斯林具有深遠的宗教意義。 關鍵事實: 首都: 利雅德. 人口: 超過3400萬. 官方語言: 阿拉伯語. 貨幣: 沙烏地裡亞爾 (SAR) 政府: 絕對君主制,由沙烏地阿拉伯家族統治. 著名地標: 麥加大清真寺、麥地那先知清真寺、利雅德王國中心塔. 經濟: 最大的石油出口國,高度依賴石油收入,持續的經濟多元化努力.

  5. www.wikiwand.com › zh-tw › 西亚西亞 - Wikiwand

    西亞或稱西南亞指亞洲的西南部和中東有很大部份的重合不過中東是一個定義不清的地緣政治區域包含了跨區域國家伊朗和非洲國家埃及而西亞則是純粹的地理學名詞表示亞洲的西南端人口3.3億人。 經緯度定位為東經74度56分到東經26度16分;北緯43度34分到北緯12度35分。 西亞大致相當於傳統所謂的「中東」或「近東」,後兩者都是以距歐洲的遠近來稱呼,而不是依在亞洲的所在地帶來稱呼。 在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和澳大利亞、印度等比中東位置更東的國家,較偏好使用「西亞」這一名詞,因為「中東」這個傳統的名詞會讓人有歐洲中心主義的感覺。 在文化和政治地理學裡,中東有時也包括北非的埃及和南亞西部的國家,特別是阿富汗、伊朗和巴基斯坦。

  6. 這是一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列表包括 49個聯合國會員國 、 5個未被普遍承認的國家 、 6個屬地 。 國家和地區 [ 編輯] 海外屬地或特區. 非 聯合國 成員. 備註: 1 中華民國 目前實際統治範圍包括 臺灣 、 澎湖 、 金門 、 馬祖 、 東沙群島 、 太平島 ,請參看 臺灣問題 與 臺海現狀 。 2 巴勒斯坦 由於 巴以衝突 ,至今為止沒有確定的邊界,其要求的根據1967年六日戰爭前的控制線,包括 約旦河西岸 及 加薩走廊 ,至今部分領土仍由以色列實際控制,包括 東耶路撒冷 。

  7. www.wikiwand.com › zh › 西亚西亚 - Wikiwand

    西亞,或稱西南亞,指亚洲的西南部,和中东有很大部份的重合。 不過中東是一个定義不清的地缘政治區域包含了跨区域國家伊朗和非洲國家埃及而西亞則是純粹的地理学名詞表示亞洲的西南端人口3.3億人。 经纬度定位为东经74度56分到东经26度16分;北纬43度34分到北纬12度35分。 西亞大致相當於傳統所謂的「中東」或「近東」,後兩者都是以距欧洲的遠近來稱呼,而不是依在亞洲的所在地帶來稱呼。 在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和澳大利亚、印度等比中東位置更東的國家,較偏好使用「西亞」這一名詞,因為「中東」這個傳統的名詞會讓人有歐洲中心主義的感覺。 在文化和政治地理學裡,中東有時也包括北非的埃及和南亞西部的國家,特別是阿富汗、伊朗和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