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底宣布以TVB將會對電視收視公布方式將作調整將重點聚焦於公布自己電視節目收視資料以切合現時的收視數據公布環境。 [109] [110] [111] 無綫電視藝員

  2. 本列表列出自1990年起 香港 無綫電視 劇集的收視統計排名根據全劇平均收視及觀眾人數順序列出。. 跨年度劇集於播放大結局的年份列出。. 此列表只列出本土劇集,外購劇集、重播劇集、於非黃金時段首播的海外首發劇集及 香港電台 劇集均不會列出 ...

    • 節目及收視爭議
    • 對員工及業界的爭議
    • 對新聞報道及方針的爭議
    • 對紅色資本的爭議
    • 「抵制tvb運動」
    • 對版權引發的爭議

    慣性收視

    昔日無綫電視多年來的電視劇收視往往非常高以及劇情和演員人選廣受香港市民大眾歡迎,但自從2014年開始,收視卻較以往低落。原因是昔日實力派演員紛紛離巢、息影、移民,而新加盟的無綫電視演員在演技方面皆引起不少爭議及反響。加上王維基所辦的香港電視一度向無綫大量挖角,以及新電視台ViuTV及香港開電視的開辦,導致部分網民指出無綫電視近年所拍的電視劇在劇本和演員質素方面較差,因此有部分人也選擇收看香港開電視、ViuTV等電視頻道。由於長期缺乏有力的競爭,再加上觀看動畫為主的兒童年輕觀眾群及上年紀的人支持,不少人認為無綫已有一定的「慣性收視」。

    持續誇大收視

    無綫公佈的收視一直遭質疑有誇大的成份,2019年11月19日網民發起「全港熄電視」活動,務求令當晚無綫台慶活動的收視減少。無綫企業傳訊部之後聲稱當晚收看直播接近230萬觀眾,但有關數字遭到質疑,因每一點代表65,460觀眾,如換成收視率應該有35.1點,但無綫公佈的三日跨平台收視(包括重播)只有25.5點,傳媒就此向無綫查詢,對方回覆時只說公佈數字沒有錯誤,但未有進一步作出解釋。

    節目質素下降

    因为惯性收视,無綫電視近年制作的一些節目為人所詬病,包括被指低級趣味、胡鬧、抄襲和質素水平欠佳等。 2009年7月,香港電台節目《城市論壇》題目為探討免費電視節目質素事宜,其中一位嘉賓蕭若元說:「全世界只有無綫電視四十年來毫無寸進,他們的電視劇只有三種橋段,就是劇裡的男女多角戀(蕭稱之為「互界」)、爭產、家庭內鬨,如果無綫劇集可以脫離這三種橋段,我便不姓蕭」。 2009年8月,在廣管局舉辦的一個公聽會上,大部分意見認為無綫播放過多的劇集及飲食節目,要求擴闊節目種類。 另外,無綫電視不少過去曾取得高收視的劇集屢被翻拍或推出續集,例如2000年播出的《十月初五的月光》,至2021年以不同演員陣容翻拍,更與內地影視製作公司合作翻拍不少經典劇集,例如《溏心風暴3》、《宮心計2深宮計》、《再創世紀》、《使徒行者3》及《陀槍師姐2021》。 2014年開始每年均於翡翠台的黃金時段播出至少一套外購劇集;另外又不時推出已於海外播出的自製劇集。翡翠台於2019年的星期一至五20:30-21:30時段播出多達四套外購劇集(另有星期六晚亦曾播出兩套),而2020年亦於黃金時段播出逾三套外購劇集。201...

    一度規定藝人和歌手禁用廣東話訪問

    到2013年9月19日,通訊事務管理局發表調查報告,裁定無綫濫用市場支配優勢,從事反競爭行為違反《廣播條例》第13及14條,判罰90萬元。局方同時要求無綫即時停止「獨家合約」規定,包括禁止非全職合約藝人和歌手不可在其他電視台使用原聲和宣傳,及禁用廣東話等。同時要求無綫在3個月內中止違規合約條款及兩周內通知受影響歌手及藝員。通訊局主席何沛謙指出,無綫的獨家合約條文是剝削藝員及歌手的曝光機會,同時令對手製作成本增加。而他更指出部分唱片公司承認有關合約條文是“不明文規定“,歌手會因為違反而遭「封殺」。 到同年10月3日,無綫發表聲明,聲稱從來無禁止合約藝員及歌手「不可使用廣東話」,更指他們在其他電視台亮相時可按個別情況,自由選擇任何語言。歌手容祖兒指說普通話是按照唱片公司指示。

    員工被長期剝削

    多年來,因無綫電視一台獨大,無綫經常被揭刻薄員工,長期給予「超低工資,超長工時」,劇集流水作業式製作,上午拍外景,晚上拍廠景(俗稱「一日兩組」)更成慣例,幕前幕後人員皆要不分晝夜地工作,賺取微薄的底薪。2010年1月,工會更發起名為「紅衫行動」的工業行動,要求無綫電視加薪5%,指在2005年至2009年6月期間,公司累積盈利達50.26億,應與員工分享成果。2011年初,無綫電視鬧「藝人離巢潮」,藝人佘詩曼、林保怡、陳鍵鋒、廖碧兒等紛紛傳出不再與無綫續約或改簽部頭合約的消息,而陳鍵鋒更在有線電視訪問中直言多年來不獲加薪,而一線藝人的薪酬也不過是每集電視劇2至3萬港元。同年5月初,香港實施最低工資,揭發臨時演員多年被壓價,時薪只有10港元,遠低於28港元的最低工資水平,引發臨時演員集體罷工。

    TVB前編審向無綫追討10萬元稿費

    曾參與《蓋世豪俠》、《巾幗梟雄之諜血長天》及《神探高倫布》等劇的無綫前資深編審葉廣蔭,2014年3月5日勞資審裁處向無綫追討10萬元稿費,並「大爆」遭女上司出言性騷擾及侮辱,又因公司人手緊絀,要他「挨義氣」替編劇學員當「槍手」免費工作。葉不甘受辱,聲言為追尋公義才提出申索。而無綫則指他突然辭職提早離開,向他反追討代通知金等12萬多元,雙方暫時未能和解,待案件聆訊,屆時或將傳召李添勝及無綫高層區偉林等人。

    《電視牌照風雲》報道偏頗收逾兩萬投訴

    2013年11月5日《東張西望》報道免費電視牌照風波,節目播出後有網民發起集體向通訊事務管理局投訴節目違反傳媒持平原則,以及有誤導市民之嫌。通訊事務管理局一共接到過逾25,000個電郵投訴。無綫電視則收到22個投訴,內容包括「不夠全面」及「有點偏頗」,以及八個讚賞,指報導「客觀持平」,「能讓觀眾多了解電視牌照風波的前後發展」。通訊局於2014年5月裁定投訴成立,判罰款5萬元。

    拒絕壹傳媒採訪

    無綫電視於2013年11月底發聲明,表示把壹傳媒列為「不受歡迎媒體」,並禁止壹傳媒記者採訪其旗下藝人、活動以及進入電視城。聲明指蘋果日報及動新聞「趁着無綫電視台慶,展開狙擊和抹黑,歇斯底里的謾罵,更呼籲全港熄機行動,製造白色恐怖」。時任壹傳媒主席黎智英亦明言表示與無綫各行各路,否則只會出現逃亡浪潮,「歡迎封殺,繼續封殺,多謝封殺,永遠封殺」。 自從黎智英退任主席、曾志偉掌權及余詠珊離開無綫後,雖然壹傳媒直至停刊仍未能進入電視城採訪,但其報章批評無綫的力度較以往輕,兩者關係明顯稍有改善。

    高層要求刪除「暗角七警」拳打腳踢報道及對記者「秋後算帳」

    無綫新聞憑2014年10月15日雨傘運動期間、7名警察涉嫌暗角毆打示威者的報道,獲得第55屆蒙地卡羅國際電視節(英语:Monte-Carlo Television Festival)最佳新聞報道奬。當天一次警方清場行動中,七名警察將示威者、公民黨的曾健超拉到暗角後拳打腳踢,被無綫新聞記者拍下影片。雖然新聞部員工起初依照影片內容,以「一名示威者雙手被綁上索帶,由六名警員帶走。警員將他抬起,帶到添馬公園一個暗角位,將他放在地上,對他拳打腳踢。其間兩名警員離開,留下的警員繼續再用腳踢示威者……過程歷時近四分鐘。」旁白形容事件,但是後來再次播出的版本,管理高層指示刪走有關字句,引發採訪主任、主播及記者發表聯署聲明表達不滿,質疑是干預新聞自由和記者獨立採訪。然而,報導這則新聞助理採訪主任何永康還是被降職為首席資料蒐集員。這次領獎,亦是被指支持刪走有關旁述的新聞部經理上台。有意見認為讓拍下及曝光影片的何永康才理應獲獎。

    引入共產黨員做大股東

    2016年8月16日,香港政府宣布,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無綫的申請,准許有「中國梅鐸」之稱的共產黨員黎瑞剛、「殼王」陳國強、黎瑞剛親信許濤和李寶安以《廣播條例》下「不符合持牌資格人士」的身份對無綫行使或繼續行使控制。親民主派媒體《蘋果日報》認為,此舉意味著讓共產黨員及紅色資本直接操控TVB。由於黎瑞剛的中共黨員身份,而事實上近一兩年愈來愈多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加入TVB的新聞主播和藝人行業,引發部分泛民主派以至本土派立法會議員質疑,指黎瑞剛等人加入董事會,將會削弱無綫新聞的獨立性。 黎瑞剛其後於2016年10月17日出任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透過“Young Lion Holdings”間接持有電視廣播的股權,與主席陳國強及非執行董事陳文琦的配偶王雪紅,共持有電視廣播26%的股份。

    憂慮中共操控TVB

    2017年5月,香港證監會調查TVB一項商業回購計劃後,質疑有「中國梅鐸」之稱的共產黨員黎瑞剛才是TVB的大股東,以及猜測其背後另有「話事人」,引起公眾質疑及憂慮中共透過黎瑞剛操控TVB。證監會表示,集團現時最大單一股東“Young Lion Holdings”,但股權架構複雜,無綫被質疑借此隱瞞黎瑞剛實際大股東的身份,要求TVB交代大股東股權架構全部詳情,TVB表明對裁決提出司法覆核。 對此通訊局表示,十分關注證監會就TVB股權架構提供的相關文件可能帶出的規管事項,並已聘請御用大律師,審視TVB的股權架構是否符合《廣播條例》的要求、相關的牌照條款、無綫和相關人士向通訊局提交的法定聲明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諾書。

    起因

    2019年6月,香港爆發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無綫新聞被指報道明顯偏袒香港政府、建制派及香港警察一方,因此無綫電視被人稱為「CCTVB」,即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與無綫電視(TVB)的結合(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Broadcast Limited)。 無綫被指屢次隱瞞不報政府醜聞,高層多番要求新聞部刪走對警方不利的片段,扭曲事情真相,引發大量市民不滿,在示威時大叫「無綫新聞,出賣港人」、「造假新聞,專呃市民」等口號,多個組織發起抵制行動,包括抵制tvb運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及抵制tvb戰線 - 後備專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短時間內逾十萬人聯署支持抵制TVB運動。然而支持無綫新聞立場的大股東黎瑞剛認為網民發起抵制TVB廣告商的行動是「違法」行為,呼籲當局採取措施阻止。

    廣告商撤回廣告及餐廳商店停止播放無綫電視頻道

    2019年7月起,大量市民響應抵制tvb運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並且發起多場行動抵制無綫電視,包括在將軍澳區遊行抗議無綫新聞報道偏頗,以罷買等方式抵制仍在無綫電視投放廣告的客戶商品(例如幸福醫藥、Hipp喜寶、美贊臣),並大力支持已表態完全撤回在無綫投放廣告的商戶(如大塚製藥旗下饮品寶礦力水特、信诺保险、必勝客等)及狙擊無綫在商場舉辦的活動等。 其後有政治團體發起7月21日到無綫總部的示威,但後被取消,改由7月28日舉行由民間發起在將軍澳區抗議無綫電視的示威。 廣告商擔心自己品牌形象受損、收到示威者攻擊、騷擾,以及遭市民抵制罷買,相繼有不同廣告商撤回於無綫電視投放的廣告,亦不再使用無綫旗下藝人代言產品。部分市民響應呼籲,包括拒絕光顧播放無綫節目或頻道的餐廳,進入餐廳及商店後如見到店內電視播放無綫的頻道(尤其無綫新聞台)後便即時大叫然後轉身離開,杯葛播放無綫節目的商店及商場,也有透過設有紅外線功能的智能手機搭配遙控軟件或直接使用「萬用遙控」為店內電視轉台,甚至做出恐嚇和頻繁騷擾等行為。不少餐廳和商戶陸續停止播放無綫,改為播放其他電視台節目,大多有響應轉台的商舖均改為...

    TVB商業活動屢次被逼取消

    2019年7月起,市民多次踩場抗議,無綫電視之後連番取消原訂於商場舉行的活動,而該年度之香港小姐競選決賽之收視亦較2018年出現明顯下跌。 2020年9月15日,警方拘捕一名年約25歲的男子,為無綫電視的影帶調配助理,被揭發以職務之便在LIHKG討論區公開無綫內部文件的內容(包括活動詳情及出席職藝員名單)及在網上煽惑他人阻礙活動的順利進行。 2021年5月29日下午3時,歌唱選秀節目《聲夢傳奇》在荃新天地1期中庭舉行的宣傳活動「Citywalk 聲夢十強矚目誕生」,是無綫電視近兩年來順利舉辦的首個公開活動。

    2022年3月,影評人游大東報道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發出盈利警告,透露無綫於2021年共蝕逾6.4億。不過估計由於原帖文使用了無綫電視的台徽,因而被無綫檢舉及被刪除帖文。 而電視評論家方以文宣布觀眾在民間電視大獎2021「民選最佳女主角」得獎者為李佳芯時亦懷疑因在帖文中使用了無綫劇集《智能愛人》角色「阿寶」的造型照而被無綫檢舉,及後方以文重新發佈有關帖文,只顯示得獎者姓名而沒有使用劇照。

  3. 其他人也問了

  4. 條目. 香港繁體. 工具. 可靠來源. 本列表列出自1990年起 香港 無綫電視 劇集的收視統計,排名根據全劇平均收視及觀眾人數順序列出。 跨年度劇集於播放大結局的年份列出。 此列表只列出本土劇集,外購劇集、重播劇集、於非黃金時段首播的海外首發劇集及 香港電台 劇集均不會列出。 [1] : 香港收視率最高的十大劇集(70-80年代) [ 編輯] 以下列出1990年以前的有收視劇集排名的 香港 無綫電視 劇集, 在 70 年代和 80 年代,電視劇的收視率最高。 [1] : 收視率最高的十大十部首套電視劇(1990年至今) [ 編輯] 此列表不包括電視收視率較高的1970至80年代。 以下列出歷年十大最高收視的 香港 無綫電視 劇集 [1] :

  5. 2024年5月21日 · 2022年7月底宣佈以TVB將會對電視收視公佈方式將作調整將重點聚焦於公佈自己電視節目收視資料以切合現時的收視數據公佈環境。 [109] [110] [111] 無綫電視藝員

  6. 条目. 讨论. 简体. 阅读. 编辑. 查看历史. 工具. 本列表列出自1990年起 香港 无线电视 剧集的收视统计排名根据全剧平均收视及观众人数顺序列出。 跨年度剧集于播放大结局的年份列出。 此列表只列出本土剧集,外购剧集、重播剧集、于非黄金时段首播的海外首发剧集及 香港电台 剧集均不会列出。 [1] : 香港收视率最高的十大剧集(70-80年代) [ 编辑] 以下列出1990年以前的有收视剧集排名的 香港 无线电视 剧集, 在 70 年代和 80 年代,电视剧的收视率最高。 [1] : 收视率最高的十大十部首套电视剧(1990年至今) [ 编辑] 此列表不包括电视剧收视率较高的1970至80年代。 以下列出历年十大最高收视的 香港 无线电视 剧集 [1] :

  7. 香港繁體. 工具. 本列表是 無綫電視劇集收視列表 的子列表,列出2020年代 香港 無綫電視 劇集的收視統計,排名根據全劇平均收視及觀眾人數順序列出,跨年度劇集於播放大結局的年份列出。 [1] [2] [3] [4] [5] [6] 本列表只會列出 無綫電視 於黃金時段首播的自製或外購劇集之收視,重播劇集、在非黃金時段首播的海外首發劇集及 香港電台 劇集均不會列出。 2020年代十大最高跨平台平均綜合收視點劇集 (2020年-2021上半年) [ 編輯] 以下列出十大最高平均跨平台收視的 香港 無綫電視 的劇集: 粗體 為外購劇. 2020年代十大最高平均電視直播收視點劇集 (2021下半年-2023年) [ 編輯] 以下列出十大最高平均電視直播收視的 香港 無綫電視 的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