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下載施政報告全文(PDF 版本). 段落. 前言 1-4. 挑戰和機遇 5-16. 貫徹「一國兩制」 維護國家安全 17-31. 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 17-20. 維護國家安全 21-26. 《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 22. 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立法 23.

  2. 我們會團結愛國愛港力量,把香港自由、開放和中外融合的實際情況、「一國兩制」成功實踐、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和整體機遇等,向香港內和國際社會積極宣講,把真實的香港故事向世界說好。 目錄. 上頁. 下頁.

  3. 保護香港生態系統 —— 按國家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15屆會議上推動通過的「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因應香港實際情況,更新並落實《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

  4. 我在本屆政府推動理財新哲學,以稅務寬減增加香港的經濟競爭力,並投放資源,利民紓困,培訓人才。 財政司司長在本屆政府的第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更多具長遠效益的政策措施,以及預留額外3,880億元以進一步投資未來和改善公共服務。 11. 有人又會問,政府更進取地投放公共資源改善民生,會否偏離量入為出、謹慎理財的原則,而走上福利主義社會的路。 我的答案是「不會」,香港擁有豐厚的財政儲備,政府有責任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為未來投資,為市民解困,讓社會各階層都能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 12. 法治是香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而司法獨立是彰顯法治的關鍵。 我再次重申,任何因不滿法庭的裁決而無理地攻擊司法制度和司法機關,干涉獨立司法權或出言侮辱法官的行為均不可取,是對香港司法制度和司法精神的損害。

  5. 政府繼續建設香港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措施包括: 擴展內地企業使用香港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 —— 推動將「港資港法」和「港資港仲裁」由深圳前海及內地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至適用於整個大灣區。 我們亦會爭取國有企業採用香港法律作為合同適用法律,並選擇香港爭議解決服務處理合同糾紛; 加強與內地建立對接 —— 與最高人民法院籌備於明年內建立恆常對接平台,推進大灣區司法和法律研究及實務工作,包括進一步優化跨境司法文書送達安排、研討企業破產程序相互協助安排和跨境爭議解決等因法制差異而引起的問題;及. 深化調解文化 —— 調解費用一般較開展訴訟程序低。 政府會強化調解體制,包括調解專業的認證和紀律事宜的制度、在政府合約中加入通用的調解條款和鼓勵私營機構採用類近條款。

  6. 落實「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 在香港投資於股票、基金、債券等資產(房地產除外)3,000萬元或以上的合資格投資者,可以透過計劃申請來港,以增強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金融及相關專業服務界別的發展優勢,細節今年內公布;及. 職專畢業生留港計劃 —— 為紓緩技術行業的人手短缺壓力,職業訓練局(職訓局)2024/25學年起入學的指定全日制高級文憑課程外地學生,畢業後可留港一年,尋找與其專業相關的工作。 此安排會試行兩年再作檢討。

  7. 就討論多年的大坑西邨重建計劃,行政會議近日已批准了由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平民公司)與市建局合作落實項目,先決條件是平民公司必須妥善安置原有租戶。 按平民公司與市建局的構思,重建後的大坑西邨項目可提供超過3 300個單位,較現時增加一倍多,當中包括1 300個供重置現有租戶的單位,以及2 000個由市建局發展的「港人首次置業」單位。 增建過渡性房屋. 88. 為紓緩未能「上樓」家庭的境況,本屆政府突破思維,推出過渡性房屋。 過渡性房屋需要民商官三方合作,負責籌備和營運的非政府機構提供適切居所的同時,亦引進鄰里互助、支援就業的措施,是建立社會資本的一個好例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