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1日 · 香港宏利人壽分行經理龍允浩今年25歲18歲入行便在當年成為國際龍獎IDA得主的他其實一路上也遇到過許多障礙但他克服了客戶的質疑並且成功與他們拉近關係無論面對年長還是年輕的客戶都能夠順利成交。 用情感建立關係,用專業穩定關係. 自最初從業開始龍允浩的客戶便來自各個年齡層從年輕到年長都有該如何與這些客戶相處? 龍允浩表示,先拉近關係經營感情,讓客戶願意支持你、挺你,後續才有專業規劃能力的發揮空間。 龍允浩也指出,面對不同年齡層的客戶,彼此的相處態度是不一樣的,雖然常說要與客戶成為朋友,但是對於年長客戶,龍允浩認為更應該要成為對方信賴的晚輩。 試想,如果你身邊有一個崇拜你、信賴你、又很有能力的晚輩,你會不會想要幫他一把,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

  2. 2023年3月1日 · 香港友邦保險區域總監容思瀚從2012年入行開始已經連續10年獲得國際龍獎IDA並且從最初的傑出業務銅龍獎一路成長到傑出業務金龍獎。 容思瀚表示,若要整理出一個堅持10年獲獎的關鍵,他認為在於信念。 Why、What、How,決定從業的3大觀念. 容思瀚認為,信念並不只是一句話,而是一個理念、一份價值觀,他從3個方面進行詮釋: Why──為什麼要從事保險業? 為了什麼而努力成長? 容思瀚笑說,自己的目標說起來並不是多麼高大上,也不是為了達成什麼遠大的目標,而是很單純想要成為一個「年輕有為」的人,但是既要年輕又要有為,這就要求他必須在短時間內就邁向成功。

  3. 2021年3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1 年 3 月 1 日. 678. 0. 臺灣民眾普遍喜歡投資,但與之相對的,也有對投資理財不抱信任,而寧願將現金放在家中的民眾。 面對觀念各有偏差的民眾安聯人壽超通訊處處經理盧俊廷認為應該從觀念的導正開始做起與客戶共同決定規劃方案。 都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臺灣民眾對理財的重視程度,很明顯更高於對保險的重視程度,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普遍認知,造就了許多投資菜籃族,連家庭主婦買完菜都能順路去買股票證券,可見臺灣民眾對投資是多麼習以為常。 2020年下半年,因為臺股高漲,許多民眾紛紛跟上熱潮。

  4. 2020年6月1日 · 1152. 常言道,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特別近年來實在令人感觸頗深。 首先是科技的日新月異,回到十年前,我恐怕難以想像保險行銷集團有一天還可以推出屬於自己的APP,提供保險業務朋友們更直接與有效的學習服務。 而有些變化令人猝不及防,新冠肺炎造成的全球、國家與社會環境影響之大,對保險業也產生了不小衝擊。 但有些變化是早已預期的,比如IFRS 17的實行迫在眉睫,世界各國都在為此預作準備,紛紛推出因應的政策法規,以應對國際情勢及金融環境的改變。 十多年來,從業環境的不斷劇烈變化,好在我們都能亦步亦趨、應對過關。 然則,無論世事變化有多少,有一件事情是不可以變的,那就是我們入行的初衷。

  5. 2019年6月1日 · 2019 年 6 月 1 日. 0. 966. 在臉書上分享. 鳴叫的Twitter. 在這個驟變的時代,我們是幸運的卻也是不幸的。 幸運的是我們能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性,但相對來說我們也要時刻警惕,目前賴以生存的工作會不會被科技所取代? 對於保險從業人員而言,AI智能、InsurTech保險科技、大數據、網路投保等已經改變保險業的生態,能善用科技並結合高度專業與良好服務的從業人員,將是未來無可被取代的菁英。 大環境的改變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但我們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 雖然面對改變是一件困難的事,但倘若故步自封、害怕面對挑戰,則會在改變的洪流中迷失自己,逐漸被淘汰。 此時此刻,我們可以透過觀察、學習、努力等,定位自己在這個多變時代下的價值定位與角色,同時突顯出自我定位的重要性。

  6. 2019年11月1日 · 這是規劃財富傳承中,最常見也是最大觀念及認知落差,最好的財富傳承規劃方案必須要保障到2個部分:第一點是保障資產的收入,第二點是保障資產,其中資產又包含2種,一種是人力資源,一種是實質物產。 「人」是創造實質物產價值的主體,所以在規劃財富傳承方案時,計算和評估人的價值是關鍵之一。 此外傳統上,我們認為「資產累積、資產保值、資產分配」是最重要的3件事,卻沒看清本質。 許多高資產客戶都面臨「富資產、窮現金」,當面對事故需要現金周轉或度過難關的時候,而被迫出售心愛的資產,變現支付各項費用,這就是沒有連續收入所產生的問題,可見收入比財富的影響更加重大。

  7. 2019年8月1日 · 2019 年 8 月 1 日. 0. 1497. 知名紀錄片導演蔡崇隆,拍攝出許多影響深遠且意義深刻的紀錄片,如《島國殺人紀事》、《公娼啟示錄》、《奇蹟背後》等,他深感紀錄片工作者沒有社會保險的防護,必須暴露在風險中工作,因而推動成立紀錄片工會,至今成立十三年,除了讓工作者得以使用勞、健保福利,保障人身安全外,也因此促進產業發展,讓文化部在發展和推動影視產業的同時,也會聆聽及參考紀錄片工會的建議,進而帶動產業發展。 組織紀錄片工會. 協助相關工作者享有基本勞健保保障. 成為獨立紀錄片工作者之前,在電視台工作的蔡崇隆就和一般工作者一樣,享有勞、健保的保障,可是離開體制後,發現自己全然暴露在風險中,若在工作過程中受傷,完全沒有保障能保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