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30日 · 近年有不少港漂、新移民來港,要融入本地生活頗具挑戰,最近就有小紅書女上載影片,並力數香港人3大交友的潛規則,除了覺得港人邊界感較強外,更分析多數港人使用Whatsapp的「原因」,又指「很熟才加微信」,引來大批網民熱議,認為樓主根本在胡說八道。 最近一名在港的內地女網民,透過小紅書指「香港人是很有邊界感的,這些交友潛規則要了解」,並發佈一段文字短片,力數香港人3大交友潛規則,認為全因香港人具有獨特的處世特點,當中包括邊界感強、警惕性很高,以及行事較低調。 小紅書女力數港人3大交友潛規則. 潛規則1:邊界感強 . 點擊圖片放大. 潛規則2:警惕性很高 . 點擊圖片放大. 潛規則3:較低調 . 點擊圖片放大. 原帖 . 點擊圖片放大.

  2. 2024年5月1日 · 2024.05.01. 早前有女生於討論區上發文分享其擇偶條件,表示自己對醫學方面有興趣、愛追看醫生劇,又認為身穿醫生袍的男生特別有吸引力,所以很想認識一個醫生男朋友。 不過她也坦言願望達成得機會不大一來本身不是從事與醫學相關工作同時她也擔心正常樣嘅醫生男仔應該已經會有好多護士埋身」。 帖文引起大批網友熱論,但有不少人不認同樓主看法,又認為其言論簡直是不尊重護士,「佢哋有自己嘅專業,返工唔係為咗識異性」。 該名女網民於Dcard上發文,稱自己從小就對醫學方面有興趣,每當自己和家人身體不適,她都會上網了解生病原因、症狀、診斷治療方法等。

  3. 2022年6月1日 · 但實行起來卻非易事斷食期間的飢餓感分分鐘讓你在可以進食的時間暴飲暴食食得比以前更多日日捱餓亦讓人很難有意志堅持下去回復正常飲食時更易反彈

  4. 2023年12月31日 · 友邦香港及澳門首席執行官馮偉昌先生表示是次調查結果出乎意料之外良好的家庭關係更勝財富成為香港人的快樂來源打破有錢萬事足的觀念此外令政府關注的低出生率可能是反映不少人對組織家庭會感到壓力然而此項調查卻顯示親子互動都可以帶來快樂和更有規劃的人生而一向被視為實事求是的香港人已為健康快樂生活重新作出定義。 來源: 友邦保險香港. 有料爆? 歡迎報料! U Lifestyle WhatsApp 報料專線: 9610 1996. 著數. 網民熱話. 社會民生. 社會熱話. 快樂指數. 著數優惠. 網絡熱話. ↓【社群送禮】送ZAO深層倍潤護膚套裝! ↓為肌膚注入保濕力量↓. ↓【限時搶⚡】Kilo Calo慢煮即食雞胸套裝! ↓ 雞胸經低溫慢煮烹調!

  5. 2015年1月23日 · 坐位的習慣. 如必要,繁忙時間,人少不想搭枱,與陌生人同吃。 就算只得一人,也不想獨自面壁,被安排坐在偏僻的角落。 情侶 不想平排而坐,總想對坐,可以面對面,看到對方吃飯的一舉一動。 4. 摺筷子托. 不是每間餐廳都會提供筷子托。 到中式餐廳或茶樓,小編發現,仍有食客會把筷子套摺成筷子托。 摺筷子托的方法簡單,只需要先把筷子套對摺幾次,然把左右二端往內摺, 呈三角型。 筷子托就會成形,立了起來。 5. 最緊要快. 香港生活節奏快,用膳也要講求方便快捷。 總會聽到有食客抱怨上菜速度太慢,等不及便再三催促:「我個餐仲要等幾耐? 6. 先拍照,後進食是常識吧. 「啊! 等等先,我未影,唔好食住! 」 就算美食當前,都要忍一時口欲,先要來個開動前「儀式」——拿出手機為碟上食物拍攝,相機食先!

  6. 2015年1月29日 · | 港生活 - 尋找香港好去處. 這8大港人習慣 内地人不能理解? 本地熱話. 文: 2015.01.29. 文:Leia. 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民情及生活習慣。 有些事情,港人早已習以為常,但從內地來港的人,可能會不太理解。 1. 地鐵不准飲食. 「車站入閘後及車廂內嚴禁飲食。 」這句地鐵廣播,眾人皆知。 就算明知有這條慣例,但仍有不少内地遊客依然故我,堅持港人「厚多士」。 2. 先下後上. 在内地,說得是「下車乘客抓緊時間」;在香港,則會提醒「請先讓乘客落車。 3. 排隊. 在香港,按照規矩排隊是常識吧? 在香港兩大主題樂園,内地遊客插隊現象屢見不鮮,家長甚至任由小朋友打尖。 4. 第一語言為廣東話. 在香港的高等學府,大多學科都以英文或廣東話授課。

  7. 2021年9月2日 · 情緒波動. 心悸. 胸口痛. 呼吸困難. 手震. 手腳麻痺. 專注力及記憶力變差. 焦慮. 若身體出現以上情況,你可能正承受着連自己也未察覺到的隱性壓力了。 最近OSIM聯同香港輔導及心理學會發布香港人壓力指數研究」,指出3成受訪者表示受到較大壓力或非常大壓力但同時亦發現認為自己只是輕微受壓或完全無壓力的受訪者中近7成有較高或以上的壓力指數顯示大家未必真正了解自己實際的壓力水平。 另外,更高達98.6%受訪者因生活壓力出現生理心理症狀,但其中4成沒有嘗試進行任何減壓活動;而有8成受訪者平日少於1小時減壓,可見很多香港人都忽視隱性壓力的嚴重性。 隱性壓力可引至生理及心理情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