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21日 · 有錢人一般會善用欲望可以給自己滿足欲望的機會但相應為了滿足這些欲望就會想辦法賺更多錢5. 學會長期主義 一般人都是短期主義較多,也就是更注重眼前利益,而錯過長遠更大的利益。

  2. 2023年12月30日 · 除了難以改變的家庭背景優勢之外,其實日常生活中一些小壞習慣,也會令人在無意間變得愈來愈窮。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日忙夜忙,收入在賬面上變多,但還是不能輕鬆應對生活中的日常消費,總是不夠錢用,這很有可能就是沒有改變消費的壞習慣,要想找到致富之道,首先要戒掉以下這些習慣。 變窮習慣1:喜歡通過奢侈品證明自己實力. 愈是貧窮的人就愈想向別人證明自己的實力,通過購買奢侈品手袋、衣服、鞋來證明自己過得很好。 在自己還沒有承擔這些費用的能力時,就超出消費,可能因此出現不同類型的負債,這種「預支人生」的行為,只會讓未來陷入貧窮的無限輪迴。 變窮習慣2:為了優惠券而過度購買.

  3. 2024年5月19日 · 相信答案已經很明顯。 財富的吸引力法則. 撇除對財富的成見,我們應該以何種心態追求財富? 郝旭烈表示: 只有你喜歡錢,錢才會喜歡你。 「吸引力法則(The Law of Attraction)」是近年來極其流行的概念。 源自一本名為《秘密》的暢銷書。 簡單來説就是:只要你對一件事的執念夠強,並把握機遇,就可以吸引到你想要的任何事物——人生中的所有成敗得失,都是你自己吸引的。 放到財富中來看,就可以説是:只要你對財富的執念夠深,那麼錢自然會來找你。 你不「貪」,錢不來。 這當然不是說躺在床上發夢便可以擁有財富。 比爾蓋茨、朱克伯格退學創業的經歷已經是老生常談:你對財富的執著會趨勢你去深度瞭解賺錢的方法,因此對於時代的風向便能更加靈敏。 洛克菲勒:貪婪大有所為.

  4. 2024年2月12日 · 《允許自己變有錢》一書告訴你,你無法過理想的生活,可能和你的焦慮、恐懼、羞愧、創傷或源自童年與家庭的金錢經歷有關,這些「金錢創傷」阻礙你自己變得更有錢。 金錢是自我價值的訓練場. 此書的作者是美國一名「財務治療師」Bari Tessler,沒錯,財務也需要治療。 1998年當他取得身體心理學碩士學位時,許多人以為治療工作該集中在身體、性、食物、悲傷和死亡等主暊,不過他選擇「把我們與金錢的關係當作通往自我意識的門戶,以及同情、自信和自我價值的訓練場」 他指出,大多數人在兒童和青年時期,從未接受過必要的財務教育。 錢似乎只會引來爭吵,種種的童年故事,令大家對錢感到困惑、羞愧,對金錢事務保持沉默。 大家不知道如何與金錢建立關係,不了解在日常與金錢的互動。

  5. 2023年7月11日 · 教你4個方法過低物欲生活.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3/07/11 08:30. 分享: 香港物價水平高,同時充滿著購物的誘惑,每個月除了無可避免的日常消費之外,總是忍不住滿足個人物欲,人工經常入不敷出。 不過,總有一些低物欲的人能成功避開這種消費陷阱,儲到一大筆錢。 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有什麽方法可以養成低物欲生活? 低物欲網友:每月開支僅3000元. 有位低物欲的網友在討論區分享道,自己每月都有記賬的習慣,在查看自己每月花費時竟發現,自己每月開支不到3000元,除了某個月因手提電話花費較多之外,其餘每月開支大約只有2500元,日均消費僅83元。 該網友表示,自己沒有刻意節儉,平日或放假習慣買菜回家煮飯吃,閒時則會行山、打羽毛球。

  6. 2023年3月19日 · 用時薪來衡量自己消費 4條不常規的理財建議.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3/03/19 09:30. 分享:. 網絡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理財方法和技巧,雖然不是每條建議都正確,但當中都有值得藉鑒的財富管理想法。. CNBC整理了社交媒體和認證財務規劃師的一些建議 ...

  7. 2023年7月26日 · 建立應急儲蓄 做好資產分配. 雖然現時不急於進行退休儲蓄,但為應對生活中的意外,應該建立應急儲蓄,一般是支持自己六個月的生活費用。 這對於年輕人而言是一個挑戰,如果將收入的20%用於儲蓄,都需要大約30個月的時間來完成應急儲蓄。 因此,做好資產的分配也至關重要,除了要考慮將收入的一部分放入應急儲蓄之外,還要注意不要將資金鎖定在房產、退休賬戶和流動資產中,這可能會成為一種束縛。 當明白自己如何賺錢、如何消費以及如何儲蓄時,自然就會知道自己對金錢的態度。 5. 權衡每個決定的後果 發掘自己的金錢偏好. 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權衡,例如你專注於學習而放棄工作經驗;你選擇了一家初創公司而不是一家大公司,並放棄了成熟環境的舒適感;你可能會亂花錢,然後發現自己缺錢,或者你可能根本不花錢,但覺得很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