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7日 · 我也回顧自己的日記兩年前的我曾覺得第二部的那8個故事只是有趣的日記範例。 但兩年後的我,卻看見那是本書最精華,最有厚度的部分。 希望你也能從《不成功,因為你太快》當中,找到自己慢下來的方法與勇氣,並且在人生重要的領域中,為自己留下 ...

  2. 2018年6月29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 ...

  3. 2017年8月30日 · 1. 每一個工作或生活任務,我都會以一則新筆記開始。 不是寫在行事曆或待辦清單,就是用一則空白新筆記開始(當然是用 Evernote )。 2. 在這則任務筆記中,我會開始記錄自己怎麼想、怎麼做,把大腦內的構思逐步記錄到筆記中。 3. 我會利用這則筆記直接規劃任務執行流程,而不是另外有一個待辦清單,所以筆記本身就記錄了任務過程。 4. 我會隨時遇到什麼問題、意外時,都在這則任務筆記上做記錄。 5. 任務完結後,我會在這則任務筆記中加入我的「 KPT反省 」,設想下一次可以怎麼做會更好。 因為我的筆記習慣像是上面這樣,所以其實我平常執行任務的構思、歷程與最後的檢討,就會在我的筆記中自然留下記錄,反而不需要特別的時間來寫日記做反省。

  4. 2018年1月25日 · 因為台灣的商管類、知識類電子書,擁有 ePub 版本的比例逐漸提高了,例如我的新書「 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 」就有 ePub 格式。 而這樣的文字可重排格式,除了手機上好閱讀外, 在「 Google Play 圖書」還可以畫螢光筆、做筆記,並且「匯出我的筆記與書摘」,在 Android 上具有朗讀功能 ,這些對學習來說大大加分。 對我來說,最關鍵的,就是可以「匯出一本書全部的書摘和筆記」,這樣我可以輕鬆再 整理到 Evernote 等處建立真正資料庫。 於是,我開始養成了在 Google Play 圖書上讀電子書的習慣,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分享我操作上的心得和方法。 1.購買與閱讀電子書. 「 Google Play 圖書」擁有 Android、 iOS App ,和網頁版。

  5. 2018年12月9日 · 「 養成好習慣 」對個人來說,是相對簡單又充滿效益的投資。 比起工作上許多真正困難的專案,養成好習慣要承擔的失敗風險很低,沒做到也頂多就是和原本一樣而已(雖然從整個人生來看:「和原本一樣」,才是最大的風險)。 但一個好習慣,帶來的往往不是一次性成果,而是人生某個功能的持久改變。 一旦習慣建立,就好像某個開關被打開了,某種世界觀被重新設定,於是之前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無法想像的視野,也會在新的好習慣中,隨之而生:「 養成習慣之後,為人生開啟新功能,才有更多應用 」。 練習養成好習慣,就是這麼值得去嘗試與投資的行動。 我在一年前,在電腦玩物說到今年的目標(2018年),就是實際去練習各式各樣的好習慣,一年之中,我也陸續把自己養成習慣的心路歷程與方法,分享到文章中:

  6. 2014年8月14日 · 對於大多數在真正專業需求線以下的使用者來說,其實 Google 試算表的圖表製作功能已經不輸 Excel, 甚至還有自己的一些獨特特色(例如發佈成互動網頁圖表)。. 今天這篇文章,我就用最簡單的範例,來說明如何在 Google 試算表裡製作出你想要的圖表,畫出你想 ...

  7. 2011年10月25日 · 作者: Esor Huang 10月 25, 2011. 上圖是我自己目前使用的稍後閱讀服務:「 Instapaper 」。 之前我曾經在「 在網路上沉迷於閱讀的一天,我對網路閱讀的心得與方法分享 」、「 6步驟解決累積了一週沒看的1000+ Google Reader 教學 」兩篇討論文章裡,都提到了「 稍後閱讀 」這個工具、觀念與方法對於數位資訊管理的重要性。 如果從字面上簡單去理解,那麼稍後閱讀就是說把目前看到的資訊運用某個方法先儲存起來,等到之後再去閱讀;會需要這麼做,有可能是當下的資訊太多,於是選擇把重點先存下來,或是把看不完的做個書籤,讓現在消化不了的東西,以後有時間時可以再反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