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成人B型鏈球菌感染症的主要表現包括敗血症、皮膚及軟組織感染、肺炎、泌尿道感染等,糖尿病、心肺肝腎疾病、癌症等則是好發B型鏈球菌感染常見的潛在疾病。 此外,安養中心的住民也較常發生B型鏈球菌感染。 盤尼西林 (penicillin)是治療及預防B型鏈球菌感染的首要藥物,紅黴素 (erythromycin)、克林達黴素 (clindamycin)、萬古黴素 (vancomycin)及氟喹諾酮 (fluoroquinolones)則是其它重要替代藥物。
  1. 2020年3月15日 · 其實B型鏈球菌喺媽咪身體上係正常嘅細菌,容易喺會陰同肛門部位搵到,對媽咪係唔會有影響嘅,最多只係多少少分泌物同埋懷孕時有尿道炎,但係好衰唔衰,呢隻菌係會喺穿水之後攻擊BB㗎,有機會(1-2%)引發早產、肺炎、細菌入血等等,再嚴重啲會導致

  2. B型鏈球菌 (又稱無乳鏈球菌)是革蘭性陽性球菌,可造成許多人類疾病。. B型鏈球菌可在人類下消化道寄生、與其它腸道菌共存。. 男女性下消化道B型鏈球菌帶菌率分別為10-25%及10%-40%。. 若女性下消化道有B型鏈球菌寄生,也會增加陰道帶菌的機會。. 此外,B型 ...

  3. B鏈球菌群感染介紹. 有人報告,根據美國的觀察,B鏈球菌群感染率正在上升,原因還不清楚。. 近年來有多次報告本組菌引起的新生兒感染,引起瞭人們的重視。. 根據表面抗原的不同可分為九個亞型,即Ⅰa,Ⅰb,Ⅱ,Ⅲ,Ⅳ,Ⅴ,Ⅵ,Ⅶ和Ⅷ。. 在血碟上可呈 ...

  4. B型鏈球菌感染 (英語: Group B streptococcal infection )是一種B族鏈球菌引起的 感染 。. B族鏈球菌(GBS)是常定植於我們體內的細菌之一,一般不會造成傷害,但會在分娩時對嬰兒造成影響 [1] 。.

  5. 前言. B型鏈球菌是導致北美以及歐洲地區新生兒死亡與罹病的主因之一,常會讓新生兒得到敗血症,肺炎以及腦膜炎。. 台灣並沒有新生兒感染B型鏈球菌的大型統計資料;但根據一些研究報告,台灣近年新生兒感染B型鏈球菌有上升的趨勢。. 馬偕紀念醫院在1984~1990以及 ...

  6. 研究發現,容易發生新生兒感染B型鏈球菌的危險因子,除了孕婦本身在產道或泌尿道帶有菌落外,還包括:媽媽發燒、早期破水超過十八個小時、早產及上一胎的寶寶發生過B型鏈球菌感染的孕婦。 新生兒受到B型鏈球菌感染會有哪些徵兆. 新生兒受B型鏈球菌感染分成:一、 早發性感染,於七天內會有症狀,且多發生在廿四小時內。 二、晚發性感染,於超過七天之後才發病。 新生兒發病時,可能出現的症狀輕重不一,呼吸會比較費力、喝奶量減少、嘔吐、嗜睡或哭鬧、體溫過高或過低,嚴重時易發生呼吸窘迫、肺炎、腦膜炎,或是菌血症的臨床. 守護婦幼好健康. 新生兒B型鏈球菌感染 . 表現,而罹患腦膜炎的新生兒當中,約40%至50%會有神經學的後遺症。 新生兒B型鏈球菌的治療.

  7. 2021年9月21日 · B 组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细菌,通常寄居于肠道或下生殖道。. 在健康的成年人体内,该细菌通常是无害的。. 但在新生儿体内,可能导致 B 组链球菌病这种严重疾病。. 对于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或肝病)的成人,B 组链球菌也会造成有危险的感染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