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4月1日 · 唯過去須將獲配的可扣抵稅額依《所得稅法》第六十六條之三規定計入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ICA 帳戶),由於新制稅制廢除了兩稅合一扣抵制度,故自二 一九年一月一日起營利事業無須設置可扣抵稅額帳戶。 為何要有未分配盈餘稅?

  2. 2018年10月1日 · 在稅務上有什麼規定? 是否需要課稅? 如何課稅? 二 一七年有一則新聞,標題是「稅率嚇死人,浩鼎員工成賣身奴」,當時由於大家對解盲結果抱著希望,因此很少人出脫股票,而後解盲結果未達預期,股價下跌,浩鼎陷入空前風暴。 在禿鷹和政治角力戰中,股價持續下修,即使那時的價位還有價差,但有不少員工基於維護公司下,仍堅持長期持有信念,只是這一個力挺公司的結果,換來卻是一張天文數字的扣繳憑單。 由於國稅局是以二 一六年一月八日均價約700元左右價位為基準,扣除浩鼎員工認購價248元計算,認定員工每張股票賺了40幾元,在平均每一位員工都需繳交400萬、500萬元所得稅下,讓浩鼎員工大為崩潰,自嘲是賣身奴,紛紛提出申請再議,籲請主管機關盡速修改如此荒唐的稅法。 技術入股課稅.

  3. 2022年3月1日 · 股價漲到這麼高的情況下,本金他益的信託將繳納如此高額的贈與稅,判斷顯然應該不是做這樣的規劃。 規劃方式:在本金他益部分,當信託期間愈長或利率愈高時,折現回來的本金就愈低,相當於贈與總額愈低,節稅效果愈佳。

  4. 2019年9月1日 · 保險公司主要的3大獲利來源為利差、死差與費差,利差是保險公司所能掌握範圍最小的部分,因為主要是受到整體大環境的影響,比較可以控制的就是死(核保)差與費差。 而產險公司的主要獲利來源,就是以費差與核保差為主,相對地,現今壽險業的死差愈來愈小,費差根本沒有,完全靠的就是利差,這也是導致壽險業的投資風險這麼大的原因。 壽險業要解決這個問題,時間是關鍵。 因為壽險業有一個經營上的特性,就是沒有立即的流動性風險,所以它可以「透過等待」來緩解問題,但這個等待也不是無限制的等待,必須要好好調整商品結構,用時間來換取改善的空間,必須審慎因應地避免擴大投資風險。

  5. 2022年11月1日 · 以許多投資人聚焦的股市來看,股票漲跌的關鍵在於「是否能獲利(獲利=營收-成本)」,由於許多公司的資金來源有很高的比例是透過借貸,當利率上升,成本即上升,若營收不變,或是營收增加的幅度不及成本增加的幅度,獲利就會減少,股票、股票型基金價格下跌的機率就會變高。 不過,升息就一定對股票(價)不利嗎? 其實不然,如果營收成長的幅度超越成本(利率)增加的幅度,那麼股價就不一定會下跌。 前面有提到,央行會以物價狀況作為升息的基準,當通膨產生時,對企業來說,代表「營收增加」(拿到的錢變多),進而會增加投資的意願,也代表著景氣正在擴張,此時微幅的升息,對企業來說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溫和的通膨(通膨率在2%左右)和升息,對經濟成長會帶來正向幫助。

  6. 2017年9月5日 · 取代這樣的人才可能非常昂貴,在風險管理的世界,針對這種狀況有2步先行處理程序:第一步:突發悲劇時,馬上做出傳承規劃;第二步:保障個人能夠提供公司流動資金,執行傳承計畫,並履行公司對個人的法律責任及家庭義務。 每個董事會成員和每個「C」級管理層(首席執行長,首席財務長,首席運營長,首席資訊長,首席信息長)一致認為替換關鍵人物是一件最困難也最昂貴的習題,但大多數的公司仍未與財務策劃專家或傳承規劃師諮商研討。 案例研究A:家庭企業. 有一家倆兄弟經營的家族企業,倆人互相支持對方。 這對兄弟名叫約翰和詹姆斯。 約翰原來負責的是經營和財務面,詹姆斯則是負責公司的銷售和營銷,是平等的合作夥伴。

  7. 2023年1月1日 · 2003年,知名運動器材公司肯尼士企業,藉由網球拍相關產品行銷全球六十多國,外界估計該企業負責人羅光男身價超過60億元,然而後來他轉投資失當、股價重挫,直至企業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