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aia 儲蓄人壽保險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裕滿人生」保障計劃2. 儲蓄保險. 人壽保障. 熱門. 提供終身人壽保障,並享穩健回報,讓您和摯愛共享美好人生. 比較. AIA延期年金計劃. 儲蓄保險. 退休收入. 熱門. 為您帶來保證每月年金款項,助您實現美滿退休生活. 比較. 需要協助? 回答幾條簡單問題,暸解您的潛在保障需要。 立即開始. 愛無憂長享計劃5. 儲蓄保險. 退休收入. 熱門. 助您累積財富,讓您實踐長遠愛的承諾,享受無憂生活. 比較. 「樂怡人生」保障計劃 /「樂怡人生」保障計劃 (週年紅利) 儲蓄保險. 人壽保障. 熱門. 提供終身人壽保障,即使遭遇不幸,您的摯愛仍能安然面對. 比較. 「簡愛‧延續」保障計劃5.

  2. 終身人壽保屬於保障 + 儲蓄性質意思即是保單會累積現金價值而部分分紅型人壽保更會發放額外的非保證紅利收益終身人壽保險的供款期有長有短可一次性繳清亦可長達50年不等期間保費維持不變。 供款期過後,投保人無須再繳交保費,也能享有終身人壽保障。 需要一提的是,一旦決定投保終身人壽,就需要一直供款直至供款期完結為止,否則最終可得價值有機會比已繳保費低,造成損失。 因此,購買終身人壽保險是一個長遠的付費承諾,較適合以下人士投保: 財政狀況較佳. 追求終身人壽保障. 期望達到保障及儲蓄兩大目標. 儲蓄人壽保險以「儲蓄 + 保障」為賣點,一般較側重於儲蓄成分,而人壽保障則相對較少。 在經過一段長時間滾存後,儲蓄人壽保單累積的紅利有可能超過所繳保費,為保單帶來回報。

  3. 終身人壽 (Whole Life) 是香港較主流的人壽保險產品保障期可長達終身同時附有儲蓄成分能夠在保障年期間滾存累積現金價值有助投保人資產增值雖然終身人壽保險的保障長達終身但投保人並不需要一直繳付保費直至過身相反投保人一般只需在保費繳付期如5年10年20年內支付保費即可此後便不需再交任何保費而人壽保障亦會一直生效。 保單價值方面,終身人壽一般設有「保證回報」及「非保證回報」 2 。 前者是保險公司必須派發的金額,而後者則會受保險公司的投資策略、賠償經驗和營運開支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最終收益有機會高於或低於利益說明文件中的預期回報。 終身人壽3大特色. 固定水平保費.

  4. 支取儲蓄終身壽險連額外保障計劃是一份非分紅保險 計劃,除了提供保證現金價值外,更會定期派發保證 現金,讓您充分獲享財務彈性: 「分期支取儲蓄終身壽險連額外保障計劃」 「三週年分期支取儲蓄終身壽險連額外保障計劃

  5. 2021年11月14日 · 儲蓄保險比較AIAAXA宏利保誠產品 30年預期回報差近60% 撰文:10Life保險解碼. 出版: 2021-11-14 10:30 更新:2021-11-15 03:24. 現時坊間不少長線儲蓄保險容許一筆過繳付保費包括整付及預繳進行長達20年甚至30年以上的長線儲蓄有筆閒錢或嫌銀行利息太低人士或許會感興趣10Life今次比較4間大型保險公司——AIA友邦AXA安盛Manulife宏利及Prudential保誠旗下主要長線儲蓄產品。 究竟哪款「種子」能夠種出一棵高回報大樹? 香港人很多時候突然有筆資金——可能來自家族遺產或是賣樓所得。 他們或者會考慮長線投資,例如一筆過繳付保費的長線儲蓄保險。

  6. 其他人也問了

  7. 儲蓄保險是一種保守型的理財工具市面上有林林總總備有儲蓄成份的保險計劃例如 儲蓄壽險保證入息壽險計劃年金計劃及萬用壽險 。 購買了儲蓄保險的人士,需要定期向保險公司繳交指定金額。 保單期滿時,視乎不同種類的儲蓄保險,投保人可以 取回保證金額 ,或 部分保單會附有非保證回報 。 另外,儲蓄保險亦會在保單生效期間提供 身故賠償 。 Tips:合資格延期年金計劃可作 年金扣稅 ,不只可提升退休保障,亦可慳稅。 延伸閱讀: 儲蓄保險呃人常見陷阱VS好處. 短期儲蓄保險比較. 短期儲蓄保險的保費供款期相對較短,通常1至3年便期滿,投保人可取回目標儲蓄金額。 儲蓄保險產品的主要賣點是固定的保證回報及快回本,因此深受投保人歡迎。

  8. 永久人壽保險可以視為是一種金融資產能夠讓你隨著時間的推移累積現金價值。 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人壽保險保單中的一個儲蓄或投資帳戶,投保時間越早,所獲回報越高。 永久人壽保險分為兩種類型: 終身壽險 和萬用壽險。 前者穩享固定利率,現金價值會按固定利率不斷增長,而後者則提供了不同的現金價值增值方案。 你可以提取終身壽險保單的現金價值,並以不同方式支配,具體取決於保險計劃的條款與條件。 例如,你可以用它來支付逾期保費,使保單維持有效狀態,也可以在急需時支付其他費用。 除了現金價值的增長外,一些保單還提供延稅福利,讓你在進行儲蓄的同時降低稅收風險。 投資基金. 你是否準備好投資,取決於你的風險或潛在損失承受能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