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6日 · 作者 小偉 2017-03-06. 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最佳導演:黃進(《一念無明》). 在這個瘋狂的世界,要如何拍一個「瘋狂」的故事?. 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黃進在《一念無明》的做法是用頗為抽離的視點去處理一個可以很煽情浮躁的故事 ...

  2. 書中收錄《給十九歲的我》特輯,分別透過兩場影評人、紀錄片工作者討論會繼續探索紀錄片之可能。. 香港電影之路依然漫漫,黃金時代無需複製,有心人仍是彼此最好的參照。. 書名:《香港電影2022:沒有神話的日子》. 主編:黃珍盈. 設計:蔡錦鳴. 出版及 ...

  3. 2017年5月10日 · 唔黐線唔正常:從《癲佬正傳》到《一念無明》. 作者 關浩泓 2017-05-10. 《一念無明》口碑載道,好久沒有見過以精神病人為主題的港產片叫好叫座。. 30年前,取材相近的《癲佬正傳》(1986)也爆冷平地一聲雷。. 兩者上映都帶來不少迴響,那麼兩者有何異同 ...

  4. 2017年7月25日 · 今年香港亞洲電影節其中一部開幕電影,是香港新導演黃進拍的首部劇情片《一念無明》,戲名取了個佛家術語,一念甫滅,次念又生,念念不斷。 影片開始時,一個冷靜的男子,在院舍牀前摺被,男子不是院舍服務員,是住客,又可以稱作病人。 院舍不是看似的一般醫院格局,環境佈置比醫院來得窗明几淨,清幽寧靜。 或許這種佈置是恰當的,難得清靜,這裏的病人,最需要空間,最需要靜。 這兩句話,後來對白也有提起。 香港人,最需要空間,偏偏沒有。 所以,院舍內的病人,可能是幸福的,起碼院舍有牀位有空間。 但幸福不長久,因為摺好被鋪之後,他就要走。 男子是余文樂,他等出院,離開精神病院。 《一念無明》由精神病康復者余文樂出院重投社會開始,那不是幸福的開端。

  5. 2010年10月10日 · 另一種傷心──《血色清晨》. 作者 喬奕思 2010-10-10. 看《血色清晨》有幾大傷心處。. 一是,罪魁禍首最終也沒有找到,卻發現人人都是隱形的兇手。. 二是,愚昧野蠻撲滅了文明的微光。. 村中唯一的教師死去,小學變回寺廟,片首準備上學的小孩子們將以村子 ...

  6. 2012年3月4日 · 這症候,從影片的脈絡去說,是伊娃那一代人從青春躁動回到規規矩矩的美國社會所引發的。. 從影片的回閃中,我們看到伊娃生命中的幾次轉動︰她先是個自由自在的享樂主義者,在世界各地行樂,也因而與未來丈夫法蘭克林搭上;後來她懷孕搬到城市居住 ...

  7. 水俁病患者及其世界.導演:土本典昭.日本.1971. Minamata: The Victims and Their World(水俁──患者さんとその世界).. Dir: Tsuchimoto Noriaki.Japan.1971. 當被問及為什麼要拍攝水俁病的紀錄片時,土本典昭說過只因為看到了他們,但他一直相當困惑:他所看到的,對於水俁病病人來說,究竟具有多少重要性。 拍攝《水俁病患者及其世界》之前,土本已經為NHK拍攝過一部不足30分鐘的電視紀錄片,根據他的說法,60年代的主流報章、電視台幾乎沒有相關採訪,除了這一部在1965年拍成的紀錄片外,大眾根本不知在水俁市發生的人為事故。 自1950年起,水俁市已經有零星個案出現,那裏一般居民都依靠漁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