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 谭平山 (1886年9月28日—1956年4月2日),原名 谭鸣谦 ,又名 谭彦祥 , 字 诚斋 ,别 号 聘三 ,男, 汉族 , 广东 高明 人, 中国共产党 和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主要创始人之兼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

  2.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委員. 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副主席. 譚平山 (1886年9月28日—1956年4月2日),原名 譚鳴謙 ,又名 譚彥祥 , 字 誠齋 ,別 號 聘三 ,男, 漢族 , 廣東 高明 人, 中國共產黨 和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主要創始人之 ...

  3. 谭平山是中国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早期知识分子之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期间著名政治活动家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广东党组织的主要创建者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中文名. 谭平山. 别 名. 谭鸣谦、谭彦祥.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广东高明县 [2] 出生日期. 1886年9月28日 [1] 逝世日期. 1956年4月2日. 代表作品. 《谁是制造社会革命的工人》 字. 诚斋. 号. 聘三、诚齐. 目录. 1 人物简介. 2 重要事迹. 青少年时代. 组建中共广东党组织. 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参与平叛和东征. 孙文逝世后的反分裂工作. 出席共产国际会议.

  4. 谭平山 (1886年9月28日—1956年4月2日),原名 谭鸣谦 ,又名 谭彦祥 , 字 诚斋 ,别 号 聘三 ,男, 汉族 , 广东 高明 人, 中国共产党 和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主要创始人之兼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 生平 [ 编辑] 譚平山1886年出生于广东省高明县一个裁缝家庭。 1905年,考入 广州 两广优级师范学校。 毕业后到雷州中学任教并参加 同盟会 。 1917年,入 北京大学 哲学系学习,积极参加 五四运动 。 当时为抗议 二十一条 的学生先到 东交民巷 使馆区游行,后到许多政府要员居住的 新华门 静坐,随后部分学生涌进负责签约的交通部长 曹汝霖 位于 赵家楼 的私宅,并放火焚烧。 警方到场一共逮捕了三十二人,谭平山为其中之一。 1920年回广东创建共产主义小组。

  5. 譚平山 (1886年9月28日-1956年4月2日) [2] ,原名譚鳴謙,又名譚彥祥,字誠齋,號聘三、誠齊 [1] ,廣東 高明區 人,是有建樹、有影響的民主 革命家 。. 1921年加入 中國共產黨 。. 辛亥革命 時,他追隨 孫中山 加入 中國同盟會 , 五四運動 後,他在 陳獨秀 的 ...

  6. 簡介. 譚平山18861956),又名譚彥祥譚鳴謙譚聘三, 廣東 高明人。 1909年在兩廣優級師範 學校學習期間加入了 孫中山 領導的同盟會,開始投身於反對清政府的宣傳活動。 1910年,於兩廣優級師範學校畢業,到廣東 雷州 半島的雷州中學(前身為 雷陽書院 )擔任數學教員。 1912年1月, 中華民國 成立,譚平山在雷州被推選為 廣東省 臨時議會96個代議士之一,參加廣東省臨時議會的活動。 不久,譚平山擔任雷州中學校長。 1916年,調到陽江中學任教。 1917年,譚平山考入 北京 大學文科哲學系學習。 在北大期間,譚平山參加了 李大釗 等組織發起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 新聞學 研究會等組織。

  7. 譚平山1886年9月28日出生於廣東省高明縣明城新坊一個裁縫家庭1909年加入同盟會他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廣州共產黨組織的主要創建人之一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譚平山擔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兼組織部長他為幫助孫中山改造國民黨實現國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