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995年1月1日 · 故事情節無疑是日本影片他人之顏》(安部公房原著的喜劇式變奏該片描述整容後的丈夫企圖測試妻子的忠誠。 編導通過一個簡單處境喜劇試圖探討現代人的性愛、戀愛和婚姻問題,但效果差強人意。 從商業娛樂角度看,劇本到演員的演繹,都無法跟活地‧阿倫的作品相比。 張堅庭在高乘喜劇和低俗喜鬧劇之間游移不定。 編導探討的性愛、婚姻問題,應從雙方的思想行為和生活習慣着手,性生活不和諧只是婚姻受困的原因之一。 但該片中的中產夫妻只在性愛方面動腦筋,而沒有嘗試在思想、感情方面多作溝通,這顯然是捨本逐末的做法。 作者: . 黃國兆. 刊物: . 1995香港電影回顧. Year: . 1995年. © 1995-2024,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Document On Ready Ltd.

  2. 2010年1月27日 · 任重而道遠──《孔子》. 作者 鄭政恆 2010-01-27. 去年我們終於得見遺失多年的費穆導演的《孔夫子》(1940,詳參拙文〈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費穆《孔夫子》觀賞札記〉,見《香港電影》第十八期),今年我們又有一部全新的孔子傳記電影,兩者相距 ...

  3. 2015年6月20日 · 《新邊緣人》證明劉偉強是「王晶創作室」中最具實力的導演。 早些時候的《廟街故事》雖然題材更像類型的殘餘物資,卻仍然拍得中規中矩,正如《新》最大的挑戰,是在屢見不鮮的臥底生涯裏搞出新意。 論戲劇衝突、角色塑造及人物矛盾,《新》片皆下過功夫,沒有王晶因陋就簡的偷雞弊病,尤其梁家輝、陳邦及張學友的臥底三人組,雖然個別有所不足,卻無疑是個較新的角度,脱離了臥底以往單打獨鬥的必然鋪排;吳倩蓮的角色更頗為得體,把被迫成黑道大小姐的矛盾,化成驕矜任性自暴自棄的誘因;還有張耀揚的大佬無法理清兄妹間的爭執等等,均足見編導努力為人物多鋪了一層血肉。 當然,編導要面對黑幫情義,又要表現得有節制而非濫情,本身便像在踩鋼線。

  4. 2017年7月17日 · 香港影評庫. 首頁簡介作者. 香港有個荷里活:視野的創新與發展. 搜尋. Google. 《榴槤飄飄》(2000)之後,陳果的《香港有個荷里活》再以妓女為題材,難得是在表現手法、內容視野上都有所創新和發展。 電影在大磡村清拆前搶拍,與其說陳果為這地方留影,不如說它以這地標拍出一個寓言故事。 在這密封空間中,一個上海來的女子把眾男人玩弄得死去活來。 如果《榴槤飄飄》裡的秦海璐在砵蘭街的出現是過渡、疏離、平和的話,《香》片裡的周迅則是操控和闖入式的(其中,「五指山」可視作一個雙關語,既指荷里活廣場上的星河明居,亦指眾人均逃不過她的五指山),集天使與魔鬼形象於一身,明顯更具幾分威脅性。

  5. 2017年7月19日 · 最早的一齣《城寨出來者》,一九八二年的電影,邵氏出品,藍乃才導演,主角之一是錢小豪,一直想看但找不到影碟,據介紹說拍一對孤兒兄弟在城寨賭檔、毒品、色情架步中成長打滾,但也拍出人倫一面,攝影沉鬱,電影被《大特寫》雜誌選為當年十大電影,有機會希望看到。 說到城寨實景拍攝,不少影迷會想到麥當雄一九八四年導演的《省港旗兵》。 電影最後二十多分鐘走進城寨,話說來港做案的幾個大陸悍匪之一的烏蠅頭身受槍傷,幾個「大圈仔」逃避追捕走入城寨,找黑市醫生搶救兄弟,未知進入城寨不僅儼如進入迷宮也進入了死胡同,與此同時,警方出動大型防暴隊部署,步步進迫。 最後一段幾個悍匪躲於黑市醫生住屋的閣樓處,遭警方亂槍掃射,慘絕非常。 如此說來,城寨還不完全是「三不管」的,皇家警察必要時還是會進內執行任務的。

  6. 2016年4月11日 · 首頁簡介作者. 麥兜故事:港式文化 句句到肉 . 搜尋. Google. 《麥兜故事》這部稱為100% 的香港動畫,無論題材、背景和人物都充滿香港地道文化。 所謂地道文化其實包括:生活習慣、教育、習俗傳統、集體記憶、居住空間和價值觀等各方面。 影片透過麥太和麥兜,說出麥兜兒時的學習和夢想世界,一直到他成長就業為止。 前半部重心放在麥兜眼中的事和物,後半部則透過畫外音去呈現成年麥兜對成長的反思。 謝立文選擇性地構思出幾場麥兜面對的讀書環境,和描繪校長、老師和同學的面貌。 春田花花幼稚園位處鬧市,週會中校長以潮州話訓話,小學生便有樣學樣說潮州話,小學生被訓練到一見校長,就齊聲叫:「校長早晨! 」、「校長再見! 」,相當風趣,同時亦深刻地諷刺香港的奴性教育。

  7. 2015年6月22日 · 香港影評庫. 首頁簡介作者. 鴉片戰爭:借古喻今,委曲求全 . 搜尋. Google. 謝晉的《鴉片戰爭》開宗明義為配合九七香港回歸中國而拍,在港上映時更有董建華及新華社要員出席首映禮,廣告也一度用上親共政客的推薦作招徠。 但出乎意料的,是影片沒有想像中(如李翰祥的《火燒圓明園》〔1983〕)那麼不堪。 當然仍不乏肉麻的愛國口號,強加的兒女私情一線亦照例尷尬(大陸片拍愛國傳奇歌妓永遠生硬虛假)。 但作為一部歷史片卻格局完整,謝晉的場面調度及全局駕馭能力顯出了大將風範,大場面拍出氣魄和意境,細節的考據也處處見工夫。 影片最有趣的,是其古為今用的修正歷史觀點。 林則徐儘管仍是正面人物,卻已沒有當年鄭君里的《林則徐》(1959)中由趙丹飾演那麼英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