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2日 · 湯曉鷗教授是商界的傑出領袖,也是商業社會卓越人士,他在特首顧問團,在創新創業領域提供了寶貴的意見,他的早逝對香港是一大損失。 【解說】近日,“香港 全球人才高峰會”在港舉行。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致辭時特別邀請在場人士向已故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致敬這位湯曉鷗是誰? 為何值得香港特首特別致敬? 湯曉鷗和香港的淵源,要從1998年說起。 湯曉鷗在內地出生並完成大學教育,隨後赴美留學,在麻省理工獲得博士學位,於1998年到香港中文大學任教,由此開啟他AI領域的研究之路。 2001年,湯曉鷗創建香港中文大學多媒體實驗室,在人臉識別、底層視覺、深度學習等研究方向取得了多項開創性成果。 2014年,團隊研發出全球首個超過人眼識別能力的人臉識別算法,推動中國在相關領域躍居世界領先地位。

  2. 2024年5月7日 · 香港中通社圖片. 李家超說,身為科學家和人工智慧領域的先驅,湯教授香港最早推動研發成果商業化的少數人之一。 他的傑出成就包括創立香港中文大學的MMLab,以及創立香港第一家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本土獨角獸公司。 “ 湯教授商界傑出領袖,也是特首顧問團成員,在創新創業方面提出了寶貴意見,湯教授早逝香港的損失。 人工智能公司商湯科技創始人、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去年12月15日因病離世。 公開資料顯示,湯曉鷗1968年出生於遼寧鞍山,1996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後進入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任教;2001年創建商湯科技的前身“香港中文大學多媒體實驗室”;2014年成立商湯科技,以“堅持原創,讓人工智能引領人類進步”為公司使命,並致力培育香港科創發展生態圈。 (完) 【編輯:徐嘉儀】

  3. 2023年11月9日 · 香港新聞網11月9日電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9日表示今年首10個月共收到逾18萬份輸入人才計劃申請當中逾10萬已獲批。 其中高才通計劃收到約5.5萬宗申請,逾4.3萬宗已獲批。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李家超出席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立典禮致辭時表示,各項吸引人才的計劃反應理想,超出預期,今年以來已有7萬名人才已來港落地,遠超過每年3萬5千人來港的目標。 認為成績令人鼓舞,證明香港在吸引全球人才方面,具有高強的競爭力及吸引力。 李家超又說,新一份《施政報告》宣布擴大高才通合資格大學名單,並開放越南、尼泊爾及老撾人才來港就業;政府10月設立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目標是協助來港人才在香港長遠發展,並制定針對不同群組的招攬策略,引入更多有意來港發展的人才,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2月29日 · 夏寶龍結束7天訪港行程 李家超中央將會不斷地推出惠港政策. 分享到:. 2024-02-29 09:26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大 中 小 】. 【同期】香港特區行政長官 李家超. 港澳辦夏寶龍主任剛剛完成在香港考察調研一星期的工作,龍年剛開始夏主任就 ...

  6. 2021年11月16日 · 香港中通社11月15日電 新冠疫情期間崛起的香港外賣業,在食肆堂食市道恢復後受到衝擊。 一年間,龍頭平台員工多次因不滿減薪而談判、罷工,資方與勞方矛盾盡顯的背後暗湧著外賣市場的局限。 圖為香港旺角pandamart超巿當日暫停營業。 (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 攝) 日前,香港外賣平台Foodpanda約300名外賣員不滿資方削減訂單服務費,一連兩日發起罷工,致使部分區域送餐服務受阻。 期間甚至有未參與罷工的非華裔外賣員被打傷送院。 這已非員工首次提出訴求,早在今年7月就有外賣員代表與公司直接對話。 Foodpanda於2014年登陸香港,早年間平台擴張並不順利。 在大型寫字樓聚集的香港島,僅200間餐廳與之合作,新界更是“荒蕪”狀態。 新冠疫情下,香港外賣行業可謂“異軍突起”。

  7. 2022年4月13日 · 香港超市部分貨品加價逾四成 團體倡訂價錢牌指引. 分享到: 2022-08-22 21:52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大 中 小 】 相關新聞. 2023-04-18 香港生活必需品加價創新高 學者籲加強規管. 2023-02-14 創新高! 中國1月份新增居民存款超6萬億. 2022-08-31 【來論】李世榮:促加強規管超市價格. 2022-08-08 香港第二階段消費劵發放 飲食界整體生意上升. 2022-04-13 香港消委會:疫下超市漲價 大米升近一成.

  8. 2023年4月26日 · 香港中通社4月26日電 香港衞生署26日發表2020至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指出,香港超重和肥胖的普遍率從2014至15年度進行的人口健康調查的50%增至54.6%,這或與體能活動不足有關。 2020至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為第三次全港性人口健康調查,於2020年11月至去年2月期間進行,訪問超過1.6萬名15歲或以上的陸上非住院香港人口(即不包括公共機構或社團院舍的住院人士,以及水上居民)。 調查發現,超重佔22%、肥胖佔32.6%、高血壓佔29.5%、糖尿病佔8.5%、高膽固醇血症佔51.9%,這些慢性疾病在香港15至84歲人口中仍然普遍。 高鹽飲食和鉀攝取量不足等引致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因素亦十分常見,分別佔比83.9%和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