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日 · 形成雞眼的原因是因為腳底長期摩擦壓力負重而引起角質層增厚雞眼病灶特徵為何為什麼會形成雞眼與病毒疣有何區別一文看懂雞眼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雞眼是什麼成因與病灶特徵 雞眼Corns是常見於足部的皮膚良性病灶不具傳染性

  2. 2021年11月5日 · 雞眼跟病毒疣是不一樣的病. 曾奕騰指出雞眼和病毒疣最大的不同在於其形成的原因不是病毒感染而且不具有傳染性。 雞眼的根本成因,來自於發生部位反覆的受力、摩擦,人體的表皮因為反覆的刺激,增厚而形成一個向真皮層凸出的錐狀結構,如果厚皮形成一整片平鋪或向外凸的斑塊(非錐型向內凸出結構)則稱為胼胝(一般俗稱的厚繭)。...

    • 厚繭長久了就變雞眼
    • 病毒疣會有群聚效應
    • 該怎麼預防、治療雞眼/病毒疣?

    大家都知道皮膚承受壓力摩擦久了,就會產生繭,像是練吉他的人手指會長繭,常穿高跟鞋的人,腳底也容易長繭。其實繭就是皮膚組織在長期的摩擦下,外層的角質層像是結痂一樣變厚,而形成的一層硬皮,因為不是底下的真皮,所以即使把繭剪掉也不會痛。 繭通常會長在容易摩擦的地方,像是腳趾關節處,手指指節、手肘等地方。而雞眼,其實就是厚繭在更進一步摩擦變成的,一般人可能會很疑惑,「可是繭碰到不會痛、雞眼碰到卻會痛啊!」那是因為雞眼是更深層的繭,在長期的壓迫之下,已經破壞到皮膚的內層,當然一碰到就會痛。 所以仔細觀察雞眼,可以發現雞眼是有點半透明狀的,而且中間有一個「小白點」,是因為組織液已經滲入進去,看起來就像雞的眼睛,這也是雞眼名稱的由來。

    而病毒疣雖然長得跟雞眼很像,卻是HPV病毒(人類乳突病毒)感染造成的,所以並不限於摩擦多的地方才會有。有時候會在腳心、手掌等沒什麼摩擦的地方,看到類似雞眼的一粒,按壓下去也會痛,就很有可能是病毒疣。 既然病毒疣是病毒感染,為了對抗病毒,在感染的地方會出現新生微血管,如果發現了一粒突起,在還沒被亂剪掉之前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一粒是「好多小粒」合在一起,而且每一粒都會有小小的黑點,看起來灰灰、髒髒的。 而病毒疣是會傳染的,傳染性也很高,雖然有些人可以靠自身的免疫力「自癒」,但大部分的時候,狀況只會緩慢的惡化。就像是流感,有些人可以靠自己的免疫力好起來,但有些人可能會併發成肺炎,每個人的免疫力不同,所以如果發現病毒疣,建議還是及早就醫,免得一直傳染給別人。

    上面提到雞眼是因為壓力、摩擦而造成,所以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減輕壓力、避開摩擦」,比如常穿高跟鞋的人,建議可以在中午休息的時候脫掉鞋子,按摩、放鬆一下雙腳;如果是常走路或跑步的人,建議挑選合腳、不要太緊的鞋子,並配合氣墊鞋或是厚一點的襪子,增加緩衝的空間。 病毒疣則會建議在公共場所避免赤腳走路,或是一定要注意清潔,例如游泳池、溫泉浴池、公園等,也減少跟別人共用鞋子、毛巾等物品的機會,並增加自己的免疫力,少吃油炸食物,保持皮膚乾爽等。 至於治療的部分,建議都請皮膚科醫師做處理,因為第一,自行處置可能根本錯把雞眼當病毒疣、或是把病毒疣當雞眼,隨便剪掉,反而製造後續診斷、治療的困難,增加傳染的可能性;另外,也可能會傷害到旁邊的皮膚,反而製造容易感染的傷口。不過一般來說雞眼會使用水楊酸將厚厚的角質...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2年8月29日 · FB留言. udn討論區. 去年台灣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禁止各項水上活動今年終於解禁加上連日高溫海邊和泳池到處是滿滿的戲水人潮不過玩水也要注意衛生小心病毒疣上身痛到像穿著釘鞋進游泳池」。

  5. 2022年8月11日 ·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雞眼和病毒疣常被搞混兩者都是腳底皮膚出現的凸起腫塊。 雞眼的產生,是因為走路摩擦或是重力不平均,造成腳底表皮增厚成單獨一粒,常因走路壓迫而引起疼痛,但雞眼並不會傳染,如果沒有明顯疼痛感可以不用治療。...

  6. 2023年7月4日 · 規範. 發布. 穿鞋不當走路太多易產生老繭和雞眼.

  7. 2019年5月7日 · 病毒疣在外觀上容易與雞眼混淆所謂的雞眼是手腳皮膚摩擦後所產生的厚繭較常出現在皮膚容易摩擦到的部位然而病毒疣卻可能長在皮膚的任何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