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1日 · 監理科技的3種定義. 傳統上來說,科技的發動會由金融業者或主管機關來進行。 業者會想用創新科技來解決現有經營所面臨的問題,我們通稱為金融科技,而主管機關也會想用科技工具來解決傳統監理的問題,但真正Regtech的範疇,有許多不同的定義: 先談第一種定義,主管機關一直以來為了掌控市場做了很多事情,業者為了配合這些規定,如製作很多監理報表,花很多時間來解決主管機關提出的各項監理要求,因此產生了許多所謂「經營痛點」。

  2. 2019年12月1日 · 4473. 二 一九年十月十三日,被全球保險業尊稱為「永遠的世界第一梅第爺爺」,世界級保險大師梅第‧法克沙戴(Mehdi Fakharzadeh)永遠告別了他鍾愛並為之奮鬥六十四載的保險事業,享年96歲。 紐約時報等媒體和美國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IARFC)紛紛發表文章,悼念梅第先生辭世。 在全球保險業從業者心中,梅第先生的保險生涯是一個奇蹟,每一個從業者都想知道創造這一奇蹟背後的故事。 梅第先生一九二三年出生於伊朗,而後移民至美國。 一九五五年,32歲的梅第先生加入美國大都會人壽,從事壽險行銷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入行後的梅第只用了五年時間累積,便創造大爆發的業績,其一九六 年的年收保費突破100萬美元,隨後更不斷增長,如今早已超過1億美元。

  3. 2019年7月1日 · 人生的最後三十天. 到了美國後,他與在新加坡的家人聯絡,對話內容大致都圍繞在等他們來美國之後要去哪裡吃美食、逛街等話題。 他不想給家人壓力,而是希望大家都可以保持愉快的心情。 「畢竟未來的事情很難說,先別急著下定論,也許會有奇蹟發生,也許上天還願意眷顧我。 當時有人問他:「你在知道自己生命只剩下三十天的時候,心情是什麼模樣? 葉舜仁的回答是:「我不怕死亡,死亡對我來說只是自然現象。 上了手術台便失去意識,即使走了,也不會有痛苦的感覺,但是想到我的母親必須面對兒子離開人世的事實,那種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心情……;我的太太她也要獨自面對往後的人生;兒子與女兒僅1歲與3歲,若在這樣的年紀就失去父親,往後的日子又該如何度過? 想到這裡,葉舜仁便告訴自己一定要堅強活下來。

  4. 2020年4月1日 · 新加坡友邦保險副總監鍾逸銓,其原先的專業是與保險毫無關係的土木工程,再加上新加坡是個語言相當多元的國家,這邊的人會說英語、華語,甚至是各地的方言,語言能力很差的他,被人稱為「語言殘廢」。 進入社會的人生並非一帆風順,他笑稱成功人士背後通常都有辛酸的故事,並引用了孟子的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他在原先公司擔任工地的工程師並不順利,因緣際會下他參加了一個新加坡的選秀節目「才華洋溢出新秀」,最終沒被簽約,且為了參加比賽而時常請假的他最後被公司辭退。 那時他才剛買房,後續求職也不如預期,在存款即將見底的時候,他看見保險業的增員廣告,就這麼誤打誤撞地進入了保險業。 80%成功率的轉介紹祕訣. 鍾逸銓提到轉介紹有2種方式——主動與被動。

  5. 2019年10月1日 · 過去臺灣海峽兩岸的和平牽引著華人經濟的脈動,如今中美貿易戰的經濟影響遍及了全世界,在當中的每一個經濟體間,充滿著利益衝突,與不斷來回激盪的溝通。 每一位企業家也都面臨了與競爭對手的合作考量,以及壟斷與共享的抉擇。 高希均強調,「雙贏」是我們應當追求的最高目標,他表示,一個贏家的思維不應「贏者通吃」,不是一個人可以發財、擁權、佔據全部市場,「不要一人獨占,世界可以很美好。 」很可惜的是,現今的美國執政者缺乏了這樣的高度,成了負面教材,或許當「Make world great」取代「Make America great」時,才能成就真正的偉大。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66期.

  6. 2018年9月1日 · 所謂「世界是平的」即是:國家與國家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盡量減少人為的限制、保護主義及關稅制度,讓世界像平地一樣,自由流通。 一九四九年高希均到臺灣生活,那時的他正值13歲,同年爆發「國共內戰」,毛澤東遂於天安門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時的臺灣經歷失敗的教訓,正在追求新的改革,直到一九七七、一九七八年,大陸出現新領袖鄧小平,他的改革開放,改變了整個大陸的經濟發展。 鄧小平三十、四十年的經濟改革帶動了大陸的經濟發展,但在文明這部分,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大陸經歷文化大革命,影響了整個大陸的經濟發展,高希均雖出生在南京,卻很幸運地在臺灣讀完大學,並於23歲那年到美國唸書,當時他便深深體會到,身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53期.

  7. 2022年11月3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11 月 3 日. 0. 815. 市場現況下,業務員為何應該經營高資產客戶? 想要經營高資產客戶,名單從何而來? 業務員這麼多,要如何在當中脫穎而出,成功經營高資產客戶? 身為業務員的你,是否曾有前述提及的各種疑問? 不曉得如何開發、不曉得如何經營、不曉得機會在哪裡? 其實,高資產客群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遙不可及。 本次每月特輯邀請到香港恆生大學客座教授暨華人家族傳承研究中心聯合主任羅立群,以及3位擅長經營高資產客戶的績優業務員, 透過數據分析、縝密脈絡的論點,結合優秀業務員實務上的經營模式, 帶你一探成功經營高資產客戶的關鍵。 洞悉——高資產客戶的經營機會. 確實掌握高資產客戶的「在乎」,以免掉入行銷誤區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