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1日 · 一、颱風. 因為臺灣的地理位置,颱風路過頻頻,雖然為臺灣帶來巨大雨量,一年雨量約有5成來自颱風。 但根據產險公會資料統計過去十年臺灣因為颱風所承受的經濟損失也讓經濟遭受很大衝擊侵臺颱風每年都會來到幾乎是無法避免重要的是我們為自己規劃避險的保障到底夠不夠? 二、梅雨季(豪雨事件) 臺灣的平均年降雨量在2,5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梅雨季與颱風季,梅雨季約占一年雨量的2成。 根據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長年研究,自二 年開始氣候開始變化,過往梅雨季為期三十天左右,如今縮短至二十~二十五天,但總雨量不變,也就是說單日雨量變大,沖刷的力量增強,梅雨季導致災害的比例也大幅上升。 做好防洪設施與風險管理,並安排足夠的保險保障,成為降低損失的重要關鍵。 三、地震.

  2. 2022年8月1日 · 921大地震集集大地震為20世紀末期臺灣傷亡損失最大的天災發生時間為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15.9秒震央在北緯23.85度東經120.82度即在日月潭西偏南方9.2公里處位於臺灣南投縣集集鎮震央深度為89.2公里芮氏規模達7.3。 本次地震是因為車籠埔斷層的錯動,並在地表造成了長約100公里的破裂帶,全臺灣均感受到搖晃,共持續102秒。 財物損失: 超過新台幣3,600億元(住宅財產損失共計1,284億元),環境與經濟等間接損失難以估計。 保險的價值:壽險理賠金額為 新台幣27億3,476萬元. 產險理賠金額為 新台幣276億元. 災害歷史傷口3 桃芝颱風災害 ── 共有103人死亡、111人失蹤、189人. 受傷,房屋全倒645間、半倒1,972間.

  3. 2018年11月1日 · 984. 0. 全球氣候變遷世界各地因極端氣候災情頻傳而臺灣四面臨海位處亞熱帶地區六至九月是颱風季固定帶來充沛雨量外亦會造成重大災害比如二 九年的莫拉克颱風,在臺灣父親節時重創臺灣,其中高雄小林村滅村事件最為慘痛,帶來不可抹滅的傷痛。 今年八月二十三日熱帶性低氣壓帶來嚴重水患,二十四小時雨量超過600毫米的強降雨,造成南臺灣許多地區嚴重水災,帶來的財物損失非常巨大(見表一),部分地區的水患甚至四、五天才退去。 面對無法避免,難以預測的天災,民眾能透過產險,分擔房屋和汽車因水患所帶來的損失。 透過產險保障規避風險. 面對無法避免、難以預測的天災,民眾能透過產險,分擔房屋和汽車因水患所帶來的損失。

  4. 2020年5月1日 · 降雨或許是受到連帶影響近三十年來大豪雨日數明顯增加與灌溉和水資源保育相關的小雨卻大幅減少以往颱風占全年總降雨量約15%,到了二 年代後已經達到30%,顯見降雨愈發不均對水資源的影響也愈來愈嚴重

  5. 2022年8月1日 · 2022 年 8 月 1 日. 525. 0. 儘管保險填補了約40%由天然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2021年全球仍有近1,620億美元的保險保障缺口(Protection Gap),相較於2020年的缺口1,170億美元,以及過去10年平均值1,390億美元,都顯示出保障的缺口有所擴大。. 保險愈來愈重要!. 3個臺灣 ...

  6. 2020年5月1日 · 強烈颱風肆虐狂風暴雨挾帶著山崩土石流席捲; 而後是各種忙碌的災後重建, 人身、心靈、財產都受到莫大災難。 氣候不斷變遷,也一年年的愈發極端。 無論直接或間接,人身或財產, 民眾受到氣候的影響,將愈來愈深,風險也愈來愈大。 倘若保險規劃未將這些風險考慮進去, 必將成為未來人生之中一大重大風險。 詳細內容請見以下連結↓. 極端氣候來襲,既傷身又傷財. 氣候向極端變遷,帶來人身風險加劇. 3大天然災害侵臺,你避不掉的氣候威脅.

  7. 2020年5月1日 · 臺灣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發布的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7也指出自一九八 年後,臺灣遇到強烈颱風的機率也在不斷增加。 簡單地說,如果過往每年有二十天要面對豪雨,如今要面對的就是超過每年三十四天的豪雨,平均每半個月就有一天要被潑瓢大雨淋地全身狼狽,甚至有可能伴隨著狂風挾帶樹枝及雨水沖刷,對民眾的人身安全著實是一大危害。 衛生福利部二 一八年公布的《因應氣候變遷之健康衝擊政策白皮書》指出,氣候變遷對於人體健康分為「直接危害」及「間接危害」。 直接危害為溫度變化造成的心血管、呼吸道疾病,以及洪災造成的意外傷害。 比如二 一九年七月的熱浪,荷蘭單週死亡人數足比往年高出了400人左右。 間接危害則是因溫度及雨量改變,影響微生物、蟲媒孳生,產生腹瀉及登革熱等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