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1日 · 當Covid-19變異為Omicron,類流感的病毒株彷若大軍入侵臺灣本土,防疫保單雖一時曾為盾牌短暫抵擋外侮,但最後也成為絕響隱沒在歷史之中。 如今疫情未歇、混亂猶在,保險理賠終究還是得回歸醫療補償本質,若不幸染疫住院應按條款:依一般住院或加護病房等級分類給付賠償金。 近日媒體大肆渲染,產、壽險公司因銷售防疫保單之故,致使帳面上虧損百億元,更大膽假設其有破產倒閉之虞。 媒體片面之詞危言聳聽,只求收視率與點閱數,引發無數消費者恐慌,像極了唯恐天下不亂的三姑六婆。 其實,保險公司不同於一般民營機構,雖隸屬私人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卻是嚴格地受財政部金管會保險局控管與保護,就像監管銀行信託與證券交易所一般,皆受到政府機構的把關。

  2. 2023年2月1日 ·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2 月 1 日. 400. 0. 疫情持續3年的時間,應對方式從清零轉為共存,即便政府逐步放寬限制,戴口罩還是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隨著染疫的人數增加,有愈來愈多的案例發現在肺炎痊癒後,身體仍留下些許後遺症,也就是所謂的「長新冠」症狀。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訊,確診者在康復的60天內仍有30~60%的患者持續出現長新冠的病症,常見的症狀有疲倦(53.1%)、氣喘(22.9~43.4%)、關節痛(27.3%)、胸痛(21.7%)、咳嗽(15.4%)以及嗅味覺異常(13.1%)等。 而美國疾病管制局的調查數據則指出,超過40%的美國成年人曾感染過新冠肺炎,而有近1/5(19%)的患者有長新冠症狀。

  3. 2022年8月1日 · 臺灣的新冠疫情爆發較晚,防疫政策也從去年的三級警戒,隨著Omicron全球大流行,從清零轉變為走向與病毒共存,進入防疫新生活。 而保險在疫情劇烈延燒的2年多以來,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經濟補償與安定作用,不僅在社會保險提供相應的保險保障,更有多家產險公司推出防疫保單,每一個確診的個人及其家庭,透過理賠金降低新冠疫情為家庭帶來的衝擊。 專訪過程中曾詢問桂先農董事長對於日前防疫保單的各項紛擾,「姑且不論後續的理賠爭議,又或者是保險公司的財務結構是否受到影響,排隊買保險的景象,不就代表民眾認同保險,也知道保險很重要嗎? 當然觀察本次經驗,有許多需要調整與借鑑之處。

  4. 2019年10月1日 · 帕金森氏症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為全球第二常見的慢性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目前全球約有800萬餘人罹患此疾病,且多發病於65歲以上的老年族群。 根據聯合國資料統計,美國每年約有5萬人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目前約有100萬人患有此疾病,雖然仍無法完全根治該疾病,但只要能及早發現及早接受適當治療,搭配規律運動並保持樂觀心態,相信仍可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達到延緩疾病惡化的效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帕金森氏症並非失智症,但有3~4成的帕金森氏症患者,會出現失智症的症狀。 隨著人口老化的比例愈來愈高,加上平均壽命的延長,民眾若能及早替自己規劃醫療險、長照險、失能險,相信能為自己在晚年多一份保障,贏得有尊嚴的生活。 長壽風險加劇,加強自益型保單為當務之急. 「大量」增員「人才」,善用公司與團隊系統.

  5. 2019年2月1日 · 國際視野. 臺灣65歲以上,每9人就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症. 文 郭育廷.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9 年 2 月 1 日. 0. 1192.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沉默的慢性疾病,起初並無太多明顯症狀,不會令人感到不舒服。 它的發生可能是在經過嚴重的撞擊之後,患者才察覺到自己的骨質密度嚴重低落。 根據臺灣老年醫學會的調查資料指出,臺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每9人就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症,若不慎跌倒,將會對骨骼造成影響,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在美國,每年大約有2,000萬人受到骨質疏鬆症影響,其中有130萬人因骨質密度不高而導致骨折。 人體的骨骼一直不斷在發生變化,舊的骨質會被代謝掉,由新合成的骨質取而代之。

  6. 2021年8月1日 · 臺灣近120萬名失能者,逾6成為疾病所致. 文 崔浩風.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1 年 8 月 1 日. 0. 2130. 雖然臺灣的醫療技術十分先進,但即使再優秀的技術,有些已經造成的傷害依然無法逆轉,比如某些重要神經的傷害、肢體的缺損以及某些功能的喪失──也就是所謂的身心障礙,或者說失能。 根據衛福部統計,2020年臺灣身心障礙者人數共計119萬7,939人,其中74萬2,808人是因為疾病而失能,先天失能者14萬8,429人,意外失能者6萬361人,交通事故導致失能者3萬9,400人,職業傷害導致失能者2萬7,095人。 另外,有1,027人失能原因為戰爭,可能是戰爭時期存活下來的老兵。

  7. 2020年8月1日 · 失智症大致可分為退化性及血管性2大類,並非屬於正常老化範圍,而是一種疾病;病患時常將其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而缺乏病識感,造成就醫上的困難。 其主要症狀包括健忘、認知能力改變(空間感、注意力、語言能力……)、個性改變或產生幻覺等。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公布的身心障礙者人數資料顯示,臺灣失智症人口有逐年上升的趨勢,2019年臺灣身心障礙者總人數為118萬6,740人,其中失智症患者人數占6萬1,705人;2018年臺灣因失智症而身亡人數為1,521人,位居臺灣主要死因第13名。 另外,臺灣失智症協會所引用國際失智症協會(ADI)之數據,在2019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中顯示,估計全球失智症患者為5,000萬餘人,到了2050年預估患者人數將攀升至1億5,2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