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2日 · 陳建仁還回顧台灣社會發展歷程會發現二二八事件不僅是台灣歷史斑駁傷痕也是民眾刻骨銘心的傷痛。 別說「傷痛」與「更好、更團結」了,除了「國」定假日放假一天,台灣到底還有多少民眾理會二二八? 畢竟受這一「恐怖」之害的人,在最寬的理賠認定條件下,申請者不到一千人! 說起「白色恐怖」,不妨回頭看看再三年就屆百年的4月12日蔣介石「震驚中外」的「清黨」,從那天起,老蔣在上海大開殺戒,奠定其「威權統治」的基礎。 「清黨」不是清到黨外,是清除黨員在人間的存在。 「清黨」後,國共合作北閥中的共產黨員從六萬清剩一萬。 國民黨內左派黨員清掉一半,國民黨黨務系統大換血。 北伐前後各省建立的縣、鄉國民黨基層組織,「清黨後基本瓦解」。

  2. 2023年2月6日 · 蔡英文現在就是拜登政府的一個傀儡那個為保中研院50萬月薪終於同意以借調方式當院長的陳建仁院士」,是她這個傀儡的傀儡。 拜登在中美博弈中要蔡英文「抗中」,陳內閣新上任的國安局長蔡明彥上台就來個八大方針,主軸是「強化國安偵防機制,反制中共對台滲透」。 民進黨新上任的黨主席賴清德才從「抗中保台」改說「和平保台」,蔡明彥即擺出一副戒嚴時代蔣介石的架勢,難道是想繼老蔣的「國共內戰」後再挑起一場「民共內戰」。 不過話說回來,在中華民國未被推翻,台灣共和國還沒有出現之前,蔡明彥所屬的這個搞分裂國家的政黨與任何一個中國政權如果發生戰爭,都是「竊據」之戰,不是什麼「內戰」。 「竊據」之戰是一翻兩瞪眼的攤牌,但是「攤牌」怎麼也輪不到做為一張「牌」的蔡政府官員發言。

  3. 2023年1月30日 · 2023-01-30 12:30. 1月25日大年初四,《自由時報總編輯鄒景雯發了個獨家新聞證實陳建仁已經首肯接任新任閣揆」,聯合報說陳建仁接任閣揆的獨家晚了兩個星期兩個獨家間發生了什麼事大概只能問鄒景雯報道中蔡英文經過農曆年假期間慎重的思考與當面徵詢的陳建仁了。 重點當然不在陳建仁最後怎麼被蔡英文說(收? )服,而在蔡英文為什麼一定要陳建仁接閣揆,這就扯上那位自比「袁崇煥」而老神在在的蘇貞昌了。 蘇貞昌比「袁崇煥」,不倫不類,但蘇做這樣的比擬有其合理核心,不過意指蔡英文不繼續用他這位「袁崇煥」,清軍入關後,就會成為縊死煤山的「崇禎」皇帝。 無巧不巧,賴清德名字中也有個「清」字。

  4. 其他人也問了

    • 葉劉淑儀︰目前是一個難得機會
    • 反對派支持者有可能改撐建制
    • 陳克勤: 不認同建制派有優勢
    • 政府抗疫差 難鞏固基本盤
    • 何俊賢︰ 要識用政治權力迫政府聽意見
    • 不應輕易放棄宣傳機會
    • 如何吸納「淺黃」視乎建制派表現
    • 鄧家彪︰要有更宏觀更全面定位

    新民黨去年原定於立法會港島及新界東兩個選區,各派出一隊參選名單,其中黨主席葉劉淑儀在港島區角逐連任,而去年由自由黨投身新民黨的深水埗前區議員李梓敬,則接替該黨新界東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出選新界東。 立法會選舉因疫情延後,經歷連串政治風波,香港政局已起了翻天覆地的轉變。對此,葉劉淑儀認為是對建制陣營一個難得的機會。 葉劉淑儀解釋,《港區國安法》第六條列明,香港居民參選或就任公職時,須宣誓擁護《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區,特首林鄭月娥亦將就此進行本地立法,修訂《宣誓及聲明條例》等法例。到舉行選舉時,部分參選人可能會被取消參選資格。然而,葉劉淑儀認為「不能單靠法例去消除我們的對手」,因為選舉期間,反對派必定會推出一些有如「一張白紙」的新人或素人參加,選舉主任難以憑這些人過去的背景,去證明他們會否違反誓言。...

    葉劉淑儀估計,部分反對派及中間派的支持者,可能會轉而支持建制派:「這個可能性絕對有,不過不可能是流向太深紅、太深藍、太激進的建制派。」她分析,反對派與較激進的建制派理念南轅北轍,相信部分反對派支持者或會改為支持較中性、溫和、理性的建制派候選人,而新民黨一直都有這方面的支持者。 不過,葉劉淑儀認為要爭取選票,亦需要有一個長時間的過程。議會在這段沒有反對派的「空窗期」,對建制派陣營而言,雖然壓力是大了,但亦有更多空間︰「以前政府做不到事,條例通過不了,你就可以說因為泛民拉布反對,責任可以推到他們身上。但現在沒有泛民,政府提交了條例草案、開支建議,如我們甚麽都支持,就會被指是橡皮圖章。但如果我們學泛民拉布,令政府想做的事做不到,市民又會怪我們。」因此她認為,建制派應利用這個「窗口」,思考如何與政府...

    相對於走中間溫和路線的政團,被視為與政府關係密切,甚至被指為「保皇黨」的民建聯,副主席兼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則對未來不敢樂觀,亦不認為目前議會沒有了反對派,建制就有優勢。 陳克勤解釋,因為不想予人建制派就是與政府「同坐一條船」的感覺,他們更要發揮監督政府的作用,過往建制派議員不敢在會議上太多提問質詢政府,以免助長反對派拉布,但現時沒有了反對派,建制派就可以多些提問,惟準備功夫必定較以前多︰「有些議員私下說,覺得自己也要拉布一樣。」不過,陳克勤強調,並非因為議會沒有了反對派,他們就要去「補位」,而是要對政府「是其是、非其非」,迫使政府改善政策。 今年1月6日,逾50名涉嫌籌劃及參與去年反對派立法會初選人士,被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拘捕,當中包括反對派頭目及在是次初選當中勝出,計劃參加立法會換屆選舉的人士...

    陳克勤卻認為,即使沒有了反對派,建制派在選情上亦不會有很大優勢。自2014年「佔領中環」、直至前年修訂《逃犯條例》風波,社會對立、撕裂情況越來越嚴重,真正有「中間路線」理念的人並不多︰「如果這一刻還認為,可以去做一些事情,讓對家的支持者靠過來;又或者令自己可以吸引所謂的中間選民,我覺得不太現實。」陳克勤指出,2016年立法會選舉,中間派候選人得票並非太多,已說明「中間路線」目前在香港難以生存。反觀反對派,過往即使推出一些年輕一輩,甚至是素人的候選人都可以當選,故民建聯只會着重於鞏固原有支持者,在選舉部署上不會很進取。 然而,要鞏固「基本盤」亦非易事。陳克勤根據過往經驗分析,如社會大環境好,經濟、民生狀況沒有大問題,對建制派選情較有利。惟政府目前處理新冠肺炎疫情不力,香港經濟低迷、失業率高企,...

    反對派退出議會,建制派議員的表現就如在市民的放大鏡下呈現。過往屢爆金句,被稱為建制派「重炮手」的民建聯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對此別有一番體會。他形容在這個新局面之下,建制派是「摸着石頭過河」,惟部分建制派議員並未適應議會的轉變。 何俊賢舉例說,過往反對派審議政府撥款申請時,會濫用臨時動議拉布,以致部分建制派議員一見到臨時動議就認為需要反對。何俊賢認為,建制派議員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利用手中的「政治權力」去迫使政府聽取他們的意見,但並非要扮演反對派的角色。

    「我是為了民生批評政府,但對面(反對派)是借民生攻擊政府,一個是『為』字,一個是『借』字。」何俊賢重申,建制派即使提出臨時動議,甚至拉布和反對議案,都並非以影響政府運作為目的,而是希望政府推出政策時尊重少數聲音,不要想着數夠票、少數服從多數就算。他不排除在政治考量上,會有建制派議員刻意與政府保持距離。 議會沒有了反對派,建制派議員發言時間增加,何俊賢認為不應輕易放棄這個宣傳機會,像他代表漁農界,就要搶佔時機,令大家多一點認識這個界別:「你要為行業爭取權益,首先要市民了解到你存在的價值,要跟所有市民溝通,如果市民連你的名字都叫不出來,這是你做議員的責任。壓力在哪裏?叫不出你的名字就是壓力。」

    工聯會在2016年9月舉行的現屆立法會選舉,地方直選界別5個選區派出4隊參選,其中原為該會勞工界議員的鄧家彪出選新界東,但未能勝出。連同功能組別,工聯會在立法會的議席由上一屆的6席,減至現屆的4席。原本打算去年立法會選舉轉戰九龍東的鄧家彪,因為疫情令選舉工程暫時「止步」。在新形勢之下,他對重返議會是否更有信心﹖ 鄧家彪認為,反對派擁有慣性深厚,願意投票給他們的選民群組;現今市民生活差了,對政府不滿,怨氣少不免會投射在建制派身上,故此對選情不容盲目樂觀。

    反對派現時已陷入低谷,市民亦「政治疲勞」,鄧家彪認為當反對派支持者信念動搖時,始終要有信任的對象代表他們的利益。建制派能否吸納「淺黃」人士,要視乎建制派能否帶領香港的未來發展:「現在不再像以前,只要在政治鬥爭上立場站得穩,維繫到自己的群眾那麼簡單,你要有更宏觀、更全面的定位,要吸納淺黃支持者。」因此,他認為現在才是對建制派的真正考驗。 問他會否覺得,建制派議員目前在議會比較有優勢,更容易爭取表現?鄧家彪對此不太認同。他說,本來沒有反對派,建制派或可「大顯身手」,但由於受到疫情影響,議會運作亦有特殊安排,加上目前集中處理抗疫問題,故在議會可發揮的時間及空間其實不多。 至於未來對自己有甚麽要求?鄧家彪認為最重要的,是如何令工聯會長久以來的理念得以落實,包括設立失業援助、改善打工仔權益等各方面問題...

  5. 2020年11月9日 · 2020-11-09 01:01. 近年香港電台製作的節目屢受爭議,部分更被通訊事務管理局發出警告及嚴重警告。 要負最大責任? 今年8月卸任港台顧問委員會(顧委會)主席的陳建強坦言,廣播處長梁家榮作為港台總編輯,絕對責無旁貸。 陳建強提出四個可能性:「究竟管理層太忙,疏忽睇漏? 無能力看到? 還是(看到)不夠膽要求改正? 甚至故意(縱容)? 」他質疑港台出了事之後才將節目下架,為時太晚,「The Damage is Done」(損害已造成)。 他對於港台為此摧毀了數十年來建立的公信力和地位,感到可惜亦很無奈。 陳建強指出,2010年訂立的《香港電台約章》(《約章》)已寫得很清楚,關於港台的公共目的及使命,但廣播處長在推動港台落實《約章》方面,有嚴重落差。

  6. 2021年7月19日 · 陳建仁有公衞背景做過陳水扁政府的衞生署長目前身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又兼副院長政學兩棲頭銜擺出來嚇倒台灣一堆老百姓蔡英文可能因此委以防疫顧問由他扮演的角色產疫苖造勢開路5月高端疫苖臨床試驗還沒解盲陳建仁就公開說他與太太接受了臨床試驗向台灣人保證他們打完後沒有不適的感覺。 當時高端公司還沒有解盲,陳建仁怎麼就知道他與太太打的是臨床試驗中的疫苖? 果不其然,解盲後陳建仁在臉書上說他與太太打的都是安慰劑。 針對「國」產疫苖,陳建仁稱臨床試驗設計相當完善,執行嚴謹;說甚麼現在上市的新冠肺炎疫苖,也都還在三期臨床試驗階段,就得到緊急使用授權;他還不忘為「國」產疫苖的「免疫橋接」背書。

  7. 2020年8月24日 · 觀點. 鍾國斌忘了自己建制派? 文 : 陳凱文. 2020-08-24 17:57. 友人曾經問:為何老是撰寫批評建制派的文章?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非建制派近年來的言行雖然越來越出格,但是他們很清楚自己在野黨的政治定位,所有行動目標都很清晰,就是要奪取政權。 可是,建制派內有些人,要不是豬隊友幫倒忙,要不就是連自己的定位都不知道,明明已現行建制內的核心成員或得益者,但說話時又把自己打扮成「在野」一樣,着實讓人感到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