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人行淨回籠. 人民銀行今日開展100億人民幣回購操作,但今日有2000億元回購到期,即淨回籠1900億元。 雖然,單日淨回籠不代表貨幣政策趨緊,但大額淨回籠難免打擊投資者對稍為放鬆貨幣政策的憧憬。 另外,有市場解釋跌市是因為官方PMI數據差,但A股沒有跌,反是低開高走。 2.擔心監管重燃. 在沈寂一段時間後,市場對監管憂慮再升溫。 今次主角是部份券商,及內地網上醫療股。 富途 (NASDAQ:FUTU)在美國上市股價不時裂口插水。 國家衛健委發布《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徵求意見稿)》,對醫療機構監管、人員監管、業務監管、質量安全監管、監管責任等方面列出了細緻的規定。 平安好醫生 (SEHK:1833)等股價持續受壓。 3.美國收水 港科技股跌定先.

  2. 2022年9月14日 · 大銀行力保樓按佔有率. 但拆息上升的影響不僅限於同業拆借市場,還會波及樓按市場。 7月一個月港元拆息升穿 1.2厘,導致H按實際按息觸及2.5厘封頂水平。 幾乎所有銀行均調升H按封頂息率。 調整後,滙豐、恒生、渣打、中銀、東亞的H按封頂息率為2.75厘,相信是市場上最低的封頂息率;大新H按封頂息率上調至2.85厘。 基本上,大型銀行提供的H按封頂息率一致,可以維持現有的市場佔有率。 相反,像大新封頂息率稍高,代表在拆息上升過程中競爭力不夠,可以視為輸家。 總括而言,最後僅得滙控旗下的滙豐在拆息上升過程中,不論同業拆借及樓按業務均能受惠。 作者:Steven Cheung. 更多內容: 美股再殺跌 買三隻港股享高息. 高息物流股孖寶:其中一隻股息率逾9厘. 高增長體育用品美股. 分享給你的朋友

  3. 2021年1月6日 · 第一條紅線針對開發商,任何銀行放出去的地產開發貸款不能超過總額的15-40%。 第二條紅線針對個人,任何銀行放出去的住房按揭貸款不能超過總額的10-32.5%。 資料來源:華泰金融. 上圖是機構整理的兩條紅線政策對銀行的具體影響。 黑色部分是未踩線、無影響;紅色部分是踩線,但整個看下來超標程度不大。 整個原文比較長,我貼在最後給大家看. 根據上面的,把一二檔整理一下就可以看到超標的只有這些: 由上表可以看出, 建設銀行和郵儲銀行都是在個人按揭貸款上超出了一個多點,平安銀行則是在房地產貸款上超出了1.8%,在兩年時間裡化解掉不是難事。

  4. 2023年6月29日 · 恒指於6月19至26日錄得五連跌,累跌近1,250點 (20,040 → 18,794點) 後,過去兩日 (6月27及28日) 則見連升,有望擺脫之前跌勢。. 現時值得從技術走勢及基本因素作考量,分析後市是否真的可感樂觀。. 留意6月21和23日之間見下跌裂口,頂部為19,174點,高於恒指昨收 ...

  5. 2023年8月17日 · 拆解騰訊業績好壞. 上周五 (8月11日) 至今港股已見四連跌,兩個心理關口19,000和18,500點相繼失守,昨日 (8月16日) 收報18,329點,暫為今年第三低收市位,較6月1日最低收報18,216點,相距僅約110點。. 參考最近四個交易日恆指相對下跌173、301、192和251點,均遠多於110 ...

  6. 2020年8月4日 · 新一份管制計劃協議將在2033年底期滿,中電將可在未來十三年繼續透過資產投資來推動准許回報增長,分部前景確定性高。 中國業務表現持平. 中國內地業務在上半年貢獻中電約20%營運盈利,盈利增幅為6.7%,與去年同期增速相若。 集團指出新冠疫情中經濟活動降溫,用電需求減少為中國內地業務帶來不利影響。 不過,隨著疫情緩和,第二季度表現已逐漸改善。 期內再生能源業務中,去年6月才投產的風場帶來貢獻,而燃煤發電資產的表現受惠於煤價下跌而改善。 中國內地市場是近年中電積極投資的增長市場之一,展望中長線,集團仍有計劃在中國擴大可再生能源業務,分部的穩定增長有望延續。 澳洲業務表現反彈.

  7. 2020年1月2日 · 回顧2019年,恆指累升9.07% (25,845 → 28,189點),升幅不足一成,相信不少投資者會認為這是表現欠佳的一年,但回顧過去十年 (2010至2019年),表現已是第三高,只是遜於2017的35.99%和2011年的22.91%,而其餘七年表現則介乎-19.97%至2.87%;十年的年均升幅只有2.57% (21,8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