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10日 · 一,如何註冊 Webex 視訊會議帳號? 首先,誰需要 Cisco Webex 的帳號呢? 會議發起者: 需要註冊帳號。 會議參與者: 不一定需要帳號。 如果是個人使用者,要自己註冊一個「 Webex 」帳號,可以到「 Webex 網站 」註冊。 或者後面這是「 Webex 直接註冊的頁面 」(有中文版)。 註冊過程只有一個步驟,就是輸入「自己的電子郵件信箱」。 接著到郵件信箱中,收取「 Webex 」的註冊認證信,在這封信中有幾個重點: 獲得你的使用者名稱。 獲得「 Webex 網站網址」,以後妳可以用這個網址打開線上版的 Webex ,直接開啟視訊,或是做後台管理。

  2. 2020年3月16日 · 一,用一頁筆記,管理職場所有專案與雜事. 我會建立「一頁筆記( Page )」,就在這一頁筆記中,延伸多個層次,來管理所有職場上的事情。 為什麼所有職場上的事情,都從「一頁筆記」開始延伸管理,而不是一開始根據專案分成多頁筆記呢? 我的想法如下: 雖然職場上的專案、任務非常多, 但既然都是「同一個公司內」的工作,彼此也會有相關。 做為一個工作者來說,要安排的就是公司內「所有工作」的流程與時程, 所以應該統一管理,並且可以排程。 應該有一個自己在職場上的總目標 ,然後才延伸出各種專案、任務。 所以,我先在 Notion 建立一個[ New Page ],然後在這頁筆記中,把這個年度,職場上的 目標願景、關鍵成果 ,用簡單的筆記功能列舉出來。 二,不同類型專案,用不同資料庫管理.

  3. 2018年10月11日 · 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提出過一個非常知名的心理學現象:「我們很容易在不經意之間,使自己的預言成為現實。 」一些先入為主的判斷,無論他們正不正確,都會因為這樣認知而影響到我們的行為,於是最後這個本來是「預言」的判斷,就變成 ...

  4. 2014年8月14日 · 今天這篇文章,我就用最簡單的範例,來說明如何在 Google 試算表裡製作出你想要的圖表,畫出你想要的趨勢線,並且把圖表分享或轉存。 總整理: Google 試算表活用教學:你可能還不知道的10個技巧. 2015/2/15 新增: ChartBlocks 線上製作統計圖表,讓圖表不再千篇一律. 2015/12/1 新增 : 免費 Excel Google 試算表範本下載百種專業工作表格. 2015/12/25 新增: Google 試算表自製全自動多國語言翻譯機,範本下載. 2016/2/16 新增: 超簡單網頁表格製作! 免語法用 Google 試算表教學. 想要了解更多 Google Drive 雲端硬碟線上文書處理教學的朋友,可以參考電腦玩物之前寫過的幾篇文章:

    • 金宇彬1
    • 金宇彬2
    • 金宇彬3
    • 金宇彬4
    • 金宇彬5
  5. 2015年5月26日 · 我的第一個關鍵步驟是讓所有收集的資料集中在一個自己選擇的「知識庫」中,無論這些資料是哪一件工作要做的、無論是工作用或生活用資料、無論是單純的好文收集,或是任何覺得好像以後會有用的內容,他們都應該集中在一個可以統一搜尋的知識庫裡。 可以負擔這樣任務的知識庫,目前看起來就是類似 Evernote、 OneNote ,或是用 Google Drive 這類可搜尋內文的雲端硬碟來替代。 延伸閱讀: 兩張圖解釋 Evernote 的 完全記憶 與 專案管理筆記 方法. 為什麼需要一個「統一集中」的知識庫?

  6. 2017年7月9日 · 下面我要分享一個自己實作過的方法,簡單易用、清楚不混亂,就是利用「 Google 表單 」、「 Google 試算表 」,以及「 樞紐分析 」三大功能,輕鬆建立起最高效率的旅行記帳分帳流程。 0. 這樣旅行記帳為什麼不混亂又高效率? 這個方法的 優點 是: 不需叫朋友家人再裝其他 App. 記錄帳目時方便、快速、準確. 事後可以快速統計與拆帳. 事後方便調整與修正帳目資料. 資料匯出與修改都自由便利. 我根據自己實際帶家人旅行的經驗,設計了 : 「 出國旅行專用的 Google 問卷 」:這讓多人可以同步紀錄帳目。 「 事後拆帳專用的 Google 試算表 」:利用樞紐分析表把散亂的資料重新整理、製作圖表. 各位電腦玩物讀者可以參考我下面的教學解說,並複製我的範本去修改成自己的樣式。

  7. 2018年3月3日 · 我自製了不同版本的「未計畫時間表範本與範例」,也分享給想要試試看的朋友下載:「 未計畫時間表範本與範例( Evernote 版) 」、「 未計畫時間表範本與範例( Google 試算表版) 」、「 未計畫時間表範本與範例( Excel 版) 」。 下面我就用實際範例來示範一下填寫流程。 首先,先製作出一週的時間表,可以用一個小時當作間隔,也可以試試看半個小時,看你的工作需求。 第一階段:列出被佔用的時間. 首先考慮自己所有工作與生活的行程安排,把「一定會被佔用的時間」都填寫上去。 要注意這裡不是填寫不確定的計畫,而是 把已經確定會被佔用的時段填上,例如通勤、照顧孩子、會議行程、娛樂時間等等 。 但如果是自己可以彈性利用的時段,例如中午休息時、快下班前等等,我會當成自己可以利用的空檔先空下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