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364,548. 64 个回答. 按时间排序. 微雨千城. 文艺批评者.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一部关于现代社会边缘人的电影,它所释放的能量似乎是无穷无尽的,不是强烈的情感撞击所带来的情绪波动,也不是深刻的思想辩证所带来的理性思考,它只是默默地向世人展示着那个时代:那个嘈杂的时代,那个充满变动的时代,那个边缘性与隔膜性始终充斥于人际关系网络的时代。 贾樟柯 用摄影机记录时代,但并没有用感性的镜头美学去蓦画一切,相反,摄像机、人物甚至连语词都处于一个相对冷漠的位置上。 镜头所承担的功能与承载的意义并不只是向人物投去“刺眼”的光芒,它也在回望自身,时刻提醒着自己的存在意义,思考着在局外人遍存的社会如何成功并有效地包裹住时代洪流中那些琐碎的域内声音、思想烙印和片段性感受以及细腻、微妙的情绪体验。

  2. 贾樟柯1970年5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汾阳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片人,“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 1993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1997年执导的处女作《小武》获得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大奖及第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 2000年执导的《站台》获得第5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2006年执导的《三峡好人》获得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2013年凭借电影《天注定》获得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2015年凭借电影《山河故人》获得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2007年,获得达沃斯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称号。 2009年,获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军官级荣誉。 2010年,获多伦多电影资料馆新世纪十年最佳导演奖。

  3. 尤里卡. 喜欢文学与电影,关注微信公众号“尤里卡夫卡”吧。. 3 赞同. 2 收藏. 贾樟柯导演是我最喜欢的电影导演之一无论是早期充满怀旧情绪的故乡三部曲”,还是中期饱含底层意识的三峡好人》《天注定》,抑或是晚近两部指向宏大叙事与历史纵深的 ...

  4. KOALA. 156 人赞同了该回答. 贾樟柯拍电影喜欢从实感经验出发这在中国导演中还是比较特别的在这个大家热衷于造梦的银幕时代突然看到了向自己的实感经验和生活世界敞开的电影看到了不愿和脚下的土地割断联系的态度我们当然会觉得贾樟柯很特别很棒。 他说过:“很多人在逃避自己来的一个路,来的一个方向,尽量地割断自己跟过去的联系,我自己就不喜欢这样。 我喜欢用一个词,我真的是有'农业背景'的一个导演,我相信很多艺术家其实都有这个背景,而且整个中国有一个巨大的农业背景,为什么我们要抛弃这个东西? 所以我自己有一个信条,就是不愿意隔断自己跟土地的联系。

  5. 26. 被浏览. 12,427. 13 个回答. 默认排序. 苏木. Fashion&Brand. 4 人赞同了该回答. 二十年来,“科长”的电影变了,越来越国际,越来越抽象,可再也没有像小武、 崔明亮 那样土生土长、和你我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物。 此次上映的《 时间去哪儿了 》就像是金砖五国宣传片+时间命题作文。 历来集锦式、同题式的电影,成功者希。 从题材上说,类似的梗在《十分钟年华老去》里就被玩差不多了,到现在也没人敢拍 戈达尔 那样只关注自我和历史的真正作者短片。 总体来说,俄罗斯的《呼吸》值得一看,只是有点意犹未尽。 其他的从立意、手法到执行都平平无奇。 有头无尾、有表无里。 和《十分钟年华老去》相比较,无论在想象力的丰富度,抑或意蕴的深度,都很贫瘠。

  6. 小武. 82% 知友推荐. · 349 人评价. 中国香港,中国大陆 / 剧情 / 1998-02-18 柏林电影节 / 108 分. 小武是贾樟柯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叙述了中国中部某小县城一个叫梁小武的小偷的故事是否可以算是一流的现实主义电影该如何评价 [图片] 显示全部 . 关注者. 24. 被浏览. 16,879. 10 个回答. 默认排序. 三音大侠. 一个好人. 9 人赞同了该回答. 贾樟柯导演的成名作《小武》,他那么卑劣又如此纯情. 贾樟柯 的电影《小武》,原本有另一个超长的名字《靳小勇的哥们儿、胡海梅的膀家、梁长有的儿子:小武》,不过发行的时候因为各方面权衡,简化成了《小武》。 宁浩说人的感情像一张桌子,亲情、友情、爱情是支撑这张桌子最坚实桌腿。

  7. 用一种最为贾樟柯的方式来书写乡村文学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农村的那些心怀文学梦却在文学之路上受尽坎坷也难获成功的人来证明这才是真正的贾樟柯电影。 或许他们并没有像片中的这些时代的骄子那样成功,但是他们的心中依旧是有着这片乡土情,依旧是怀着一种文学梦。 他们是广大农村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没有光环加身,没有俯视的地位,更别说是具有着全国的影响力等等。 他们看到的乡村或许才真正叫做文学。 然而贾樟柯并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自己所熟悉的人身上,而是用名人背书的方式,试图引导观众来接受这种自己所厌恶的价值观。 余华,马峰,贾平凹, 梁鸿 真的能代表乡村文学吗? 这个答案没法肯定,但很是值得商榷。 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我们需要怎样来看待乡村文学,这是首要问题,但是本片中却没法通过这几个名人给出准确的答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