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1日 · 林逸婷醫師在急診室服務時間已10年,她觀察民眾與急診室最密切相關的險種分別為意外險與實支實付醫療險,意外險可作為民眾醫療保障的第一塊拼圖,若是後續的長期治療或是住院,就可以用醫療險來降低民眾的財務損失。. 「一般來說,急診患者最後需要 ...

  2. 2017年5月1日 · 1.掛號費收入2.醫療費用收入包含健保收入及病患自付收入3.藥事服務費收入包含藥費及藥事服務費收入4.病患自付之部分負擔收入健保醫療收入及藥事服務費收入應該與中央健康保險署開立的扣繳憑單金額相符合掛號費收入及部分負擔收入的申報金額通常可參考中央健康保險署所核發的醫療費用分項目參考表。 醫療診所常見漏報所得情況. *漏報自費及掛號費收入。 自實行全民健保以來,凡參加健保開業醫師,其屬健保收入皆由中央健康保險署核發,並由健保局開立扣繳憑單,所以屬健保收入要漏報幾乎不可能,但非健保給付項目之收入或非加入健保之醫療診所漏報收入則時有耳聞。 *漏報部分負擔金額。 未向病患收取的部分負擔費用,許多醫師以為這部分就不用申報收入。

  3. 2017年12月5日 · 」那麼讓我來問一下:「我們不是使用自我診斷用藥的網站? 」但是經過線上自我診斷後,仍然須經過合格醫生確診簽字,才能買到相關處方藥。 以下是我在十一月份於馬來西亞一口氣結案14張、共3,500萬美元保費的案例,客戶當時問說「在這麼多產品中,對他而言,那一種才是可行性最佳且 ...

  4. 2021年9月1日 · 本期特別企劃由5位醫師帶路,分別從4個科別,為您分析這些自費醫材的重要性,並且點明透過商業保險能為民眾帶來更好的醫療品質。. 醫療技術突飛猛進,保險帶來更多自費選擇. 心臟科. 癌症治療 (肝癌) 眼科. 骨科.

  5. 2020年12月1日 · 趙瑾瑜一直都認為自己不僅是保險業務人員,更是一位善於「需求診斷」的保險醫師。她笑言:「醫師幫你做完身體檢查,你是不是就會想找他討論病情?我的行銷方式亦是,準客戶99%都想再見到我!」 窗明几淨的咖啡館,妝容精緻的小姐一看到趙瑾瑜出現,笑容與眼神都略帶了一絲防備:「趙 ...

  6. 2021年9月1日 · 衛福部2019年國民醫療保健報告中2019年臺灣民眾自付費用占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比重高達35.4%,與OECD中的國家相比排名第4僅次於墨西哥拉脫維亞與希臘不過方震中建議若不是急迫性的手術民眾可以多聽多問多看讓自己有更多選擇。 「實務上常見到相同的疾病有些醫師覺得自費可以達成有些醫師覺得不用民眾應該依自己的身心狀態與預算做適合的選擇。 常見10項特材比健保給付項目更優異. 臺灣目前在自費項目中有10項特材,醫界普遍認為有其優異之處,但價格較昂貴,在健保財源有限的情況下,難以列入健保給付;依現況,病患或其家屬如果希望使用,必須承擔健保差額外的部分費用。

  7. 2019年3月1日 · 對此富邦人壽富驥通訊處業務經理吳蕾芬認為重大疾病重大傷病與癌症險等險種同樣是不可或缺因為這些險種以診斷結果做為理賠依據能夠以診斷證明書或重大傷病卡直接申請理賠立即得到一筆龐大的現金先行支付必要的醫療費更能夠作為收入中斷時的替代收入支應生活所需。 案例1. 一筆及時雨,支應醫療與生活所需. 蘇女士任職於某間月子中心,擔任收送餐人員。 由於她向吳蕾芬購買保險時已經50歲出頭,保費昂貴,只購買了保額50萬元的癌症險。 幾年之後,早已停經的蘇女士發現內褲染血,就醫檢查後確診為子宮頸癌,醫師評估後給出的治療方案是先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化療,之後再進行每天一小時的電療,為期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