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剛獲政府委任為港交所董事會成員的健波稱,本港經濟未有復甦的原因眾多,但香港的獨特優勢並無改變,至少做好三件事,便有機會翻身。 首先力倡香港發展非美元國際金融中心,例如黃金交易、非美元貨幣交易貿易中心,以及碳排放交易中心等,雖然這些都需時投資,但將來肯定可發展成為大生意,替代美元業務萎縮。 其次是想辦法降低營商成本,重拾香港競爭力。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8月30日 · 陳健波接受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訪問時稱希望能重建香港這個金融中心」。 他說移民潮之下人們將生意搬到新加坡令香港的競爭力愈來愈弱因此要講好香港故事對外說香港在完善選舉制度後更穩定更適合做生意。 他說,如果別人信服的話,「相信那些人是會回來的」。 他表示要研究如何令人民幣業務做得更好以及與內地資格互認只要爭取獨有條件香港發揮背靠中國的優勢相信絕對可以追回以前失去的競爭力。 文體旅局改組 霍啟剛冀政府重新檢視政策需要 劉智鵬冀建立歷史教育平台 幼稚園至大學都有中史內容 香港要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 譚岳衡:發展要有規劃意識. 01 Video. 我主場. 38. 0. 14. 3.

  3. 2024年2月24日 · 剛獲政府委任為港交所董事會成員的陳健波稱本港經濟未有復甦的原因眾多但香港的獨特優勢並無改變至少做好三件事便有機會翻身首先力倡香港發展非美

  4. 2022年8月30日 ·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製作了一輯全新節目記錄新一屆立法會及各議員愛國者治港實踐下再出發的點滴呈現議會新氣象為香港再出發故事增添重要一筆節目透過紀錄片小專題及訪談形式攝製這90位立法會議員的工作日常透過採訪了解各人背景專業特點等期望與觀眾一同見證撥亂反正後的香港立法會新景象。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李博揚 校對:趙欣 監製:連振海.

  5. 2021年9月1日 · 立法會一題:「香港重新出發宣傳計劃. ******************. 以下是今日九月一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麥美娟議員的提問和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的答覆問題去年六月政府經公開招標向一家全球策略及傳訊顧問公司香港重新出發的主題批出一份公關服務合約該份合約為期一年而合約價值約為640萬美元最終付款額約為570萬美元)。 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甄選上述合約的承辦商時的考慮因素為何;在批出該合約前,有否考慮採用其他更節省公帑、又有利於改善本地經濟及就業狀況的方案,例如調派現有公務員或聘用本港公關公司負責有關工作;如有,詳情為何,以及最終沒有採納其他方案的原因;

  6. 內容簡介. 做了四任十五年立法會議員現更兼任行政會議成員的陳健波職場生涯滿五十年前期在恒生銀行擔任過低高管理層的工作他的所見所聞和做過的事從不同層面見證香港的變化或可視為由回歸前至今的中國香港人經歷陳健波的故事也是香港人的故事平凡中見不平凡說他平凡」,因其完全沒有背景一如你我出生於普通家庭。 於是他對一路走來的回望和分享,是「平凡人、普通百姓」心態的思想,特別容易引起共鳴。 陳健波自述想分享的是接受挑戰和掃除阻力的經驗。 他希望以真實的個人經歷,讓讀者對人生各種艱困懷自信;挑戰,經常會令你跳得更高。 本書下編是他從生活點滴得來的啟發,十多篇散文都是貼地的生活思考,冀激發大家對家庭、事業和人生永懷正向思維。 本書由陳健波口述,余非撰寫。

  7. 2021年8月18日 · 香港是亞洲地區內唯一一個具備三項重要特質的城市:連接中國內地及亞洲市場、提供完善可靠和便利的營商平台,及大都會生活模式。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承辦商已按照合約要求制定和提交傳訊策略、分階段實行的計劃與信息、市場推廣和廣告宣傳策略,以及廣告宣傳品。 承辦商亦已就宣傳信息進行測試,確認其有助改善受眾對香港的觀感。 經測試的核心信息是「香港是全球唯一一個城市,既提供安全及充滿活力的營商環境、又具備大都會的多姿多采生活模式,且能直通內地市場」,及四個副信息:「香港是一個安全及蓬勃發展中的市場,極具潛力」、「香港是開拓內地及亞洲市場的理想跳板」、「香港在創新、創意及企業精神上享負盛名」及「國際大都會和多元文化的特質令香港成為一個宜居城市」。

  8. 2022年8月9日 · 從實習生做到本地銀行高管擔任過外資保險公司香港區總裁投身政界擔任立法會議員更成為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主席……68歲的陳健波人生經歷可謂豐富多彩如今又迎來人生的新一次轉軌」,獲委任為新一屆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 他有怎樣的成長經歷? 在財委會如何與「反對派」鬥智鬥勇? 做行政會議成員要如何助力特首施政? 點新聞《香港機遇》欄目邀請到陳健波,與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一同傾談,講述他一路走來處處機遇的人生故事。 草根出身 一步步成為保險業巨頭. 陳健波幼年時家境困苦,一家人住在徙置區,母親為減低生活成本,曾將他留在出生地潮州生活,幾年後才返回香港。 提及這段經歷,陳健波用「不以為苦,反而覺得很有趣」形容。 因為窮,當時大家都會想怎樣改善生活,而讀書,是陳健波想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