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7日 · 以下為我的導讀原文。 我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常常分享時間管理的方法、工具,過去我最常使用的一個關鍵字是「高效率」。 直到今年,我開始刻意的避免使用這個字眼,因為效率再高,不一定能帶給我們快樂與幸福,還必須「慢下來檢視」。 去年我的孩子誕生,現在已經一歲多,這段時間孩子長大了,但我成長了更多。 面對同時要工作、寫文章、講課、照顧孩子,我一向覺得自己有辦法「都搞定」,把任務拆解與排上時程不是問題,但最後我發現,真正的時間管理「 不是要搞定 」。 當我什麼事情都搞定時,心中隨時保持著緊張與焦慮,趕著去做下一件事情,自己不知不覺在高效率的誘惑下,偏離了自己追求幸福的目標。 那個當下,我「驚覺」自己埋頭直衝,卻可能是衝向自己沒有看清楚的方向。 一直以為操弄著各種時間管理技巧與工具,但心中的焦慮並未減少。

  2. 2018年3月10日 · 同時代的羅馬人歷史導覽. 每個主題裡包含數個導覽小任務,會有歷史學家的旁白講說(有完整的中文字幕),會有各種歷史文物圖片做參考資料(也有中文化介紹),單個主題長度大約 10-20 分鐘, 所以 75 個主題加起來,也有數十個小時的導覽時間長度 。 而且,這還只是算上你單純聽導覽的時間而已。 但是當你真正開啟「刺客教條發現之旅:古埃及」,你怎麼可能只聽導覽呢? 當你聽到金字塔建造的故事後,即使導覽沒有叫你去爬金字塔,這時候你難道不會想要離開導覽路線,然後爬到金字塔上眺望嗎? 當導覽介紹完某個城牆古蹟,難道你不會想要自己爬到城牆上親自體驗一番他的高大嗎? 一定會的! 而「刺客教條發現之旅:古埃及」也給你這樣的自由, 讓你了解歷史之後,更可以自由地去親近一下這個遊戲中的模擬歷史世界 。

  3. 2017年1月25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 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從職場到人生的100個聰明改造提案》等暢銷書籍。 技術提供:Blogger.

  4. 2021年7月17日 · 「 BoldVoice 」是一款最新推出的英語練習 App ,有 Android 與 iOS 版本。 和一般的英文學習 App 不同, 「 BoldVoice 」並非要讓你學會更多單字與句子,而是專注在「練習道地的英文發音」。 在「 BoldVoice 」中設計了一系列的發音課程,每天練習一種常用且常出錯的音節。 並且會由 「好萊塢口音教練」 以真人短片的方式,實際從口型、出氣等細節,帶我們練習如何發出道地的聲音。 接著還利用 哈佛大學研發的「 AI 技術」 ,讓我們「動口」練習一系列單字、句子的發音,且由 AI 糾正我們出錯的音節。 實際測試練習的過程,確實能夠一方面發現自己常見的發音問題,另一方面也能知道如何說出道地口音的實際技巧。

    • Aaron Ramsey1
    • Aaron Ramsey2
    • Aaron Ramsey3
    • Aaron Ramsey4
    • Aaron Ramsey5
  5. 2017年11月9日 · 最近我在研究著自己新 iPhone 的更有效工作流程(例如最新的這篇: iPhone 通知規劃心得:不是關閉就好,建立更高效率提醒流程 ),有些朋友看到就覺得也太認真,問我這樣會不會很累呢? 當然,研究一個「更好的」工作方法,需要去嘗試各種可能性,去思考自己的需求,去配套一個工作系統,絕對不能說輕鬆。 但是不是累呢? 所謂的累,包含壓力、無趣、挫折等等的情緒, 但找到更佳工作方法反而不會有這些情緒,而是帶來成就、舒適、減壓、有趣的 「更不會累」的能量 。 甚至在找到一個更好的工作方式之後,說不定可以幫你打開另一扇窗,幫你找回一些原本失去的、失望的東西。 這樣的態度,我也不只用在我對數位工具、工作方法的研究,我也同時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或者說,這是一個人生的統一態度,這個態度的價值觀是:

  6. 2016年12月13日 · 1. 有技巧的探索大腦,並列清單. 2. 把大腦的壓力定期清空. 3. 把焦慮置換成下一步行動. 從而就像真的做了大腦 SPA 一樣,可以有全新的戰鬥狀態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後來我甚至不一定每週做一次,而是週間壓力很大,工作迷茫時,都利用了這樣的筆記方法。 關於改善工作生活上的情緒與低潮,你還值得閱讀這些文章: 五個步驟讓我們開工日不會面對處理不完的工作壓力. PIANO 慢慢來,義大利口頭禪教我的五個工作哲學. 我用來擺脫情緒枷鎖的十種方法. 具體實踐上,我的大腦 SPA 筆記有下面這些步驟。 1. 列出目前大腦中真正關注的幾個領域. 我會打開一張空白筆記,然後先思考第一個問題:「 目前在我大腦中擔心、關注、期望的領域有哪些?

  7. 2018年3月2日 · 80萬張唱片封面設計圖庫,從百年前到現在、世界各國到台灣. 作者: Esor Huang 3月 02, 2018. 這個「唱片封面」收藏專題,讓我想起自己青年時候逛唱片行、買唱片的經驗。 那時候在唱片行挑選國外的專輯,或許是爵士樂,或許是鄉村音樂,因為也不那麼認識國外歌手,所以首先就是被一張張的唱片封面吸引,拿起唱片仔細看背面的介紹,挑選或許會讓自己驚豔的專輯。 後來有了 iPod ,有了 MP3 ,想要把那些 CD 唱片轉錄到 MP3 隨身裝置,還會特地為轉錄後的 MP3 去找專輯封面圖檔。 當年我還在電腦玩物寫過一篇幫 MP3 加上專輯封面的教學:「 iTunes 數位音樂管理中心 完全應用筆記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