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使未婚及已婚男女認識未來健全的父母的職責,以建立和善的親子關係

      • 親職教育即指為人父母學習教養子女所需要的教育。 親職教育的目的是使未婚及已婚男女認識未來健全的父母的職責,以建立和善的親子關係。 內容包括:正確的親子關係、父母職責的認識、親子溝通的有效方法、了解兒童所面對的社會問題及解決之道、自我成長等。
      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親職教育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基本概念. 親職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 學校教育 社會教育 的基礎。 親職教育是 終身教育 ,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 (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親職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國小中學後親職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其教育目標應是:在孩子進入社會接受集體教育之前保證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為接受幼稚園、學校的教育打好基礎。 著名心理專家 郝濱 老師曾說過:“親職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 確實,親職教育是對人的一生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著一個人人生目標的實現。 親職教育其他觀點: 一、《 辭海 》: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在家裡對兒童和青少年進行的教育。 不同 社會有不同性質的親職教育。

  3. 親職教育方案若能著重於父母監督溝通與情感表達的技巧,以互動方式(例如角色扮演),提供父母演練這些技巧的機會,不僅能提升親職踐行的效益,更有助於子女的正向發展另為鼓勵家長參加,凡參與校方舉辦之親職教育活動,每次均可集點,期末再依點數讓家長兌換禮物或校方準備品(運動服餐具水壺),以鼓勵家長參與親職教育活動。 ( 三) 政府推動立法親職教育學分. 沒有人天生就會做好父母親的角色和工作,親職教育是需要透過學習的,仿效教師每年研習18小時,立法規定父母親每年研習進修時數,未達規定就給予輔導,輔導無效則罰則,達到規定者應予以獎勵。 總之,親職教育成功,不但是家庭受益、小孩受益,更是整個社會之福。

  4. 親職教育的意義與目的親職教育的基本假定是一般父母需要學習充實照料教育管教溝通與輔導方面的知能以協助子女健全的成長與發展國內外學者對親職教育的意義有許多的闡述茲列舉如下許多學者Schritz1988朱敬先1996張秀如1996黃德祥1997認為親職教育為提供父母有關子女發展及教養子女的知識協助父母更有效的瞭解並執行自己的職責以便扮演適當職分的教育歷程。 Good(1959)將親職教育列入成人教育的範圍;廖得雄(1988)將親職教育視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者交融的綜合教育,亦是學校與家庭,教師與父母溝通觀念,聯繫配合的重要橋樑。

  5. 親職教育即指為人父母學習教養子女所需要的教育親職教育的目的是使未婚及已婚男女認識未來健全的父母的職責以建立和善的親子關係內容包括正確的親子關係父母職責的認識親子溝通的有效方法了解兒童所面對的社會問題及解決之道自我

  6. 首頁 成果專區 教學及學習資源 親職教育. ::: 家庭教育成果專區. ::: 淺談新時代「巴比」角色. 更新日期:2021-11-16. 淺談新時代「巴比」角色. 【撰文】邱薏芸老師. 【適讀對象】社會大眾、專業人員學習. 父親的角色與樣貌因時代流動社會變遷父親獨一無二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重視父親角色對孩子成長十分重要沒有人可以替代因為父親有參與子女成長才有機會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 父親參與照顧及陪伴孩子是現今社會大眾所期待並樂見的,《富爸爸不如好爸爸》書籍作者心理醫師大衛·史都(David Stoop)表示「我們的父親,不論在成長過程中是出席、還是缺席,都在我們生命中扮演重大的角色。 」因此,需要重新思考在親子教育中父親的角色定位。 一、從社會變遷看現代父親的角色.

  7. 一、親職教育的源起. 在不同的文化中,大多數的地區已經讓父母有必須扮演好親職角色的概念了。 正式的親職教育方案在現今逐漸受到重視甚至取代非正式社會化的過程有關親職教育早期的家庭教育內容是以親子關係教育為主軸所發展而來的。 親質教育的備受重視是可想而知的,因為大部份的父母都謹慎的想扮演好親職角色,所以他們會主動尋求指導。 特別是社會價值變遷快速、必須面臨許多挑戰的時代下,需要重新審視父母效能,改變與自己原生家庭父母的角色扮演。 Harmin和Brim(1980)提出幾點促進現今親職教育的原因:家庭核心化過程、社區的瓦解、角色專業分工分化、家庭成員工作或代間的分離、勞動力的增加….傳統父母角色的扮演已經無法滿足現今家庭的需求,無法在傳統結構中獲利。

  8. 1.陪伴體恤與溝通分享 :家長生病時能陪伴及照顧幫忙家長分擔家務工作站在家長立場為他們著想體恤家長對自己教導的用心主動與家長溝通自己的想法及感受分享生活點滴及學習新知等。 2.情感支持 :悅親心、滿足家長的情感需求、隨時關心家長的心情感受、感謝家長、讚美家長、給予家長正向情感回應等。 3.獨立自制 :養成良好習慣、保持端正品德、行為表現合宜有禮、克制自己的衝動情緒、愛護自己的身體、注意自身安全、學習與人和諧相處、友愛兄弟姊妹、謀求自我充分發展、照顧自己不讓家長擔心等。 4.傳訊安心 :出辭入告、使家長無憂、告知家長自己外出的行蹤及活動內容、讓家長了解自己的交友狀況、讓家長了解自己的生活情況、與家長保持聯繫使其安心等。 子職實踐─從生命發想,從生活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