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5日 · 發布時間: 2024/04/15 13:30. 分享:. 儲蓄8成收入 慳錢慳到財富自由 他卻笑自己太極端 重來他會這樣做. 通往財務自由的道路不盡相同,Grant Sabatier則是選擇成為 「超級儲蓄者」 的那一個。. 他將80%的收入儲蓄下來用於投資,在30歲之際終於實現了財富自由——但 ...

  2. 2019年7月17日 · 年紀大,最重要有個經濟上安寧的心。 揸住現金300萬vs一生一世月月有17,400元,我選了後者,因我要終身保障(無人可以承諾你,包括兒女! ),我成功了。 3.跌市入貨之選. 跌市或股市大調整時,若以下股票跌多過52周最高價位兩成,即可放心入貨:中電(00002)、煤氣(00003)、新地(00016)、新世界發展(00017)、港鐵(00066)、港交所(00388)、領展(00823)。 曾智華投資股票的法則為「買精不買多、買中不會放! 」,並表示「只長揸上述股票享受有升有息,因為優質投資品,無論是物業、股票、藝術品或美酒,隨着時間過去加上銀紙貶值,必會不停升值,這是鐵律! 備註:曾智華持有上述股票。 欄名 : 收息之選. 相關文章.

  3. 2023年12月30日 · Perkins在華爾街底層掙扎時,他的朋友卻依然辭職借貸環遊世界——這成了朋友一生的財富。 而當Perkins數年後想要效仿時,卻發現太多現實因素使得他再也無法實現這個願望。 健康、時間、金錢是獲得人生幸福感的三大要素。 步入暮年,即便金錢數字依然在增長,但健康與時間不再,即便是有錢,某些體驗卻再也買不到了。 多少富豪在暮年一擲千金只為了晚幾天拔管——但這樣真的值得嗎? 未清零的財產,都是你浪費的生命活力. 有人會說,那為什麼一定要清零財產,才算是好好享受到人生? 「一寸光陰一寸金」,這是很樸素的道理。 現代社會工作的本質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在用時間換取金錢,但Perkins則更加直接,他表示,工作就是在用生命活力交換金錢。

  4. 2024年4月22日 · 77歲的億萬富豪投資家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在1985年聯合創辦私募股權公司黑石集團(Blackstone),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超過1萬億美元資產。 他本人在福布斯2024全球億萬富豪榜上排名第34位,淨資產約為388億美元(約3,026.4億港元)。 最近他在與福布斯的專訪中分享了自己的投資智慧。 問︰作為投資者,你認為最重要的指標是什麼? 你最關注哪些宏觀或微觀因素? 蘇世民︰ 你必須了解你所投資的宏觀環境,這有助於控制定價以及你對投資在微觀層面上表現的預期。 首先,我們要看這家公司成功的整體驅動力是什麼? 我們尋找所謂的良好社區,即看起來像是能為該行業和該公司帶來成長的地方。 希望它不會特別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

  5. 2023年10月5日 · 發布時間: 2023/10/05 20:06. 最後更新: 2023/10/05 20:14. 分享:. 我們都知道投資要保持耐性、長期持有才有機會致富,但很少有人能夠像Stewart Horejsi這樣,靠一隻股票43年暴升近2000倍,身家大漲至逾200億元,還登上了福布斯美國富豪榜。. 答案顯而易見,Stewart Horejsi ...

  6. 2024年2月13日 · Sethi表示,真正的財富是日積月累而得來,總需要一段長時間來持續創造,過程可能很無聊,卻值得去做。 CNBC綜合理財專家見解,歸納出以下「細水長流」的財富增值策略,助「月光族」無痛脫離財務困境。 1. 善用「利疊利」複息效應. 這裡所指的「利疊利」不是借錢方面,而是投資角度。 相信每個打工仔都想擁有自己的一桶金,但單憑儲蓄往往追不上通脹速度。 但只要借助複息效應(Compound interest effect)的力量,就可以「錢搵錢」,讓你所投資的金錢為你工作。 俗稱「利疊利」的複息效應,是把上一期的投資本金和利息,一併存入下一期的新帳單當中,經過長時間堆疊後,你的初始投資不僅可以賺取以本金計算的回報,還可以賺取累積的利息回報,從而產生指數級增長。

  7. 2021年11月25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1/11/25 19:27. 最後更新: 2021/11/26 10:54. 分享: 若給你選,呂爵安和鋒澤的〈年輕有為〉還是〈一表人才〉? 很難,只因這一曲兩詞(國粵)互為表裏,詞人黃偉文無非想提大家,要應有「跌倒了要站起來」的風流。 同樣瑞士Breitling在此際推出Super Avi系列,目的鼓勵我們為夢想再飛多幾里。 讓青春變成脫韁野馬才不枉少年,若不,飛機怎能天馬橫空飛行,人類何以從中感受所帶來的快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