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房屋問題,是指香港住房各方面的問題。香港的房屋供應短缺、住屋開支高企,以及部分家庭居於不適切居所等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1] 被指「住得貴、住得細、住得擠」。[2] [3] 該問題令社會怨氣矛盾日漸加劇。[4]

  2. 2018年4月24日 · 團結香港基金近日就發表最新一份土地與房屋政策倡議報告,報告題為《土地規劃的不足:住得細丶造得少丶估得低》剖析了香港土地發展的三大困局,如何使港人的居住環境變得惡劣及窒礙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

  3. 2021年6月21日 · 香港社會隨即又一次展開從供求的經濟問題,來爭議土地房屋供應不足的偽命題,繼續無視香港深層次問題的複雜特質。 從《為何你負擔不起一個家? 》說起. 放眼世界,尤其年輕一代,難以自置居所已成普世現象。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Josh Ryan-Collins在其小書 Why Can't You Afford a Home? 提出「房屋-金融反饋循環」的新穎論述,剖析現時銀行及土地在經濟中的角色,來說明這道傳統經濟理論無法解釋的問題(註1)。 有別於香港空談供求的偽命題,這論述是研究西方國家大量歷史經驗的成果。 作者先釐清土地的獨特性,再以大量歷史證據和經濟數據,深入淺出娓娓道來今天見到的危機及一些相應措施是如何出現的。

  4. 其他人也問了

  5. 香港住屋情況及房屋供應. 過去十多年,房屋供應短缺、住屋開支高企,以及部分家庭居於不適切居所等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 根據最新於2021年進行的人口普查,本港人均居住面積僅16平方米,數字落後於其他亞洲城市如新加坡(33 平方米)、 南韓首爾(31 平方米) 和 ...

  6. 2018年4月2日 · 香港的房屋問題不可以簡化為拯救劏房兒童找地建屋填海造地。 當務之急反而是把房地產炒風徹底壓下去,把給人囤積起來的空置住宅單位釋放出來,同時改善年青人的工資水平,而不是過度聚焦在找尋土地、花費巨資填海造地或入侵郊野公園,更何況在已有的陸地上我們有不少板斧創造住宅單位,例如改建空置政府建築、增加新發展區如洪水橋和錦田南的地積比、市區重建時增加地積比、用好棕地、收回高爾夫球場、在道路或鐵路合適地點建上蓋建屋、在蓮塘口岸及連接道路範圍規劃新發展區等等,方案數不勝數。 只要政府下定決心為香港人的安居樂業努力,願意從根本處着力,方法多得很,不用填海造地,房屋問題的解決也指日可待。 林力,不知道西雅圖政府在解決住屋問題上有甚麼作為? 有空時請給我介紹情況。 祝好! 老豆.

  7. 2021年7月14日 · 房屋一直是香港社會最關心、亦都是最具挑戰的問題之一。我們明白,房屋供求失衡、樓價租金高企、公屋輪候時間上升等等,都是廣大市民所關注的切身問題。土地及房屋政策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一直以最大的決心,積極覓地建屋,豐富房屋

  8. 2022年10月22日 · 為使輪候公三年或以上的居民,特別是居住在惡劣環境的,更了解政府透過各類資助租住房屋改善居住環境的情況,我們推出新公綜合輪候時間指數,計算公一般申請者首次獲編配公或「簡約公」的平均輪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