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内容简介. 香港基督教史是香港歷史一個重要部分十九世紀中期不少遠道來港的傳教士為了履行宣揚基督福音的使命積極在港設佈道所建教堂辦學校更協助本地信徒自立教會開設醫院提供各種社會福利服務。 西方的思想文化、知識技術亦因而廣泛傳入。 不少在近代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也曾於香港教會學校接受教育。 二十世紀初,本地信徒本著西方民主及平等理念,積極參與不同的社會運動,為推動政制改革、締造平等社會竭心盡力。 李志剛牧師早在七十年代便開始有關的研究,著作甚豐,成績斐然,可說是香港基督教史研究之佼佼者。 李牧師於1987年開始,每星期在《基督教週報》以掌故形式撰寫文章,文字生動,淺白流暢,內容圍繞著中國大陸、澳門及香港有關的教會歷史。

    • 概览
    • 圣公会信仰
    • 发展历史
    • 组织架构
    • 历任主教
    • 会督大主教
    • 办学机构
    • 教省机构

    中国香港宗教团体

    香港圣公会是普世圣公宗的第38个教省。香港圣公会于香港有悠久的历史,于中国近代基督教史上亦占有重要的席位。除了作为一个宗教团体外,香港圣公会还积极参与香港社会各大小事务,也是香港主要的办学团体之一。香港圣公会也是基督宗教在香港主要一大宗派。现任主教长是邝保罗大主教,教省秘书长是管浩鸣牧师,设有教省办事处处理教务。

    圣公会信仰是基于相信圣经,旧新约的圣典,“包含一切必要的救赎”。香港圣公会进一步维持已获通过教会主教制中主教、牧师和会吏的三种圣职。

    根据香港圣公会官方网页的发展简史,香港的圣公会组织始于1843年,迄今已有逾160年历史。

    1843年:香港割让成为英国殖民地后,英国圣公会派遣史丹顿牧师来港,以牧养于香港的英国信徒,并同时创立圣保罗书院及兴建圣约翰座堂,又积极向华人宣教。

    1849年:成立维多利亚教区,直接隶属坎特伯里大主教辖治权下,管辖范围包括香港、中国、日本等地的宣教事务。首任教区主教为施美夫牧师。

    1865年:首所华人教堂圣士提反堂建成。

    1912年:中华圣公会成立,香港成立中华圣公会港粤(后称华南)教区。至此香港圣公宗的华语圣堂行政上同时隶属于维多利亚教区及港粤教区,而英语圣堂则只隶属于维多利亚教区,但主教为同一人。

    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沦陷期间,香港的圣公会由日本派出神职人员进行管理。香港重光后恢复原体制。

    教区传道区

    香港圣公会教省辖下分三个教区及一个传道地区,分别为: 香港岛教区,主教座堂:圣约翰座堂; 东九龙教区,主教座堂:圣三一座堂; 西九龙教区,主教座堂:诸圣座堂; 澳门传道地区,传道地区首堂:澳门圣马可堂。 香港圣公会东西九龙教区以立法会九龙东、新界东及九龙西、新界西选区分隔,但整个九龙城都划在东九龙教区里。 香港圣公会教省在整体上包括牧区二十六个、传道区二十个、中学三十三间、小学五十六间、幼稚园三十六间及社会服务机构八十五间,全部都散落在香港及澳门三个教区及一个传道地区之中。

    总议会

    教省总议会由主教院、圣品院和平信徒院组成 。成员来自香港岛教区、东九龙教区、西九龙教区及澳门传道地区。总议会之下,有不同的委员会负责不同圣工的地方,共同荣神,服务世人。

    香港圣公会大主教既圣公会香港教省主教长

    邝保罗大主教(2007年2月3日当选,9月26日就职礼)

    邝广杰荣休大主教(1998年当选首任大主教,2007年3月获邀为香港教省荣休大主教)

    香港岛教区主教

    邝保罗大主教(2007年1月1日起,1月15日升座礼)

    邝广杰荣休大主教(1998年当选首任香港岛教区主教,2007年1月1日起为香港岛教区荣休主教)

    施美夫会督(1849至1864年)

    柯尔福会督(1867至1872年)

    包尔腾会督(1874至1897年)

    霍约瑟会督(1898至1906年)

    伦义华会督(1907至1920年)

    杜培义会督(1920至1932年)

    香港圣公会是香港的主要办学团体之一,现於香港办有32所中学、58所小学、35所幼稚园,於澳门则有2所中学、2所小学及1所幼稚园。此外香港圣公会于香港大学办有一所舍堂(圣约翰学院),另办有一所神学院(明华神学院)及一个宗教教育中心。

    香港圣公会在香港主办的中学包括(排名不分先后):

    圣公会李福庆中学

    吕明才中学

    圣马可中学

    圣马利亚堂中学

    教声

    教声(Echo)是香港圣公会拥有及出版的中文及英文报纸,逢星期日出版。内容包括香港、外地教会新闻,专栏等。 除了在各教堂派发外,亦可向该报自由奉献,部分内容亦可在网站阅读。

    福利协会

    它主要负责香港圣公会的社会福利工作,服务范围包括幼儿服务、青少年服务、家庭及辅导服务、智障及残疾人士复康服务、社区发展服务、安老服务、培训、顾问服务、成人教育等。

    宗教教育中心

    他们在1978年1月29日成立。早于60年代加强发展教育事工,同时准备全面开拓宗教教育工作。 中心成立初期,主要以培育信徒为目标,出版《传递》季刊、制作影音教材、定期举办研讨会及培训活动。80年代初,出版《完美的人生》小学宗教课程,广受学校重视及采用。其他出版包括《装备-团契领袖手册》、《圣公会中学诗集》、《圣公会中学祷文集》等。 90年代,中心渐具规模,培训及出版工作亦日趋多元化,位于主教府的原址已不敷应用。中心遂于1992年迁往深水埗,同时增设书刊资源服务处,扩阔服务层面。其后每年平均出版书籍30至40本,《同创新天地》中学宗教教育课程、《天父世界》幼稚园宗教教育课程亦相继面世。除出版课程及信徒培育书刊外,本中心更致力开展儿童事工,出版一系列儿童图书及喻道故事。 迈进廿一世纪,努力回应社会、学校、教会等不同的需要,正策划编写生命教育课程、制作多媒体教材、更新信徒培育资源及提供适切的培训课程。同时,他们正全力推广生命教育及亲子工作。并设门市、展销、会员等服务,部分文章亦可在网站阅读。 圣公会明华神学院(英语:Sheng Kung Hui Ming Hua Theological College)由圣公会港澳教区的前任主教何明华会督於1947年设立,前身为圣公会明华学院,为当时港澳教区的平信徒提供培育课程。1996年,香港圣公会教省准备成立,明华学院为配合训练教省的圣品人,变成今日的明华神学院,协助栽培牧者和平信徒。学院提供神学学士课程,修读科目包括圣经研究、教会历史、基督教教义、基督教伦理、牧养神学、及哲学等。学院亦提供其他学习机会如各类不同之课程。

  2. 胡志伟经济学硕士香港民主党前主席第五届第六届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 依据立法会条例》(第542章第151)(a胡志伟于2020年12月1日辞去立法会议员席位后不再担任该席位。. 2021年11月1日,港媒消息:涉2020年非法集结案,在 ...

  3. 中华基督教会何福堂书院 (CCC Hoh Fuk Tong College)是 香港 一所资助中学,校舍位于 新界 屯门 新墟 青山公路 28号, 校训 为INTEGRITY AND DEDICATION. 中文名. 中华基督教会何福堂书院. 外文名. CCC Hoh Fuk Tong College. 简 称. CCCHFTC. 创办时间. 1963年. 校 训. INTEGRITY AND DEDICATION. 类 别. 香港公立中学. 现任校长. 梁文祺博士. 所属地区. 新界 屯门 新墟 青山公路 28号. 目录. 1 历史革源. 2 历任校长. 3 著名校友. 历史革源. 播报. 编辑. 该校是 屯门区 第一所中学,亦是屯门区校舍最大的学校。

  4. 普世教会合一运动(英语:Ecumenism oroecumenis,或称教会再合一运动、基督信仰合一运动,简称合一运动),是提倡现代基督教内各宗派和教派重新合一的运动。普世教会合一运动在最初开始时称为“向心运动”,主要对象为基督宗教。普世教会合一运动的开端是1910年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的世界宣教 ...

  5. 文新(Thomas Wu,1972年-),男,汉族,广东广州人,生于中国香港,籍贯广州花都,毕业于香港著名传统天主教名校香港华仁书院、普林斯顿大学机械工程系学士、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香港企业家应湘的长子。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合和实业董事总经理,国际冰球联合会副主席。

  6. CBE,JP(Woo Pak Chuen,1910年1月3日-2008年4月30日),香港律师,1945年创办百全律师事务所,曾任九龙巴士、香港益力多主席及廖创兴银行董事,历任市政局民选议员及行政、立法两局非官守议员,1972年至1974年担任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香港息影艺人黄夏蕙早年与百全结识,黄夏蕙虽然表示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