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序言. 大事记. 出生. 逝世. 1858年 日曆表( 格里曆 ) 大事记[编辑] 3月4日 ——世界上第一艘 鐵甲艦 , 光榮號鐵甲艦 在 法國 土倫 動工。 5月28日 —— 大清國 与 俄国 签订「 不平等条约 」《 中俄瑷珲条约 》(即《 中俄瑷珲和约 》)。 6月13日 ——大清國与俄国在 天津 签订《 中俄天津条约 》(参见 天津条约 )。 6月18日 ——大清國与 美国 签订《 中美天津条约 》原称《 中美和好条约 》。 6月20日 —— 英國 滅 印度 。 6月26日 ——大清國与英国签订第二个「不平等条约」《 中英天津条约 》。 6月27日 ——大清國与法国签订《 中法天津条约 》(原称《 和约章程 》)。

  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858年 日曆表( 格里曆 ) 大事記 [ 編輯] 3月4日 ——世界上第一艘 鐵甲艦 , 光榮號鐵甲艦 在 法國 土倫 動工。 5月28日 —— 大清國 與 俄國 簽訂「 不平等條約 」《 中俄璦琿條約 》(即《 中俄璦琿和約 》)。 6月13日 ——大清國與俄國在 天津 簽訂《 中俄天津條約 》(參見 天津條約 )。 6月18日 ——大清國與 美國 簽訂《 中美天津條約 》原稱《 中美和好條約 》。 6月20日 —— 英國 滅 印度 。 6月26日 ——大清國與英國簽訂第二個「不平等條約」《 中英天津條約 》。 6月27日 ——大清國與法國簽訂《 中法天津條約 》(原稱《 和約章程 》)。

    • 概览
    • 大事记
    • 逝世
    • 出生
    • 历史记载

    年份

    1858年中国传统纪年年号:清文宗咸丰八年;戊午年(马年);日本孝明天皇安政五年。

    1858年,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

    1月,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广东巡抚柏贵在英领事巴夏礼为首的外人委员会控制下,在广州建立傀儡政权。

    4月,英、法、俄、美四国公使率舰至白河口,投递照会,要求议和。

    5月19日,湘军李续宾、杨载福等攻陷九江,太平军守将林启容战死。

    5月20日(四月初八),英法联军攻陷大沽。

    5月22日,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率兵到瑷珲。

    6月10日——罗伯特·布朗,英国植物学家。(1773年出生)

    6月18日——章西女王,印度英雄。8月14日——德川家定,江户时代的江户幕府第13代征夷大将军。(1824年出生)

    4月23日——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诞辰(1947年10月4日逝世) 6月18日——章西女王,印度英雄

    7月9日——法兰兹·鲍亚士(Franz Boas)是现代人类学家的开创者之一,并享有「美国人类学之父」之美名。(1942年11月22日逝世)

    第一次大沽激战

    咸丰八年(1858)四月初八日,英法联军炮轰大沽炮台,挑起第一次大沽之战。先是,三月,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与法国全权大使葛罗率领英法联军大小舰船二十六艘、官兵两千余人来到天津白河口外,会同美、俄两国代表要求清政府速派全权大臣在天津或北京与之谈判。清廷派仓场侍郎崇纶到白河口谈判,额尔金等以崇纶地位太低,没有全权为借口拒绝接见。清廷只得又加派直隶总督谭廷襄为钦差大臣负责交涉。但侵略者仍然拒绝谈判。四月初八日上午八时,英法联军限谭廷襄两小时以内交出大沽炮台。十时,联军开始向大沽炮台开炮轰击,同时以数十只小轮船和舢板闯入大沽口,向炮台发动猛烈进犯。镇守炮台的清军官兵奋起还击,激战两小时,摧毁敌船三艘,毙伤敌军约九十名。游击沙春元、都司陈毅、千总常荣恩、刘英魏等四百余名守台将士先后殉国。由于谭廷襄及直隶提督张殿元、署天津镇总兵达年等负责陆路指挥的文武大员畏敌逃跑,全军溃散,大沽炮台终于落入侵略者手中。十四日,英法联军进逼天津,清廷被迫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前往乞和。

    中俄《瑗珲条约》签订

    咸丰八年(1858)四月十六日,清黑龙江将军奕山与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瑗珲签订中俄《瑗珲条约》。正当英法联军进犯大沽口,清政府陷于“内乱外患交迫”之时,沙俄政府趁火打劫,阴谋霸占我国东北地区大片领土。四月初十日,穆拉维约夫率兵船直趋瑗珲,次日与奕山在瑗珲朝廷谈判。谈判中,穆拉维约夫重弹“助华防英”的老调,宣称只有把黑龙江以北割让给俄国,才能遏止英国的侵犯。因此,为了“双方”的利益,中、俄必须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划定边界。同时派出军舰,在黑龙江上鸣枪放炮,对奕山等进行武力恐吓。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就被英国侵略者吓破了胆的奕山,再次被沙俄的炮舰政策所征服。于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不平等的《瑗珲条约》。共三条,主要内容为:俄国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精奇里江以南至害尔莫勒津屯地区(后称江江六十四屯),仍准原住之中国民人“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由中国官员管辖,俄国人不得侵犯;将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由于《瑗珲条约》使中国主权和领土蒙受重大损失,清政府拒绝批准,直至咸丰十年中俄《北京条约》订立时才被迫予以承认。

    中俄《天津条约》签订

    咸丰八年(1858)五月初三日,沙俄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利用英法联军攻陷大洁、进逼天津、北京之际,以“调整人”的面目,强迫清朝全权代表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于天津海光寺与之签订中俄《天津条约》,共十二款。主要内容有:俄国得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南、琼州等七处口岸通商及停泊兵船,若别国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俄国得在原定中国陆路通商地点扩大贸易,对俄国商人数目及其所带货物、资本多少不加限制;俄国得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享有领事裁判权;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在中国内地自由传教;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借勘界进一步霸占中国领土)。双方商定,于一年内在北京互换条约批准书。

  3. baike.baidu.hk › item › 1858年1858年_百度百科

    1858年中英天津條約》簽定時的情形 1月, 兩廣總督 葉名琛 被俘。 廣東巡撫 柏貴 在英領事巴夏禮為首的外人委員會控制下,在廣州建立 傀儡政權 。

  4. 2022年12月7日 · 帮助 维基社群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知识问答 字词转换 IRC即时聊天 联络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5. www.wikiwand.com › zh-hk › 1858年1858年 - Wikiwand

    1858年 - Wikiwand ... 年份

  6. 1858年 平年 。 其他紀年[編輯] 中國(農曆) 清:咸豐七年十一月十七號~咸豐八年十一月廿七號. 越南. 阮:嗣德十一年. 朝鮮. 檀紀:4191年. 李氏朝鮮:哲宗九年. 清文宗咸豐帝八年. 日本(天保曆) 皇紀:2518年. 安政四年十一月十七號~安政五年十一月二十七號. 佛曆:2400年~2401年. 回曆:1274年5月15號~1275年5月25號. 猶太曆:5618年4月15號~5619年4月24號. 儒略日:-320 - 44. 大件事[編輯] 5月[編輯] 5月16號,清朝政府同 俄羅斯帝國 簽咗 璦琿條約 。 6月[編輯] 清朝政府喺 第一次英法聯軍 打輸咗之復,同俄國、美國、英國、法國喺天津海光寺簽咗一系列嘅不平等條約: 6月13號:中俄簽《 中俄天津條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