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10日 · 作者: Esor Huang 5月 10, 2017. 「為某件事設定了一個時間提醒,結果等到提醒出現時,卻常常忽略它、延後它,這時候怎麼辦呢? 」這是很多讀者寫信來跟我討論的問題。 例如設定一個早起的提醒,鬧鐘響起,卻反悔了自己之前早起的決定,而選擇不斷延後提醒。 又或是設定了一個讀書計畫的提醒,但時間到了,自己正熱衷於前一個尚未結束的電視節目,於是選擇忽略這個讀書計畫的提醒。 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大多數提醒都沒辦法「當下發揮效用」,是不是乾脆不要做提醒好呢? 倒也不是,今天這篇文章,就從幾個我自己實際經歷過的案例,來分享怎麼設定有效的「時間提醒」的心得。 早起的提醒: 就從 早起 說起吧!

  2. 2018年3月6日 · 第一步:思考情境(Context)。 意思是思考你當下可以做什麼,例如你需要在電腦上處理某個工作,當下你沒有電腦,那麼這個當下所有要用電腦做的事,對你來說都不會是優先項目,因為你做不到。 第二步:思考時間。 意思是需要一小時做的事,不可能在十分鐘空檔完成,所以當遇到十分鐘空檔,那些超過時間預算的事情,在那當下都不會是重要的事。 第三步:思考資源。 意思是思考你 每個時段的精力、注意力 ,去做最適合這個時段生產力的事情,那些在你疲倦時無法專注做的事,就不會是那個當下的優先事項。 第四步:開始考慮重要性 。 GTD 的方法說,先從前面三步驟,排除那些根本還不能做的事情後,才真正需要考慮剩下事情的優先次序,而這時如何找出「第一要事」?

  3. 2018年2月5日 · 今天這篇文章,就讓我來整理幾種帶有特殊思考模型的工具與範本,有的會引導你做出年度計畫,有的會引導你整理一套新知識,重點都在於「有一種特殊的引導規則」,於是你可以循著步驟,更快理清、進入難題的核心。 1. 複雜系統: MetaMap 用系統思考法工具畫圖表:整理好複雜考試理論重點. 如果你要整理的是還一團混亂的知識體系,或者你想要釐清某個環環相扣的作業流程,那麼這時候「 系統思考法 」的「 DSRP 」模型,會比一般的心智圖、流程圖,更容易讓你畫出每個重點之間的層次與關係。 2. 年度計畫: Mandalachart 幫你列印一張紙本曼陀羅九宮格年度計劃表格.

  4. 2018年12月18日 · 時間管理最充滿幸福感的時刻,是那些我們充分作出了選擇的時刻,是那些我不受外在環境的限制,也不受自己內在負面情緒的控制,為我自己做出一個一個選擇,並且透過選擇讓自己改變與成長,這是時間管理最動人之處。 做出選擇,是時間管理的本質,其實也是許多事情的本質:「 主觀選擇,打破「我需要」的人生工作整理困局 」。 為什麼我花了許多時間制定的年度目標都無法達成? 時間管理並非是有一套固定系統,所以當我們做好計畫之後所有事情就會水到渠成。

  5. 2018年8月4日 · 《拆解問題的技術》新書製作心得:關鍵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者: Esor Huang 8月 04, 2018. 直接獲得答案,不是成長最快的方式。 面對問題,嘗試解決,即使失敗,反而可能獲得更關鍵的成長因子。 「問題」的出現,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開心的事情,但換個角度想,這雖是警訊,但也是「喜訊」。 因為我們不在意的事情不會構成問題,所以問題的出現處,正是我們有所期待之處,「問題」其實是在告訴我們:「嘿! 解決我,就是通往你的願景達成最快的捷徑。 我曾經在這篇文章「 「擁有熱情」不一定是尋找喜歡、興趣與好奇,而是刻意練習 」寫道:「當工作與生活中的「難題出現」時,就是我們去發展「長久熱情」的最好機會。 但是面對問題時,如何自己找到解決的方法? 如何能夠拆解出可執行的行動?

  6. 2017年6月25日 · 1. 雙倍的時間: 當我花了很多時間整理書櫃、整理出筆記,但未來真正需要裡面的筆記時,卻常常一樣要花很多時間找出來,這就是「 雙倍的時間花費 」。 我們為了以後可以找出東西而整理分類,可是當分類愈複雜,我們很有可能「忘記筆記寫在哪裡」,反而愈不容易找出東西。 (可延伸閱讀: [整理術-1] 爆量數位資料時代的五個整理術新思維 ) 當然,「近期」正在使用的筆記或許沒這個問題。 但仔細想想,如果是「一年前的筆記」呢? 「寫在之前另一本筆記本中的筆記」呢? 「寫在某本書裡某一頁的筆記」呢? 好不好找到?

  7. 2018年2月18日 · 我發現這個練習步驟,會讓「用說的寫文章」產出的內容品質更好,你也可以試試看。 小結: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要跟大家介紹的新習慣,就是嘗試在生活零碎時間裡,或是生活中那些你無法動手打字的情境中(但要安全的情境),練習用說的去思考問題、激發靈感,利用「 語音轉文字工具 」幫你用說的把文章寫出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